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种菜才是王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砖窑内。  

余阳一边扒拉被洪水冲垮的窑洞,挑拣耐火砖,一边跟大哥闲聊。  

“话说,咱明知道这砖窑存在隐患,还明目张胆的卖掉,会不会构成合同欺骗?”  

“你对这方面,不是挺懂吗?”  

“我又不是律师。”  

“我也不是啊!”  

“…”  

稍许。  

大哥劝慰道:“放心吧,一般人看不出问题。”  

“啥叫一般人?”  

“你就是一般人。”  

“我?”  

余阳虽然不是律师,却干了二十多年建筑。  

但以那么多年积攒的施工经验,哪怕明知道洪水冲进砖窑,也从未想过基础会垮掉。  

至于另一个时空的砖窑…  

老余出来后,砖窑已经被法院强制收走。  

后来爷俩跑去搞工程,最多听老家人讲过,国家全面禁止烧制红砖,十里营的砖窑被强拆。  

如此看来,砖窑没出过什么大事故,最多窑洞下沉、烟囱开裂。  

余阳暗中松了口气。  

这样咱就卖的心安理得,无需担心合同欺骗。  

再就是,大型建筑出问题,会死人的。  

如果只是烟囱开裂,就无需担心伤及无辜。  

当然。  

砖窑存在隐患,咱不能扒拉太多耐火砖。  

否则哪天出了事,某些人寻着这些蛛丝马迹,肯定会把咱拉出来顶罪。  

因此余阳来来回回,只装运了五车。  

刚好满足砌筑火窖的量。  

而支火炕用的砖,那就需要拿钱买了。  

余阳先数了数兜里的钱。  

第一天卖菜到手300,去掉50块钱的肉壮馍,再去掉120块钱的扁担和大号编织筐…  

晚上六叔加盟,给了1000块的技术支持费。  

第二天卖菜到手900,去掉50块钱的包子,去掉毛驴的380钱…  

铁皮炉子和煤球厂的炭,都是壮汉们赊欠,暂时无需计算。  

“差不多有一千六百块。”  

余阳心中有了谱,当即驱车来到韩垓。  

这里也有一座砖窑。  

虽说同行是冤家,但双方都被洪水冲过,只是老余地势洼,窑洞垮塌,加上资金短缺,没能快速复产。  

而这边借助老余修砖窑找来的大师傅,几天就搞定破损。  

所以有点交情。  

闲聊片刻,姓鲁的厂长当场给出保本价,每块红砖一毛五。  

余阳当即订购了1万块红砖。  

然后每块红砖装车加5厘钱,卸车加5厘钱,相当于总款加一百,送货上门。  

忙完这些,跑余瘸子家归还骡子,顺便牵走自家的小毛驴。  

然后套上木排车,再装上积攒的豆苗,带着三哥四哥五哥,一起前往佛陀庙。  

今天要卖的豆苗,包括昨天上午剩下的6大筐,昨天下午种出来的10大筐,今天早上种出来的10大筐。  

26大筐豆苗,在木排车上摞了老高。  

如果全销光,至少有两千四的进账。  

“这还只是东屋和堂屋的火炕,总面积3厘,约20平方。”  

“等院子里的超级大火炕投产,长50米,宽30米,差不多有1500平,咱怕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日万…”  

“不,一天竟然能赚20万?!”  

余阳以为算错了,掰着手指再算算,瞬间干劲爆表。  

要什么砖窑,搞什么工程,炒什么金融股票,种菜才是王道。  

说不定再等两年,咱还能拿补贴,走绿色通道。  

“这未来,简直不敢想象!”  

余阳豁然站起身,扬手挥鞭,“冲鸭!”  

吃饱喝足的小毛驴,抬起四蹄,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脚步如飞,扬起一长串烟尘。  

余家村。  

蹲在村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集体目送余阳架着驴车离去,旋即议论纷纷。  

“这群外乡人,长得真壮实。”  

“可不是吗,昨晚拎着门板横冲直撞。”  

“车上装的啥?”  

“应该是豆苗。”  

“三元这是从哪弄的这么多豆苗?”  

“不是说高速翻车了吗?”  

“听他瞎吹,我去他家看了,偌大的院子正在支火炕,估计这些豆苗就是用火炕种出来的。。”  

同在一个村,房前屋后的事儿,谁也瞒不了谁。  

尤其三爷爷还在现场,“我跟你们说,是三元要发财了。”  

“啥意思?”  

“那几个外乡人,会在冬天种豆苗,由于车被抢了,不敢回家,便跟三元合作,打算种豆苗赚一笔钱再回去。”  

“豆苗真有那么赚钱?”  

“肯定赚钱,不然三元怎么可能舍得吃喝,三元前天请我吃肉壮馍,昨天请我吃肉包子,今天早上,三元又从韩垓带回来老韩牛肉汤和牛肉饼。”  

三爷爷说着,点燃一支昨晚余阳吃席回来,丢给自己的半包将军烟,再呡一口从村长家拿回来的枸杞菊花茶,“吃的我有点腻歪,得去去火。”  

末了,又补充道:“还有那炉子,晚上都烤得慌。”  

其它老头老太,瞅着老三的神色不似作伪,心里羡慕却又不好表现。  

沉默片刻,集体:“tui!”  

但不管怎么说,村里看余阳的眼神,确实跟之前不一样了。  

不再是‘你爹被抓了’、‘你家欠人家钱’、‘我得离你远点’、‘别跟我说话’。  

而是…  

‘啥时候能把我背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