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北方小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奇观,顾名思义。  

出奇少见,且壮观美丽的景象。  

甚至世界独此一份。  

比如自然形成的珠峰、九寨沟、壶口瀑布…  

比如人工打造的长城、大运河、兵马俑…  

如果自家获得一级城镇中心,参考奇观介绍,到时候城镇中心会根据当前区域的地理人文,再综合战争、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三座奇观。  

沧海桑田、水泊梁山、东岳南天门。  

沧海桑田:选择一块面积不少于10万亩的耕地,并确保耕地内平坦辽阔,无建筑物、无遮掩物,即可设置该奇观。  

前置单位:中级农田。  

观赏价值:昔日沧海变桑田,今日桑田亦可变沧海。  

伴随提示,余阳视野中浮现出一幅动态效果图。  

其上,大地苍茫,风吹麦浪,整体景象伴随雨雪阴晴的光影,产生各种渐变,时而似海,时而似田…  

“好东西!”  

余阳想到了大豆产业,旋即看向第二个。  

水泊梁山:选择一块面积不少于800里的水域,并确保水域内存在一座面积不少于20里方圆的山,即可建造该奇观。  

前置单位:民舍、船坞、马厩、军营、磨坊、铁匠铺…  

观赏价值:一杆大旗冲天起,万般战船乘风来,是为八百里水泊梁山。  

备注:自备建材。  

“嘶…这个牛逼!”  

余阳看着狼烟四起,杀声震天的动态效果图,只感觉头皮发麻。  

如果把这玩意搞出来,怕不是全国的老少爷们都要体验体验。  

问题是,粗略数数里面的建筑、战船、防御工事,总投资怕不是要三四十亿。  

再就是,咱把水泊梁山设置在平东湖,人家南边的梁县肯定跟咱翻脸。  

但话又说回来,古代的800里水泊早就已经消失,现在唯一可以重现水泊梁山的地方,还真只有平东湖。  

余阳思索着,查看第三座奇观。  

东岳南天门:跨度225米,高79米,宽11米。  

动态效果图中,一个带有三层牌楼的超级大理石牌坊,坐落在半山腰。  

“虽然规格挺大,但这应该算不上奇观…”  

余阳话未说完,朝阳升起,橙红色光芒照耀大地。  

刹那间,超级大牌坊金碧辉煌,背后一大片宫殿若隐若现…  

紧接着,夕阳西下,超级大牌坊赤红如血染,背后乌烟瘴气,鬼哭狼嚎…  

余阳想到东岳的传说,既是仙界入口,也是地府入口。  

“这、这才是真·奇观啊!”  

但自家拿下平东县,都已经很吃力。  

并且还走了捷径,占领了平东湖。  

而泰市7800平方公里,若想占领50土地…  

怕不是拿下东岳,都搞不定。  

余阳念及到此,总感觉不对劲,连忙切换出3D鸟瞰图。  

果然。  

进入下一阶段后,整个泰市被切割成了三個六边形。  

因为泰市只有两个县,一个平东,一个平阳。  

按照进攻规则,自家拿下平东县,相当于打下了三分之一的泰市。  

只剩下泰市市区,以及穷的没法说的平阳县。  

而自家轻轨自西边进入泰市,沿途耕地被自家承包,如果扩大承包范围,相当于拿下了泰市的西部。  

如果再拿下东岳,相当于占领泰市市区的北部。  

这样一来,泰市、平阳、平东,自家持有整个平东,以及半个泰市。  

不就满足了占领当前区域(泰市)50的条件?  

余阳拖动3D鸟瞰图,认真研究了研究。  

确实如此。  

也就是说,拿下泰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但话又说回来,拿下东岳很难啊。  

毕竟那是东方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就连长城都被压了下去。  

怎么可能卖给个人?  

余阳琢磨了琢磨,看看时间,已经凌晨2点,犹豫再三,还是拿起大哥大,联系榜一大哥。  

“领导,我想要东岳。”  

“以后少喝酒,多吃菜。”  

老董说完,挂了电话。  

余阳叹口气,丢下大哥大,仰躺在床上。  

一夜无话。  

第二天。  

余阳带着苏南昆山的吴老板、苏北淮安的水产公司负责人、广区水产进出口的负责人,来到十里营。  

并与泰市水利、渔业、航道管理机构,以及平东县的各个部门,一起踏查平东湖,商议瓜分水域的事宜。  

一大群人,吃吃喝喝忙活三天。  

等到散场,也迎来北方小年。  

这一天。  

余阳一觉睡到晌午头。  

醒来后,洗把脸,坐在砖窑办公区的屋檐下,远眺白茫茫的雪景。  

公司早就已经放假。  

拿了工资和500块钱奖金的男工女工们,穿着公司发放的羽绒服保暖裤,欢天喜地的回家过年。  

就连乡里的老弱病残,也因为乡里送了棉服棉被、米面粮油,不来吃大锅饭了。  

所以,产业区只剩下哥哥和嫂嫂们。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大跨步发展,砖窑产业区的农家小院,已经一眼望不到尽头。  

错落有致的院子,家家户户挂上了红灯笼,也清扫了胡同里的积雪,只等腊月三十贴春联。  

时至中午。  

余阳来到食堂吃饭,却发现已经关门,索性来到二哥家。  

然后走进院门,便看到二哥二嫂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