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振聋发聩(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由谁来说都有道理,只是苏总的道理总是格外深刻,但他并非对谁都说。”  

张大奕点点头,笑而不语。  

其实她只看到了李佳琪的潜力,也意识到了苏淮要求自己专注于女装的正确性,但她不太能够看清楚李子柒的价值,不明白苏白为何对她如此重视。  

不明白,就多听听,多看看。  

经过了一件件事,她早已培养起了对苏淮的坚固信任。  

看到李子柒要把天聊死,苏淮不得不开口了。  

他转头看向李佳琪,平和的问:“佳琪,你觉得你有粉丝吗?”  

“当然有!”李佳琪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不,你没有。”  

苏淮轻笑摇头,一言既出,所有人都惊着了。  

“嗯?佳琪现在的关注…”  

“那不叫粉丝。”  

苏淮轻声打断:“淘宝上面有很多女孩信任他,想买化妆品时,习惯性点开他的直播,但这本质上是基于什么?”  

等他们思考了几秒,苏淮方才缓缓继续。  

“是基于对佳琪专业能力的信任,以及对他的议价能力的认可。  

佳琪现在的性质,更像是一个在微商朋友圈里很有面子的海外代购,爱买他的东西就是他的粉丝了?不对吧?  

咱们现在举个例子。  

吴签刚刚发行的那首破歌,粉丝第一时间买了几千万,放在那儿也不听,但是对外疯狂嘴硬——哥哥的音乐超级好听,是你们不懂欣赏。  

佳琪,现在叫你卖一件看着就low的劣质产品,有人会不带脑子的买么?  

不小心买了之后,发现上当的她们会疯狂维护你吗?”  

李佳琪很有逼数的摇摇头:“不会。”  

“Yes,这就是带货主播的局限之处,你们本质上是没有粉丝的,你们不是在做死忠粉那种简单的情绪生意,而是以口碑维持着‘第一优先级代购’的地位。”  

几个人都听懂了,各自思考着。  

“为情绪买单、为优惠买单、为核心价值买单,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能让人买单就是成功。但是你们自己,必须深刻理解自己凭什么让人买单。”  

太精妙了。  

这几位靠着天赋异禀混社会的九漏鱼,从来没有听过这种总结,于是忽然产生一种前方迷雾被照亮的感觉,整片天地都为之一宽。  

苏淮又转过头,问张大奕:“奕姐,你有粉丝吗?”  

“啊?我?”张大奕迟疑了,不太自信的回道,“没、没有吧?”  

“不,你有。”  

苏淮摇摇头,呵呵一笑。  

“虽然同样是带货主播,但你的模式,不是那种‘我用我的专业性保证产品很好’,也不是那种‘这个东西我帮你们讲过价了,在我这儿买最实惠’。  

你和你的粉丝最初建立的情感联系,是在微博上,是你本身的审美和性格受到了认可与追捧。  

你算带货主播吗?  

但你算代购吗?  

不算。  

你是一个审美输出者,是一个时尚引领者,是一种女性态度的del。  

所以你弄出来的东西,哪怕不好看,质量差,也会有一部分粉丝无脑冲,并且坚决维护你的声誉。  

你和粉丝之间的情感联系——注意这个词,你们之间的情感联系,是远远高于佳琪的。  

我为什么不让你分心去弄美妆和零食?  

因为最能突出你的审美意识的产品,永远是女装,你应该在这方面做到极致,做到让明星都佩服、都要关注你的程度。  

而不是贪多嚼不烂,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带货主播,一次次的消耗粉丝对你的热情与信任。  

用这种核心资源直接换钱,太蠢了。”  

张大奕服了。  

有些东西,人们自己去琢磨,怎么都想不到。  

但是听别人把外面那些东西拆开,看一眼里面最核心的内容,马上便会恍然大悟——噢,原来这么简单。  

李子柒在一旁托着腮,听得入神。  

而李佳琪的脸上没有神采飞扬的骄纵,紧皱的眉间挂着一抹焦虑,真正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而苏淮,关于粉丝的话题其实才只是起了个头。  

“在你们所有人里,子柒会是粉丝最多的人。  

因为你们输出的东西不一样。  

子柒和奕姐输出的内容都可以归类为审美,但她是以田园诗意生活去输出对于传统文化的生活化解读。  

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意识形态,如果做得很好,那么能够给观众带来的触动,一定会高于‘我今天买了一件美美的衣服’。  

你们如今都是有钱人,应该能理解,物质上的享受,在一定高度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快速降低快感,所以物质永远大不过精神。  

成就感、认同感、自豪感,哪一种都比单纯的感官刺激更隽永。  

那么现在新的问题出现了:女装或者美妆,我不在你张大奕家里买,不在你李佳琦直播间买,去实体店或者别人家,有影响吗?  

没啥大影响,人家只是习惯了在你们这儿消费,但不是非你们不可。  

所以你们俩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而言,有一点薄弱。  

同一条赛道里,每一个新人都拼,每一个主播都有绝活,淘宝现在的十大主播和你们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大,所以你俩才这么累,才这么紧张。  

但是子柒的核心竞争力,在多个相关赛道里面是独一份儿的。  

我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