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元丰市舶条》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作为第一部关于海外贸易的单行法,其中详细规定了市舶司的职守和相关管理政策,基本上是教科书级别的法律文本。  

解缙缓缓而言,显然是对此有准备的,或者说,自从因为殿试上的海禁对策被发配以后,他就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这个年代虽然找资料不方便,但解缙还是在蓝田县就力所能及地搜寻了,而文渊阁和旁边文库里的藏书,也给他深入研究海禁问题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  

而解缙经过了基层的磨砺,坐了这么久的冷板凳,如今肯定不会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了,朱雄英也想听听对于这个时代政策现状和历史沿革更为了解的聪明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作为大明基本国策而颇为令人无从下手的海禁问题的。  

“华夏对外进行贸易,无非是三条路,第一条路是经过西域的丝绸之路,第二条路便是川蜀、云滇、青海所经的茶马古道,第三条路则是海路。”  

解缙对此胸有成竹,侃侃而对道:“北宋共有四大市舶司,即京东东路市舶司、两浙路市舶司、福建路市舶司、广南路市舶司,而四大市舶司下面又有九小市舶司,这些大小市舶司的总市舶收入达42万缗左右;而到了南宋时期,市舶司的收入则激增到了150万缗,彼时宋廷丢失了一半国土,岁入下降到了1000万缗,市舶司收入就成了大头,乃是宋廷赖以维系的根基。”  

“那在宋朝时期,市舶司能收上来多少市舶税?”  

这个思路,看起来是不错的,也就是第一步先搞下南洋这样的皇室海上贸易,皇室出钱出船出人出货,而等航线趟熟了,沿途国家、海盗、水文等情况都能确保不出太大岔子,第二步就可以让民间有实力的大商人,开始海上贸易,而皇室的资本,就可以效仿元朝泉府司的操作,介入其中,如此只出钱,就不必自己出船出人出货了。  

上课算是结束了,毕竟宫门也得落锁,外臣没有皇帝允许是不可以夜宿皇宫的,这是死罪,解缙过一会儿在天黑之前就得出宫门了。  

“还够花,詹事府的同乡经常接济。”解缙这话对于普通翰林来讲,其实就是凡尔赛了,因为辅导太子为职的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的官员,属于是青云路中的青云路,只要太子登基,马上摇身一变成为高官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个道理,而这几个部门的官员,都是要在翰林院挂着衔的,能得到这些人的接济,就意味着融入了他们圈子。  

而解缙弯道超车,直接节省了三到五年的时间,如何不让人艳羡?要知道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大器晚成的例子可实在是太少了。  

反正从朱雄英的角度出发,他觉得这一套东西完全可以拿过来用,有些看起来可能存在隐患的条例,只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稍加修改就行了呃,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也有可能在条例颁布后的南宋时期就已经修改完善的差不多了。  

总之,林林总总的这么多关于商贸问题的细节,不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研究,肯定是弄不清楚的,而解缙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好地帮助了朱雄英没有这位专家学者的指导,朱雄英自己从头捋清楚,可是有够让人头大的。  

朱雄英继续问道:“那依老师之见,按照前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大明应如何调整海禁政策呢?”  

不过,上课虽然有规定,但解缙负责的内容却并非那么令人生厌,“经史子集”各有一个老师,解缙是给他讲史的,兼有教导书法的职责。  

如此一来,双方的沟通就相对坦诚,很多普通关系不太方便说的话题,也能够借着讲史的名义聊一聊。  

解缙从正七品的蓝田县令,升到了从六品的翰林修撰。  

而讲史,自然不如讲经那么考据枯燥。  

跟解缙同一届的进士,这时候最优秀的一甲选手也都是翰林编修,剩下还都是在明初没有品级的庶吉士呢。  

解缙抬起头,见到朱雄英进来,脸上立刻浮现出和煦的笑容,他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迎向朱雄英。  

不过别看翰林院穷,但进士们可都想挤破脑袋往翰林院中挤,其中缘由再简单不过,因为翰林出身的含金量,远高于地方官出身.一个进士如果像是解缙一样被外放为七品知县,那么就意味着他要一级一级地在地方慢慢升迁,而庶吉士一旦从翰林院出来,那就能直接在中枢各部寺历练,起步就是中层官员,再经历外放回京再外放以后,基本上就是各布政使司的四把手、五把手了,如果有机缘,再回京以后,那就是真正的“进部”了。  

等到朱雄英大略翻完以后,解缙又给他介绍了一下市舶司本身。  

朱雄英点点头没说话,经手了莫愁湖的市场和别墅项目以后,他能够调动的商业资源明显增加了,尤其是有了四海商会这个商业上的白手套,很多事情都会方便许多,特别涉及到钱财问题不过既然解缙不像是过得非常拮据的样子,那朱雄英自然也不会多此一举,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解缙对于宋元的市舶司制度和海上贸易研究的很透彻,譬如他后面提到的所谓“舶商”,朱雄英真是闻所未闻,这些“舶商”就是非元朝户籍的外国商人,而元朝户籍的商人则是“舶户”,其中富甲一方者,自备舶船和货本,招雇船上人员,来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