289.八重天,神庭(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大唐内外变化剧烈,局面复杂,不比昔日。  

师徒二人一路聊着,去见府内其他高功法师。  

许元贞一贯不在这里,上官宁和张静真则都在。  

听说雷俊成功臻至八重天修为,二人皆惊讶。  

雷俊能修成神庭,她们有所预计。  

但此前从没想过会这么早。  

上官宁定定地注视雷俊半晌后,再转头看向张静真,自嘲笑道:“静真师侄,如今心情可好过一些?”  

昔年,雷俊入门前,张静真便修成六重天道印境界。  

结果之后雷俊反倒更快她一步,闯过通往七重天的天堑劫难。  

而如今,上官宁又何尝不是被这个年轻师侄后来居上?  

这当中固然有年龄和天地灵气潮涌的多重因素,但双方差距始终是实实在在的。  

最初是许元贞,先把大家打击得不轻。  

其后再是唐晓棠,让大家无奈之余有些麻木。  

现在则又有了雷俊。  

大家没有因此更麻木,反过来又开始怀疑人生。  

一个两个,能用偶然安慰自己。  

如今再出第三个,人数渐多,则叫人禁不住自我怀疑,感觉眼前的世界不真实起来…  

好在上官宁不论出身还是阅历皆不凡,仍能稳得住心态,甚至自嘲之余还半是打趣半是开解张静真。  

张静真到如今,心境同样已淡定许多,闻言亦笑道:“弟子尚好,师叔勿虑。”  

“不管怎么说,本派能再添一位八重天修士,乃是大喜之事。”  

上官宁笑着恭喜雷俊后,表情略微严肃些许:“如今时局,瞬息万变。”  

她取过一只玉简,递给雷俊和元墨白:“元师弟你不来我还真打算吩咐弟子去请你和许师侄,赶上雷师侄出关更好不过,这是刚刚才到的消息,东海不宁,虚空界域不如先前稳定,可能生变。”  

雷俊:“五师伯,是长结岛那边么?”  

上官宁:“不是那个方向,比那更近,已经靠近明州和余杭附近海湾。”  

元墨白、雷俊师徒闻言,眉头都略微一蹙。  

上官宁:“朝廷方面已经有人前往查探,听说苏州楚族和天龙寺,也都有人过去。”  

元墨白:“既如此,我们先等等看,消息也给元贞师侄那边通传一声吧。”  

雷俊、上官宁、张静真都颔首。  

再聊几句后,雷俊师徒二人出来,前往万法宗坛。  

元墨白开启宗坛,雷俊入内。  

焚香祈天,告祭祖师之后,他承继宗门正法真经的最后一卷。  

万法宗坛上方,光辉恢弘,大量道蕴符箓流转。  

如此一来,府内上下顿时皆知,有高功长老突破,本派新添一位八重天境界的神庭修士。  

全府上下,顿时精神振奋至极。  

随着唐晓棠、元墨白、许元贞、雷俊修为境界先后突破,天师府当前七重天以上的修士,已经有足足四位,其中更有九重天境界的许元贞。  

论高层力量,如今府里已经超出三十年前上任天师李清风执掌时。  

虽然因为连番遭劫,府里中下层力量仍显单薄,使得天师府现在有头重脚轻之感。  

但只要上层足够强势和稳固,接下来一段时间用心经营,天师府一脉传承的高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拓展,重现早年鼎盛之势。  

莫说年轻弟子,就连府中较早些时候的长老前辈,此刻心神都大为振作。  

上官宁、张静真一起目视万法宗坛方向升空而起的光柱。  

“雷师侄,还差几个月才到五十周岁吧?”上官宁忽然问道。  

张静真点头:“就弟子所知,雷师弟是夏天的生日。”  

上官宁感慨:“真年轻啊。”  

张静真这时反而更淡定:“师叔所言极是,此乃龙虎山之福。”  

元墨白看着自家徒弟传承《正法真一大道经》第七卷,心中同样无限感慨。  

等出了万法宗坛后,他对雷俊说道:“你自己先忙,为师去后山走走。”  

雷俊:“是,师父。”  

师徒二人告别后,元墨白独自来到后山祖陵禁地。  

陵中供奉历代祖师牌位的道观内,元墨白恭敬行礼上香。  

末了,他凝视一块牌位,久久不语。  

那是他师父,上上代天师李杨的牌位。  

逝者已矣,李氏一族如今也成历史。  

对着第三任李天师的牌位,元墨白面色平和,只目光深处蕴含悲色。  

过了片刻,另一个外貌中年男子模样的紫衣道士,来到元墨白身侧,同样向第三任李天师的牌位上香。  

“四师兄。”元墨白同他见礼。  

来者正是在此守陵的姚远。  

他同元墨白,皆上上代天师李杨的亲传弟子。  

姚远同元墨白还礼,然后轻声道:“我听说了,是雷师侄?”  

元墨白:“嗯,是重云。”  

姚远:“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他笑笑,略微松解气氛:“好在你从南荒回来后静修,成功更进一步臻至神庭中景的修为,否则这趟可要给徒弟追上了。”  

元墨白微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再好不过。”  

姚远颔首:“是啊,元师弟你最重本派传承,也多得你培养,本派又新添一位八重天修士,天师府复兴有望,可告慰历代祖师在天之灵。  

想来,雷师侄修成神庭,你比当初自己修成神庭时,还要更高兴吧?”  

元墨白:“嗯,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