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皇帝的班底(3/3)
题”的,而褚遂良是负责干活的。
一朝五个宰辅,各司其职,颇有盛世之象。
上官仪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除了左右仆射,陛下应该还可以多设几个人,以免人手紧张。
龙首原,安宁村,偶尔传来几声鸭子的叫唤。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许敬宗的才能不如于志宁,马周,褚遂良那样出众,但他擅长的本事,是儿臣所需的。”
听到儿子的话语,李世民道:“若郑公在世,他老人家会…”
李承乾道:“他老人定会欣慰的。”
“何以见得?”
李承乾解释道:“因这种事郑公早就想做了,他老人家若在世动手的就不是许敬宗了,而是郑公他自己。”
言罢,李承乾从袖子拿出一张纸递上,“於菟的家书。”
见父皇还在看着,李承乾又道:“父皇若还有嘱咐,可以书信一封,儿臣让人一起交给他。”
“朕就不写了,你写好送去吧。”
“儿臣会与他说父皇与母后的近况。”
这一次来看望父皇,还带来了不少的绸缎与生活用具,以及一些江南的米糕。
长达半月的争论,当朝堂少了一部分人早朝之后,反对赋税的声音就少了。
乾庆十年,立冬时节,新的赋税政令开始下达各地。
新政,新政…年轻的学子们,再一次聚集在崇文馆内,他们齐声高呼着,他们愿意追随皇帝,成为坚定的追随者。
请:nguoqiren
一朝五个宰辅,各司其职,颇有盛世之象。
上官仪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除了左右仆射,陛下应该还可以多设几个人,以免人手紧张。
龙首原,安宁村,偶尔传来几声鸭子的叫唤。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许敬宗的才能不如于志宁,马周,褚遂良那样出众,但他擅长的本事,是儿臣所需的。”
听到儿子的话语,李世民道:“若郑公在世,他老人家会…”
李承乾道:“他老人定会欣慰的。”
“何以见得?”
李承乾解释道:“因这种事郑公早就想做了,他老人家若在世动手的就不是许敬宗了,而是郑公他自己。”
言罢,李承乾从袖子拿出一张纸递上,“於菟的家书。”
见父皇还在看着,李承乾又道:“父皇若还有嘱咐,可以书信一封,儿臣让人一起交给他。”
“朕就不写了,你写好送去吧。”
“儿臣会与他说父皇与母后的近况。”
这一次来看望父皇,还带来了不少的绸缎与生活用具,以及一些江南的米糕。
长达半月的争论,当朝堂少了一部分人早朝之后,反对赋税的声音就少了。
乾庆十年,立冬时节,新的赋税政令开始下达各地。
新政,新政…年轻的学子们,再一次聚集在崇文馆内,他们齐声高呼着,他们愿意追随皇帝,成为坚定的追随者。
请:nguoqi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