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天师府找后账(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外貌上来说,对方看上去也如二、三十岁间的青年一般。  

但相较于前几年,近期萧春晖面容虽仍年轻,但两鬓开始出现斑白,星霜点点。  

其神情始终沉静宁定,虽然没有开口,但不会令孟少杰感到压抑,反而受其感染,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良久后,萧春晖微微一笑:“青彦,你自己怎么想?”  

孟少杰闻言,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好在对面萧春晖笑笑:“真是明枪暗箭亦无妨,大唐每天不知要经历多少,何况,不一定是。”  

孟少杰深吸一口气后,轻声道:“学生…学生有些心动。”  

萧春晖:“既然心动,那不妨一试。”  

孟少杰有些惊讶地抬头。  

“这是你自己的机缘,取舍与否,当然要你自己拿主意。”萧春晖言道:“你今日告诉我,安全方面,我会尽量设法为你周全,但世事难料,任何事任何人都不敢保证十足十的安全。”  

他笑笑:“虽然对方身份神秘,但不一定就是大唐之敌,何况敌友常常变化,焉知彼此没有合作来往之时?你居于中间,不必心忧。”  

孟少杰挺直身体:“是,学生明白!”  

他回过神来,又马上朝萧春晖一礼:“学生谢先生照拂。”  

孟少杰有些惭愧:“学生,学生鲁钝,愧对先生教诲,学问不见长进,如今又心向捷径,学生,学生…”  

萧春晖看着如此模样的孟少杰,反而微微沉默,然后温声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青彦何须妄自菲薄,有些时候有些人才干不显,多只是身处位置、环境不对。”  

他看着孟少杰:“那神秘人跟你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正对应你当下情况,言外之意指点你换条路走,这件事,你自己又怎么看?”  

孟少杰一怔:“学生也有想过转修经学之外的神射或咏诵,但…感觉更不得要领。”  

萧春晖:“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当前此路不显,但却极适合你,我相信你在这条路上会有所成就。  

之所以先前不话与你知,并非藏私,只是要走这条道路,待你年长些,心思更定些后,走起来会更顺。  

早早说与你听,反不利于你修心。”  

陛下,有些话,我只能提前给他说了。  

但不管怎样,您的地里都要长出别人家的庄稼了…萧祭酒暗地里摇头。  

孟少杰听后,神情惊讶。  

萧春晖取了纸笔,写下一字,然后却将纸封入信内,再交给孟少杰:“你先不忙打开看,上古道家符箓派传承相关之物,陛下那里倒是有,我请旨后调出给你,你可献给那神秘人。”  

孟少杰一惊:“先生…”  

“既然会有奖励,你不妨请教一下,看这位朋友会如何答你,然后再两相对照,选你自己想走的路。”萧春晖微笑。  

孟少杰看着手上信封,深吸口气:“是,先生!”  

几日后,龙虎山上天师府中。  

正在打磨大周天玉的雷俊,心中忽然微微一动。  

他心神沉入天书暗面宇宙内。  

罗睺康明尚无回音。  

计都孟少杰却再现,提及偶然发现一件灵物,或许同上古符箓派传承相关,向雷俊请教如何献上此宝。  

同时,也向雷俊请教,什么样的修行之道,才最适合自己。  

雷俊见状,微微挑眉。  

孟少杰有什么决定,他都不奇怪。  

但孟少杰这么快就就找到相关灵物,就有点不寻常。  

虽说这年轻人运气也挺好…  

参照其性格作风,或许他直接向上禀报了?  

那不知道官方是打着一定要把神秘人真面目揪出来的打算,还是仅仅浅尝辄止的试探?  

雷俊对此倒不是很在意。  

当初认得是孟少杰时,他就对此有心理准备,亦不介意。  

这段时间,结合他对孟少杰的了解以及蔺山从学宫那边传来的孟少杰等学生相关信息和经历,雷俊对孟少杰的问题,还真有些思路。  

因为涉及神魂深处的层面,所以借助天书暗面,雷俊在这方面对孟少杰的了解,远在许多人之上,甚至在孟少杰本人之上。  

这年轻人的神魂天资乃至悟性其实极高,但他不是如雷俊、许元贞、唐晓棠一般的全才。  

而是某个单方面的专才。  

但对于当前儒家三脉修行来说,都不特别贴合孟少杰。  

此子性情温和但坚韧,耐得住性子,做事细致,善于归纳总结的同时,还常能联系发掘其他人忽视的细节,神魂聚散变化,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擅一心多用,交叉演进。  

咏诵一脉修士灵感才华横溢和对天地自然的感知沟通,非他所长。  

这年轻人虽然对文字信息的触觉非常灵敏,对静态事物细节的洞察非常敏锐,但缺乏儒家神射一脉对动态事物,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力。  

同时他肉身单薄,亦不足以支撑神射一脉修行所需。  

这让他走儒家经学一脉修行,多少也受些限制。  

但本身优势至少让他修习经学比神射、咏诵来得适合。  

只是经学修士最需要释经解读方面的才能,孟少杰不是特别出众。  

所以最终整体表现就是,天赋有,也能说一句够用,但比上不足。  

最适合他的道路,雷俊认为,是经学的一个分支。  

这分支本已存在,但没有真正别具一格。  

可是,对这年轻人来讲,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