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女帝出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老阴比,随口一句话都是密密麻麻的坑。  

但李应龙反应却慢了半拍,下意识道:  

“我父这两日身体抱恙,这才…”  

说了一半,反应过来,看了眼笑如春风的白衣僧人,以及面无表情的“大冰坨子”,只好道:  

“才由我代为出席。”  

这应对,却已是落了下乘。  

同席的刑部尚书,以及礼部王尚书微微摇头,心想“小阁老”终究太嫩了,与袁立老贼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选手。  

若李彦辅在此,绝对不会这般。  

忽然,别苑门口有僧人跑进来,低声与一名神龙寺的知客僧说了什么,神态焦躁。  

知客僧面色微变,隐晦地朝凉棚这边看了眼,低声叮嘱几句。  

“去问下,发生何事。”  

辩机和尚目光如炬,身为世间境术士,不可能忽略这等异动,当即唤来一名小沙弥吩咐。  

小沙弥应声去了,俄顷返回,低声道:  

“回禀座主,外头出了乱子,似是那赵都安与董家少爷冲撞,引得文人士子围观。”  

他声音不大,但在场官员离得近,也都听到只言片语。  

“赵都安?他也来了?”  

莫愁愣了下,她虽在修文馆,但并不知这件事,不禁看向辩机和尚。  

心想:  

佛门不是讲求心性,对诏衙的“阎王”们敬而远之么?  

一身白衣,举止如春风的辩机和尚微微蹙眉,以他的身份,自然不负责邀请的事。  

但对“赵都安”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与董家人冲撞?文人围观?”  

袁立眯起眼睛,老谋深算的狐狸敏锐嗅到异样味道。  

而方才丢了面子的“小阁老”李应龙却眼神中透出喜色,只是掩饰的很好,同样装出诧异模样。  

今日针对赵都安的布局,自是他的手笔。  

方法很粗糙,但往往越是粗糙的计谋,才最有效。  

如今显然是成了…以赵贼的脾气与行事风格,遭到挑衅,必然予以回击。  

届时,早“埋伏”好的,隶属于李党的陈正儒就会予以攻击。  

刚好京中读书人演武赵贼许久,又酝酿多日,只需点一把火,就可成燎原之势。  

届时,赵贼会同时得罪董家和神龙寺,乃至读书人代表的修文馆。  

而董玄老贼,一旦与赵都安对上,等女帝出关,就必然面临抉择,倾向哪一方。  

这个选择并不难做。  

而最妙的在于,女帝怎么做,都会令至少一方离心离德,若犹豫不决,则双方皆有裂隙。  

李应龙对自己的谋划,颇为得意。  

“诸位稍坐,我去看看。”莫愁迟疑了下,还是开口道。  

虽明白赵都安与董玄早已关系缓和,但若因一个子嗣出了间隙,总归不妥。  

袁立沉吟了下,也道:“不若同往。”  

其余一群朝臣有些意外,见状,也纷纷作势起身,准备一同去看看。  

辩机和尚也随之起身,身为主人,是必要出场的。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出园的时候,忽然,别苑门外径直走来一群人,赫然是修文馆一行。  

“太师?”莫愁诧异,急问道:  

“方才我等听闻,外头赵都安与…”  

人群中,李应龙见董太师面色低沉,心中一喜,心道天助我也,看来是恰好撞见。  

这比他预想中的剧本更好。  

然而,董玄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  

“一场误会,已无事了。”  

略一停顿,老人眸子冷冷看向小阁老,幽幽道:  

“不知是什么人,竟鼓动老夫那顽劣孙儿,去寻赵学士的麻烦,幸好,吾等及时抵达。”  

李应龙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继而,是深深的茫然。  

什么赵学士?不是找赵都安的麻烦么?  

翰林院内,有哪个姓赵的?莫非寻错了人?  

莫愁无声吐了口气,笑道:  

“无事便好。”  

她隐隐猜到,外头发生的事,应当很精彩,只是这会却不方便细问,扭头看向白衣和尚,道:  

“法师…”  

名为辩机的白衣僧人方才安静听着,眼眸中同样浮现异色。  

似乎,对赵都安这个名字,有了些许好奇。  

闻言正要答话,神色淡然,眸如婴孩的青年僧人忽然抬头,朝皇宫方向望去,眉心浮现一个卍字。  

一闪而逝。  

“出关了…”他忽然说。  

什么?莫愁等官员不解,下一秒,却都明白辩机和尚的意思。  

皇宫,武库深处。  

太祖留下的阁楼五层,陈旧的房门倏然被推开,大虞女帝徐贞观迈步走出,任凭阳光洒在她倾国倾城的脸庞上。  

徐贞观美眸微微眯起,慵懒地舒展腰肢,结束了为期小半月的闭关。  

距离真正的天下境,隐隐又近了一步。  

此刻神念散开,眸中倒映出天地神明,呢喃感叹:  

“阁中无岁月,已是中元节。”  

心念一动,徐贞观莲步轻移,只朝前方轻轻踏去。  

下一秒,身影却已消失不见,唯独留下武库古朴的庭院中,身穿蟒袍的海公公拱手行礼模样:  

“恭迎陛下出关。”  

斋园,别苑内。  

众人望向皇城方向。  

顷刻间,只见一抹金光如流星般迫近,空间微微扭曲,大虞女帝一步跨出,竟已抵达此地。  

辩机和尚双手合十,恭敬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