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 都市农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在后面的给叶绿体提供更加充分的酶,加速光合作用,并且让叶绿体完成工作,产生葡萄糖之后。  

在把这些葡萄糖完成支链,或者直链链接,变成淀粉,这一块德国人就没辙了。  

可咱们能做到啊!  

至于在进一步的完成不完全氧化的反应,变成酒精,这一块,德国人就更是抓瞎了。  

可是卡拉帕格的实验室,却刚好能完成这一步。  

并且效率更高…  

而且肖锋的卡拉帕格群岛那边的农业实验室的克隆专家,水平绝对是领先地球的。  

就在咱们国内科研所刚刚突破人造淀粉,而德国人还在人造叶绿体最开始的那一步打转的时候。  

这些科学家们,已经不但完成了初步人造叶绿体的光学实验,甚至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步骤了。  

要知道很多重要的科学实验,都并不是从发明之后,就可以立刻得到大面积使用的。  

就比如蒸汽机,很多人以为发明这玩意的人是瓦特。  

可实际上瓦特不过一个改进者而已,蒸汽机其实早在他改进之前很多年就已经发明了。  

甚至早在他改进之前就已经大面积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了。  

只不过最早的蒸汽机是用来做啥的?就被用来抽水,当成抽水机使用。  

因为最早是英国的农场主在自己家的地下发现了煤,然后组织工人挖煤。  

再然后就是挖了没多深,就发现开始渗水,为了能够继续挖煤,就开始用蒸汽机抽水。  

而瓦特只不过是改变了蒸汽机的做工模式,改进了曲轴和连杆,让蒸汽机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  

最后诞生了火车,和船用蒸汽机。  

在之后又是一代一代的工程师不断的升级改进,蒸汽机的密封系统,才有了后来的蒸汽机。  

时至今日,哪怕是我们的各种电厂,不管是烧煤的还是太阳能的,其实还都没改变最早的蒸汽机理论,烧开水…  

哪怕是船用的燃气轮机也是一个鸟样,甚至是核电站的核动力记住也是一个卵样。  

甭管你是收集阳光产生的热能,还是原子碰撞产生的热能,都被收集起来用来烧开水。  

然后水蒸气来推动叶片轮机,切割磁力线,最后产生电能这就是蒸汽机在人类工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一代一代改进提升。  

而人造淀粉,只不过是完成了人类还原光合作用的第一步。  

而卡拉帕格的农学实验室那边发明的人造叶绿体,则是放大加速了光合作用而已。  

只不过他们比人造淀粉的那些科学家,更是领先了几大步而已。  

当人造淀粉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时候,他们的人造叶绿体已经可以大规模商用,以及工业化使用了。  

而肖锋对于这种人造叶绿体,也是打算采用两种方法来的大规模使用。  

一种就是和国内的神农公司展开合作,这个合作就相对简单一些。  

不是直接提供人造叶绿体给他们,而是给他们提供能够产生那种更大规格叶绿体细胞的植物种子。  

说白了就是来自异形的植物种子,和地球本土植物杂交后选出的优化品种。  

这种种子比起本土地球上的植物就具备了很多的更优特性。  

比如更加适应无土栽培模式,更加抗病虫害,而且光合作用效率更快,产量更大,口味更佳。  

当然这其中,自然是需要你添加特殊的营养液。  

那些特供的营养液里面包含各种植物所需的特定氨基酸,植物吸收之后,可以转化成加速光合作用的各种酶。  

就比如神农公司就从泛美农业开发公司,大量采购了新一代的西红柿种子。  

很多人在吃西红柿的时候,可能都会觉得现在的西红柿不好吃了。  

最起码和我们小时候在菜园子里吃到的那种西红柿不一样了、。  

小时候我们吃多的那种西红柿,虽然个头不一定很大,长得也不是很圆润,甚至各种形状的都有。  

但那时候的西红柿却很甜,并且都带有自带的农作物果实的味道,有些还是起砂的,吃起来口感特别绵软。  

可是现在的西红柿出了硬邦邦,颜色是红的,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大家恐怕都认为,这就是大棚西红柿,因为是反季节种植,所以用了大量的农药的结果。  

其实用农药只是一方面因素,主要还是因为这些西红柿就是这种新选定的品种。  

要知道以往我们吃的农村菜园种出来的西红柿,大多都是成熟之后才采摘下来吃或者卖。  

可这种西红柿,因为成熟了,所以会变得很软。  

在运输过程中经不起磕碰,一旦出现磕碰,很快就会坏掉。  

而且也不耐储存,需要冷库来储存。  

这无疑就增加了农户和菜贩的运输和储藏成本。  

所以这种西红柿就已经渐渐消失了,出了一些农户种植供自己家食用之外,已经很少会在市场上看到了。  

而市场上我们看到的西红柿,则是从日本进口的种子。  

这种西红柿就是这样的特点,个头不用长得很大,而且成熟之后,也就是硬邦邦的样子。  

这种硬果的好处就是特别耐磕碰,在运输当中的损失比较小。  

而且如果你在果子彻底成熟之前,还是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