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感言 野心与取舍(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仓廪足作为探子看见了所有,看见了铁骑最初只是勒索金银,却在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剥削劫掠中变得更加急躁贪婪,甚至选择在父母面前虐杀孩童,逼迫他们交出最后的余粮和财物,最后将一家人的尸骸和魂灵全部都献给天魔。  

我要写的东西,本来有很多。我读了太多东西,种种见闻和知识化作了我的野心,我想要写怀虚界天意之下,武者之道的痛苦与疯癫,写武者治下,凡人的卑贱与恭顺,写大辰虽烂,但居然是洼地中的一片还算干净的沼土,而这不算污秽的沼泽,也终将倾覆。  

那些趁着灾劫兼并土地的富户,那些为了一己私欲背叛大辰,跑马圈地的官员,那些为了自己的军功放任铁黎入侵,积攒血色气运的武将,那些人心沉沦间的天魔笑谈…每一个都有旧典原型,每一个都有早先故事。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天地浑浑如斯,自是要一剑皆烬,再开新天!  

只是…原本怀着有着这般野心的我,却迟疑,指头困顿。  

越是阅读,我心越是不忍,越是胆怯。我注视着自己的手,反复思虑我这样并未真正经历过这般痛苦的人,是否真的可以用这人间的苦楚为我的故事涂绘颜色?  

越是思虑,我心越是纠结,越是矛盾。我写的终究是网文,我要写的自然也要注重于主角的故事与畅快,固然越是黑暗点燃就越是明亮快意,但真要写的深了,便毫无疑问是自我感动。  

野心在这里第一次遭遇了打击,为了剧情的流畅,我实在是删减了不少内容,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不然的话,故事将会冗长至我都无法忍耐的地步,更不用说众多读者了,而我的实力也实在是不支持这太过宏大的视角。  

故事需要取舍,而就在这时,我也发现了我设计剧情思路的问题。  

那就是,我设计大纲和人物弧光时,想的是游戏支线。  

游戏的剧情描述,和小说实际上是有极大不同的,游戏的主线可以非常简单简陋,譬如说辐射和孤岛惊魂系列,若只是为了通关,那实在是太简单了,所有主线打通就结束,流程可能不到十几个小时,甚至更短。  

但是实际上,主线不过是整个游戏剧情的十分之一不到,无论是世界观还是设定,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全部都阐述了最基础的部分,甚至可以说,通关一次主线后,才能说真正地开始了解,开始‘真正地玩’这个游戏。  

我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这样设计的:在安靖进行自己故事的同时,还有许多人的故事正在同步进行,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剧情线,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安靖毫无疑问是天地的中心,天地的漩涡会卷动无数狂风,改变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我都有思量。  

若天命皆烬是一个游戏,那么安靖就可以作出许多次选择,每一次都选择不同的人,不同的支线,解析更多的信息,继而反过来完善主线的故事。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熟悉?  

我的上一本书高天之上,主角伊恩的预知视界,就是这样的能力,可以让我用简短的文字,去写‘主线之外的另一条剧情线’,解析更多的人物,设定和剧情。  

这样的能力,恰到好处地糅合了游戏剧情线的优点和小说的故事描述方式,让我可以用多种角度完善整个故事世界。  

可天命皆烬,安靖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于是,我的设计和故事剧情的描述,就有了矛盾——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观,却没有了之前好用的叙事手法。  

过大的野心,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  

这令我心力交瘁。  

意登天门这一卷,就有很多设计和实际操作下的矛盾。  

怀虚界的部分还好,因为这就是‘主线’,但主线之外的人物支线和天元界支线就实在是有点困难。  

譬如许多读者朋友都评论过的,霍清和念泉的思考有些太突兀了——事实的确如此,但实际上,按照原本的大纲设定,他们有超过十几万字的剧情。  

霍清的故事线,和归义军的支线有关。在安靖不在的时候,霍清与铁手,锈羽和钢骸针对霍清父母之死作了一次调查,他们借用与安靖合作得到的功劳,在归义军中得到了更高的权限,继而在内部的资料中发现,霍清父母的死其实另有隐情。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他们发现了真相。  

霍清父母之死,并非是因为被集团发现是间谍,亦或是竞争公司之间的恶意攻击,而是死于‘魔人’之手。霍清父母加入的公司,其实早就被魔人占据,所以审查才会这么简单,让归义军的间谍也能加入,霍清父母被公司内部的魔人视作不安定因素,在一段时间后,用‘合理的意外’消灭,但这个消灭并非是肉体,而是精神,霍清的父母肉体其实还作为魔人在那个公司工作,只是归义军一方无法联络,所以单方面视作死亡。  

而这个真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因为这个公司,与‘沐家’有关。它支持的探索队,也就是安靖一开始在初始洞窟中发现的那个木系魔人头骨带领的探索队。  

因为安靖将这个沐家魔人的魔材,交给铁手,用归义军的渠道去加工,就发现了这个头颅的真实身份,继而联系上霍清父母之死,再联上‘曲通’‘魔国’这条线。  

念泉的故事线,与四城大比和诸多世家子弟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