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我是他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面对面,人家谢三郎都不见得能给他这个御史大夫的面子,指望着远远地嚷嚷两句,就能让谢三郎放弃铁骑突袭,王鉷自认没有这个面子,说句不好听的,全大唐,谁都做不到这一点,就算天子亲自压阵,指望着仅仅靠言语拦住谢直,那都不可能!  

所以…  

王鉷一咬牙,挤过去!  

实话说,这个过程,很难。  

最主要的原因,金吾卫不给面子。  

金吾卫此次平乱,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虽然已经稳住了阵脚,但是并不能抹杀邢縡带着江湖好手,给金吾卫带来的杀伤!  

那都是袍泽!  

死伤在邢縡以及他麾下江湖好手的手上,让金吾卫对王銲所率领的造反队伍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恨之入骨,要不是“平乱总指挥”谢三郎暂时还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这些金吾卫恨不得现在就冲过去,将在崩溃边缘的叛军一一砍杀,好为袍泽报仇雪恨。  

但是,现在还没有命令…  

怎么办?  

紧握手中的刀枪,维持住阵型,等待命令,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手给王銲的造反队伍最后一击!  

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想通过他们的阵列…  

金吾卫能乐意吗?  

回头一看,王鉷!  

金吾卫就更加不愿意了!  

为啥!?  

对面造反的王銲,是王鉷的亲弟弟!如果没有王鉷平日里给王銲撑腰,王銲又怎么可能胆子这么大?如果王銲不造反的话,金吾卫的那些袍泽就不会死伤惨重!  

说到底,纵然王鉷没有参与这一次的谋反,但是他也脱不开关系!  

给他让路!?  

妄想!  

不过,除了“不让路”之外,金吾卫仿佛也做不了太多,说到底,还是王鉷自家的身份起到了作用,御史大夫,户部侍郎,京兆尹,天子面前的红人…  

别的不说了,起码他今天身着户部侍郎的红色官袍,腰间还悬挂着御史大夫的金鱼袋,让一众金吾卫的将士,即便不满,也是在不敢再多说什么。  

就连这次率领金吾卫出征平叛的刘朗将见了,也只能沉默以待,就当没看见王鉷带着两名贴身的将士,在金吾卫的阵列之中挤来挤去。  

这对金吾卫来说,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忍耐了。  

但是对王鉷来说,依旧是金吾卫不给面子。  

如果是平常时候,金吾卫敢不给他这个天子面前的红人面子,王鉷都不用自己出手,嘴一歪歪,自有兵部之人心领神会,王鉷有信心,能把这五百金吾卫都送到陇右吃沙子去!  

现在,他不敢,也来不及!  

谢三郎已经到了阵前,再耽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尤其是自家兄弟和邢縡彻底决裂,直接投奔了过来,嘴里面还喊着“救命”,更是让他这个当大哥的心急如焚!  

王鉷也顾不得有用没用了,直接开口叫喊。  

“谢中丞,手下留情!”  

喊过之后,更是拼尽全力,从金吾卫的阵列之中挤了出来,这个时候,王鉷甚至有点后悔,今天为啥非得穿户部侍郎的红袍,如果换成御史大夫的紫袍,是不是能挤得快上一点…吧?  

王鉷好不容易挤出了金吾卫的阵列,三步并做两步跑向了谢直,却被牛佐拦了下来。  

牛大眼如今主要的职责就是护卫谢直,在战场之上,有人无故接近主帅,他才不管你是红袍还是紫袍呢,王鉷今天就算是穿着龙袍挤过来,他也照拦不误。  

王鉷被牛佐相拦,脸上怒气一闪,却值得强行压了下去,隔着牛佐向谢直喊话。  

“谢中丞…不是,谢节帅!”  

一个称呼出口,王鉷自己都脸红!  

自从他入了天子法眼之后,这么多年以来,除了天子李老三,他何曾与人说话这么小心过?  

不叫“谢中丞”,是因为自己身上还带着“御史大夫”的职位,生怕谢直误会自己要以上下级的威势来压迫他…  

换成“谢节帅”,人家正在“平叛”,乃是在军旅之中,称呼人家“节帅”,正合适…  

说实话,这种陪着小心跟别人说话的方式,让王鉷很是难受,但是他却不得不忍耐下去,谁让谢三郎掌握着自家兄弟的生死呢?  

“谢节帅手下留情啊…  

王銲已经知道错了…他投降,乃是改过自新之举…  

还请谢节帅看在你我同殿为臣的份上,饶我兄弟一条生路!  

日后…”  

王鉷却万万没有想到,他陪着小心说话,连个称呼都要斟酌一番的态度,在谢三郎的眼里,啥都不是!  

还没等他说完,谢直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言语。  

“谁让你过来的!?”  

王鉷听了,顿时被怼得满脸通红,气得,谢直也太不给面子了,急得,谢直如果不给面子,王銲怎么办?  

还没等他想明白,谢三郎紧跟着又追问了一句。  

“你怎么过来的!?”  

王鉷无言以对。  

谢直回头,看向金吾卫的阵列,依旧勉强能够看出来王鉷挤过阵列的痕迹,顿时勃然大怒!  

“牛佐,把他给我捆了!等平乱完毕,再做论处!”  

王鉷一听都惊了!  

如果说谢三郎不给他面子,他倒是还有点心理准备。  

毕竟谢三郎冷酷严肃、做事的时候六亲不认,乃是大唐天下的共识,今天就是真不给他王鉷面子,他也说不出来什么。  

这一次拼尽全力挤过来,不过是“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