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八重天,神庭(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隐约有一分为二之相。  

雷俊沉浸在其中体会。  

符箓派修士到八重天三层,成就神庭外景时,融汇个人修道体悟和见闻,故而可能每个人的神庭外景皆不同。  

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和总结的过程。  

雷俊当前神庭内景的相关变化,尚不分明,充其量仅是個雏形。  

但结合他自身情况与思悟的少许特征,已然开始呈现。  

雷俊静心温养片刻后,终于徐徐收功,在三层宝塔上站起身来。  

他呼出一口气,面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修道之路新上一个台阶。  

未来还有更多风光等他去领略。  

三层法坛无声消散,化作点点光尘,融入洞府。  

天师印、七星剑、上清玉宸仙竹,一起飞入雷俊袍袖内。  

“晚些时候,将上清玉宸仙竹再祭炼下。”  

雷俊微微颔首。  

然后他看着玄虚镜和息壤旗,微微沉吟片刻后,招招手,将这两件法宝也一并收起。  

闭关多日后,他今天第一次迈出洞府大门。  

外面的世界,已是新一年初春时节。  

雷俊呼吸山林间新鲜空气,微笑在山间漫步。  

“师父。”  

他先前往面见元墨白。  

元墨白上下打量雷俊之后,惯常微笑的面容上,笑容更浓郁许多,抚掌笑道:“好!”  

雷俊:“多有赖师父教导。”  

元墨白笑着摇头:“千里马始终是千里马,是否被人发现,都不影响它有日行千里之能。”  

师徒二人谈笑几句后,雷俊言道:“师父,方便的话,先传弟子第七卷正法吧。”  

元墨白:“此事看你自己意思。”  

修为臻至七重天以上境界的天师府修士,便可以开始修行《正法真一大道经》的最后一卷道法。  

天师袍当前不在山上的情况下,想要得传《正法真一大道经》第七卷,则需万法宗坛予以传承。  

那样一来,雷俊突破至八重天的消息,少不得广为人知。  

如果想针对自身修为增长加以保密,暂时秘而不宣,则雷俊可以暂时先不忙着承接道经。  

接下来的修行,固然需要道经第七卷作为根基,但雷俊可以先秘密处理其他事,如修炼神通,祭炼法宝等,同样可以增长自身实力。  

当然,这不是要他一直不做接下来的修行。  

所图者,无非再低调一段时间,且看外间世界时局变化,稍后再做决定不迟。  

不过,雷俊并不做如此选择。  

他平日里行事虽然也带几分慎重劲儿,但总体而言,修行之徒,应时而动,应机而动,追求水到渠成,较少有特意等一等,慢一慢。  

行走在外,他有时会给外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  

但自身修行,雷俊更崇尚以我为主,按自己的步调和节奏来。  

如今既然成功修成八重天境界,那么接下来,便正常进行自己接下来的修行便是。  

师徒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向正殿方向走去。  

“哦?小师姐出山去了么?”雷俊问道。  

元墨白:“嗯,今年一月新年大典结束后,掌门便出山远游去了,她有意继续暗中找找天师袍。”  

“呃…”雷俊觉得唐晓棠所言的“暗中”,同大家一般理解的暗中,可能不是一个意思。  

元墨白似是知道雷俊在想什么,继续补充说道:  

“最近的消息,掌门到了南荒,一月底时,恰逢九黎之民再次异动,掌门斩杀一位八重天境界的九黎大巫。  

上个月新传回来的消息,掌门同南荒巫门鬼道一脉圣地金城寨的圣主‘鬼王’宗汉大战一场。  

宗汉近乎全部邪魂和行尸,被掌门摧毁,他个人仅以身免,借行尸作为掩护后逃离,一名金城寨长老陨落于掌门之手。”  

我就知道…  

雷俊一时间有啼笑皆非之感。  

折损一位八重天大巫,九黎那边就算一时间报不了仇,这笔账也是记下了。  

唐廷帝室和南荒本土巫门修士自然高兴见到这一幕。  

叶默融想必同样乐见其成。  

至于金城寨圣主宗汉,倒是天师府的老冤家对头了。  

双方恩怨可以追溯到当初天师府李家内部角逐天师之位时,巫门有人插手。  

龙虎山李外之战时,金城寨就有修士在一旁虎视眈眈。  

只不过因为先前南荒大战金城寨随血河派一起倒了霉,不得不避世隐遁,所以宗汉和金城寨修士近年来才较少兴风作浪。  

宗汉同样是南荒巫门一时枭雄,强势统一整合此前内乱不断的金城寨。  

但他时运不济,碰上血河掌门韦暗城崛起,然后南荒大战中又是输家。  

金城寨损失惨重的同时,宗汉自己也损失不轻。  

鬼道一脉修士实力全在御使的邪魂和行尸上。  

连番折损,想要补充可不容易。  

宗汉这些年来隐遁,卧薪尝胆,好不容易新积累点家底,这一仗又让唐晓棠全报销掉了。  

“小师姐没带天师剑么?”雷俊问道。  

一方面,天师三宝轻易不宜离山,尤其是名义上只有天师剑还在龙虎山的当下。  

另一方面,则是唐晓棠自己修成神庭外景后,正愁没地方试试…  

元墨白轻轻颔首:“还是希望掌门早日回山。”  

许元贞、元墨白、雷俊当前都在山门,故而天师府本身当前应无大碍。  

但近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