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宋举人被引领着,离开繁华的街道,走到隔壁一条清冷街巷时,看见了车厢里慵懒半靠半躺的赵都安。  

马车就安静地停在石板路上。  

挡风的车帘大大掀起来,赵都安手中还在翻看几册正阳先生注解的儒家书册,这会放下书本,露出微笑:  

“宋老先生,别来无恙啊。”  

在看到这位有“小阎王”之称的女帝红人瞬间,年约五旬的宋举人浑身一颤,心头那股热血,一下凉了半截。  

就好似隆冬时节,给人剥光了衣衫,兜头泼下一桶水。  

他嘴唇开合,略显嗫嚅道:“赵钦差…”  

赵都安一抬手,笑道:  

“莫要叫差了,本官回京后,就早不是钦差。唔,我走之后,太仓可好?”  

宋举人这才醒转,镇定了下精神,开始讲述后续。  

倒也没太多稀奇,赵都安当初离开后,知府孙孝准掌控全局。  

对其他参与银矿案的犯人逐一审问,并逐步深挖,整个府衙大牢一时间人满为患。  

宋举人身为涉案人之一,也被孙孝准叫去问了几次话,虽都全须全尾回来,但宋举人却亲眼目睹,府城里好几家比宋家庄底蕴更深的家族,都给知府打入大牢,抄没家产。  

这给安稳了大半辈子的老举人造成了极大冲击。  

之后,便是恩师正阳途径太仓,他前往护送。  

稀里糊涂进了城,也得知了高廉与王楚生的死讯。  

“一切安稳就好,”赵都安点了点头,一副与故人闲话家常的姿态,突地话锋一转,道:  

“听闻你追随正阳先生入京,这是刚从国子监回来?”  

宋举人凭空矮了一截,硬着头皮点头:  

“恩师入京,作为弟子,理应服其劳…”  

他很慌!  

虽有“正阳学派”这个身份护持,但见识过赵都安手段的他明白,这位想摁死自己,不费吹灰之力。  

“呵呵,不必紧张,”赵都安点破他心思般道:  

“正阳先生此来,虽向朝廷下了战书,但本官虽是武人,却素来对有学问的读书人很是尊敬,正阳先生大名,也是如雷贯耳。  

本想着亲自去拜会,但终归不便,呵,偶见宋举人你在这边,正好,本官读书有些疑惑,可否请举人解惑?”  

他晃了晃手里,正阳先生的代表作《六书章句集注》。  

宋举人怔了下,这位阎王爷截住自己,就为了请教学问?  

“老朽才疏学浅,不知赵大人有何疑惑?”  

赵都安笑问道:  

“何为正学?读书人为学为人当以何为正途?”  

就这?宋举人诧异,这个问题,恰是四天后的论学主题,他自然滚瓜烂熟,说道:  

“圣人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为德行。格物者,应当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之意…”  

身为正阳弟子,这套理论,自是正阳学派的典型观念,也是大虞朝儒学界较为正统的理论。  

所谓的“匡扶正学”,并非标新立异,本就是溯本追源,重新将这套理论拿出来。  

赵都安露出恍然模样,旋即又愁眉苦脸道:  

“本官看这书上,也是这般说的。但前些日子,却又听了个别样的说辞,与这书本冲突,故而迷惑不解。”  

宋举人好奇道:“敢问大人听了什么说辞?”  

赵都安淡淡道:  

“哦,大抵是什么‘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之类的话。”  

见赵都安没有杀害他的意图,谈话又进入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宋举人也放松了许多,闻言不禁笑道:  

“此等说法,着实…新颖。”  

他刻意用了“新颖”这个中性词,心中却是不屑的。  

世上有太多读书人,标新立异,喜欢搞一些新词,乍一听玄乎的话,为的无非是彰显自身,以求名声。  

宋举人读书数十年,对这种事见惯了,本能地看低,认为又是什么狂生故作怪异言语,以博人眼球。  

但碍于赵都安身份,不好贬低罢了。  

“赵大人,老朽只能说,以我读书多年所见,却不曾听闻圣人说过类似的话。”他委婉地道。  

“这样啊。”赵都安有些失望,笑道:  

“本官知道了,呵呵,我还有事,便先走了。”  

“呃…不敢耽搁大人时间。”宋举人拱手,目送马车辘辘远去。  

等确定车马离开,他茫然地站在原地,拧紧眉头,总觉得古怪的很。  

是自己多想了?  

难道,人家就真的只是偶遇自己,闲聊几句?  

是了,自己一个地方上的小举人,又算的了什么,值得女帝宠臣专门针对?  

这样一想,他也眉头舒展,放下心来,迈步往回走,只是走了几十步,又再次拧紧了眉头: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这话…似乎…”  

初听时只以为是妄言,但此刻琢磨,却有如十年老茶,渐渐氤氲出滋味来。  

宋举人想着这句话,不知不觉,走回了下榻的客栈。  

正阳学派一百多名弟子入城,一座客栈自然住不下,故而,是分散成好几个客栈居住。  

宋举人没能与恩师住在一起,只与几位师兄弟,选了同一家住。  

他迷迷糊糊上了楼,忽然一侧房门打开,他不慎与之相撞。  

“啊,宋师弟,你可撞到了?伤了没有?”  

屋中走出的,赫然是一名气度神采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