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 从新农业产品转化到新能源产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起步还需要是光能或者是风能发电,来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不客气的说,启动这一步所需要的能源就比较大,这也是整个实验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  

可是卡拉帕克的农业实验室完成的科研成果,就不需要这么个过程。  

因为有人造叶绿体的存在,所以他们不需要人造特定合成反应釜。  

也不需要太多的启动电能,只要日常阳光日照就足够了。  

而且这个人造叶绿体反应的速度,和期间消耗的能量比普通叶绿体快,而且消耗也少。  

所以合成的效率就更高,那边的克隆专家计算过。  

这种人造合成叶绿体,的光和热作用合成效率,是普通植物的1520倍。  

当然这其中需要的各种酶,和营养液要保证充足的情况下。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酶,也同样非常关键。  

只不过这些酶,在国内这边,有滨城化物所可以搞定。  

而在海外,则是泛美农业开发公司独家掌控。  

在掌握了这种人工合成叶绿体之后,肖锋也在算计,到底该如何把这种玩意利益给最大化了。  

思来想去之后,那就是开一些农业工厂就最划算。  

可到底要怎么样做?  

才能保住这人造叶绿体的秘密,肖锋也想了很多。  

在有了这个成果之后,肖锋也曾经了解过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人造叶绿体方面的研究进展。  

还真别说,就在他们之前,也确实有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这之前德国马尔堡的,普朗克陆地实验室的厄巴教授就一直在研究人造叶绿体。  

并且早在五年前,也公布过一个成果,据说是发明了一种人造叶绿体。  

说是从菠菜当中提取到一种叶绿体薄膜,然后把这种薄膜不断拉伸,然后用人造纳米薄膜来固定。  

最后这种叶绿体薄膜,就能加快对二氧化碳吸收的速度。  

甚至最夸张的上能做到普通植物的一百倍…  

当时这个发现,已经算是一个重大的科研突破了。  

甚至还曾经被很多重要科研媒体转载过,如果最后能够走出实验室,那说不定也能获得一个诺奖。  

可惜后来这个实验,是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名声大了一些,后来就偃旗息鼓了。  

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那边的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做到能人工制造叶绿体的地步。  

要知道叶绿体可是一个生命体,如果能够人造,那你就可以称自己是神了!  

这也是为啥肖锋不敢让卡拉帕格那边走漏消息的缘故。  

因为他也怕引来那些大国的觊觎,万一要是使用非常规手段,到你那边去抢夺,可怎么搞?  

而那个厄巴教授的实验,看似好像生产出大量的叶绿体。  

可实际上,他就是相当于把从菠菜里提取的叶绿体给平铺了,然后让这些叶绿体发挥出最大功效而已。  

要知道植物的叶子看似很薄,可实际上里面都是很多个细胞堆叠而成的。  

就那么薄薄的一层叶子,也许就堆叠了好几万层的细胞,而这些细胞里每一个都是含有叶绿体的。  

可是当白天接受阳光日照的时候,却只有表面那一层细胞能吸收到的阳光最后。  

至于下面的细胞,在吸收阳光的效率方面就大打折扣,而下下面的细胞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总体来说,植物叶面吸收阳光,然后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是极低的。  

而那个厄巴教授的做法,就是相当于把大量的叶绿体都给平铺开来,不让他们堆叠摆放了。  

这样一来,所有细胞都能够接收到阳光充足的照耀,这样一来,自然所有的叶绿体都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并且完成糖化反应的速度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可问题是,他只能做到这一步。  

这也就是他的极限了,而卡拉帕格的农学实验室,在这一块,无疑就比他更进了一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