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我是他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鉷如今,满头大汗!  

气得,吓得,急得!  

气得。  

王銲终究是他的亲弟弟,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王銲谋反,无论起因如何、过程如何、结果如何,他作为王銲的血亲哥哥,都难辞其咎,一旦王銲谋反最终被定罪,如果满门抄斩的话,按照唐律,受牵连的王氏男丁,第一个是两人的亲爹,第二个收牵连的,就是他王鉷!  

王鉷好歹也是国朝的御史大夫,就算主要工作是在户部侍郎的职位上为天子敛财,那也对国朝律法相当地熟悉,说句不好听的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成,哪里会不知道国朝对“谋反”二字的态度?那可是“十恶不赦”排名第一的重罪!  

再说了,王銲这谋反,就跟闹着玩一样,王鉷哪里还看不出来?  

他有心劝自家兄弟收手,但是,多年以来“拿兄弟当儿子养”宠溺的恶果,在这个要命的时间爆发了出来…  

王銲,不听!  

王鉷气得差点没厥过去!  

吓得!  

王銲既然不听王鉷的劝说,还没等王鉷拿出“长兄”的威严,命令王銲身边的王家部曲强行拿下王銲呢,金吾卫就到了。  

双方一开战,王鉷成功地躲避在旁边的坊墙之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他得以,在“最理想”的位置上,观看了双方在锋线之上的战斗——就在眼前,想不看都不行!  

金吾卫阵列向前…  

邢縡的往来拼杀…  

金吾卫连连后退…  

弓箭手上墙,邢縡大展神威,一人压制住了坊墙之上的二十多名金吾卫的弓箭手…  

说实话,在金吾卫弓箭手上墙的时候,王鉷就被吓出来一声冷汗,他生怕哪个金吾卫心狠,为了抢夺平乱的功劳,直接把手中的羽箭瞄准自家兄弟王銲——他就算再不听话,也是自家兄弟!  

王鉷本就不是一个心狠之人,更是做不到亲眼看到自家兄弟命丧当场而无动于衷。  

好在,当先上墙的弓箭手,在一箭射杀了一名“叛军”,彻底让长安城里的混子都消停了下来之后,在选择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他选择了邢縡。  

显然,这是被情绪支配之后,最差的选择。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如果选择继续射杀长安城中的混子,就能极大地打击“叛军”的士气,甚至在金吾卫其他弓箭手的配合下,仅仅利用远程攻击,就能射得“叛军”四散奔逃。  

或者更直接一点,射王銲,都不用射死,只要让他见血受伤,“叛军”便能不攻自破。  

结果,金吾卫弓箭手不忿邢縡在锋线上往来拼杀,杀死杀伤大量金吾卫的袍泽,这才把羽箭瞄准了邢縡。  

如果能一箭射死射伤邢縡,就能打掉“叛军”之中的“最强武力”和实质上的“战场指挥官”,同样可以让“叛军”不攻自破。  

这个想法,自然没错。  

不过,金吾卫弓箭手显然小瞧了邢縡,同时,有高估了自己手上的弓箭,才落得自己险些被反杀的下场…  

话说起来多,在战场上不过一刹那。  

王鉷明明是国朝的御史大夫、户部侍郎、京兆尹,但是看着代表朝廷平叛力量的金吾卫,被邢縡一个人压制在两侧的坊墙之上,不知道为什么,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结果,这口气还没喘匀实呢,一颗心又被提到了嗓子眼上。  

淮南军来了!  

果然!  

淮南军可不管那些有用没用的,平乱怎么方便怎么来,上来就是一顿火药弹!  

淮南火药,独步天下!  

果然名不虚传!  

但是,王鉷宁愿传言言过其实!  

为啥!?  

因为自家兄弟王銲也是布衣啊,这一顿火药弹,集中在头上五尺炸开,伤得了长安城的混子,自然,也能伤了自家兄弟!  

好在,自家兄弟作为“要坐上龙椅的男人”,距离双方争斗的锋线还有一段距离,淮南军的火药弹,也是针对锋线上的“叛军”进行打击,倒是让王銲毫发无伤。  

不过,这也够吓人的了!  

这一次没伤到,下一次呢?难道自家兄弟注定是“天选之子”,肯定不会被火药弹伤到?  

一想到这里,王鉷就吓得满身大汗。  

急得!  

能不着急吗!?  

王銲这边局势大坏,邢縡和王銲两个人都吵起来了,眼看着败亡在即!  

最关键的,金吾卫重整旗鼓,已然推进到了两人面前。  

谢三郎,竟然带着淮南铁骑一同上前,不再满足给金吾卫压阵,竟然带着淮南铁骑,在金吾卫让开的道路之中,缓缓走到了阵前!  

那是骑兵!  

王鉷即便跟杨国忠一样不通军务,但是也不至于一点常识都没有,谁不知道骑兵在战场之上的强横!?  

现如今,骑兵突前!  

只要谢三郎一声令下,就是铁骑突袭!  

就以王銲等人现在的局势,哪里能够挡住!?  

再者说,据传闻,淮南军作战,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甚至扬州舰队,只要接战,第一步,就是远程攻击覆盖打击。  

想起刚才淮南火药弹的威力,王鉷就急得满头大汗。  

怎么办?  

赶紧上前,拉着点谢三郎去!  

但是,王鉷现在的位置,实在旁边坊墙的墙根底下,距离阵前的谢直,中间还隔着密密麻麻的金吾卫。  

咋办!?  

不成!  

就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