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地脉方兴,天荒欲破(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弃了绞棍,一头钻进大户人家,企图摇身一变做回良民,如此自然少不得又是一场文人笔下,锦衣卫破家杀人的惨案。  

每每一通杀戮后,缇骑便沿街警告,悬首示众。  

“勾结逆贼者,破家灭族!”  

只有靠近县衙,乱象才渐显消匿。  

何心隐站在县衙外,上前向如临大敌的差役表明身份,求见沈鲤。  

得知何心隐身份后,差役半信半疑,唤来巡田衙门的人辨认。  

确认后,才唤同僚看住何心隐,自己跑进去通禀。  

就在这档口的功夫,全程跟在何心隐身边的大汉,挠头自语:“分明是俺们穷酸闹事,这衙门咋祸祸起城里大户来咧?”  

一路走来,城西这边有头有脸的大户,泰半都被锦衣卫踏破了宅门,或抓或杀。  

反而城外的葛成以及数千随众,被搁置一旁,让几名大汉着实费解。  

何心隐回过头,正好对上几人茫然的神色。  

对于赤民的无知,他心中莫名有些堵得慌,有心解释,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何心隐当然知道沈鲤如此作为,才是打蛇打七寸,正中要害。  

无论是事态发展的速度,还是振臂一呼,数千人影从的组织度,都不可能出于赤民简单的自发。  

城里大户齐齐罢市、乡中士绅相约加租、冲击县衙趁乱杀人等等事态升级的节点,无不印证是有大户豪右暗中裹挟赤民。  

不将这些大户豪右按死,民变就是春风吹又生。  

至于被裹挟其中的赤民…  

何心隐陷入沉默。  

好半晌过去,他仍旧没有说话。  

何心隐低头蹙眉,似乎思索到了什么关隘处。  

方才自语的大汉,与左右面面相觑,有些不好意思地要收回方才的话语:“那啥,俺就自个儿嘀咕,不用理会俺。”  

何心隐回过神来。  

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叹了口气:“不是我不答,实在是这次我也没资格给你们解惑。”  

“谁友谁敌,只能由你们自己看清楚。”  

有别于讲道时的长篇大论,此时的何心隐显得有些疲倦。  

看清楚?  

自己说得轻巧,心中却明白指望赤民自己看清敌友,何其之难。  

人贯以亲疏分敌友,往往亲昵同乡,鄙夷臭外地的,本地的县衙,必然要比外敌来的度田巡抚说话靠谱。  

人往往不能分辨承诺真伪,葛成一句兖州府不当清丈加赋,所有大户赤民都一并裹挟了进来,整个兖州府都沸反盈天。  

人最爱将一切不能认知的事物人格化,分不清立场不一的大小衙门,看不懂纷繁错乱的斗争关系,统称一个叫做大明朝的人,方便给予其最感性,最极端的评价。  

想要赤民在清丈这种时代洪流中,厘清各方利益关系,进而分清敌我,实在难如登天。  

想到这里,何心隐一怔,猛然抬起头。  

仿佛有一道灵光划过挠头,连眼镜的镜片都为之一亮!  

厘清各方利益关系,进而分清敌我…  

赤民为什么做不到,因为赤民没有这个视角。  

田、产、身、家,受制于大户豪右,无奈被砧板鱼肉。  

知、识、学、理,垄断于士绅,只能做井底之蛙。  

无恒产者无恒心,一无所有的赤民,自然没有这个眼界,也没有这个闲暇考虑这些事情。  

没有人会站在赤民的视角来厘清各方利益关系——这是泰州学派的大贤,也不会涉足的地带。  

所以,他何心隐自诩为民请命,是不是应该为赤民做一回眼睛呢?  

数十年来,他辗转于两京直隶、福建、江西、湖广、四川等地,周游讲道,开设公学,创办结社,一度高举“人皆圣贤”的儒学平民化大旗。  

所为的,就是为百姓传道。  

直到此时,何心隐才猛然发觉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路。  

不是“苛政猛如虎”的泛泛而谈,更不是“为天下受屈”的强行代表,是真正的赤民视角!  

何心隐连忙从怀中掏出炭笔,翻开衣袖,在密密麻麻的笔迹夹缝里,记下此刻的灵光——《谁是赤民的敌人,谁是赤民的朋友:大明朝社会权与势的分布》  

写罢一句后,何心隐一扫方才的颓态,认真看向几名大汉:“你们等我再经历经历,思考思考,新文章刊行之时,必能解开你们方才的疑问。”  

几名大汉愈发懵然。  

纷纷拱手敷衍。  

何心隐对几人的反应不以为意,满脑子都是要做的新文章。  

他看了一眼遍布纵横的手掌。  

六十有四的年纪,才逐渐找到自己的道途。  

相较于先前入狱时引颈就戮的豁达,此刻的何心隐突然发觉,自己偷生畏死的情绪,也再度卷土重来了。  

正感慨着,一道声音从县衙中传出。  

“夫山公!沈部堂不是说事情平息之前,让您先别来曲阜么!?”  

何心隐抬起头,见得是曲阜知县孔弘晟竟然亲自迎了出来,当即拱手行礼:“县君。”  

老江湖看碟下菜的功夫一般不差,孔弘晟对于皇帝的这位社友不敢托大,连忙回礼。  

他旋即又看向何心隐身后几名稍显畏缩的大汉,迟疑道:“这几位,是夫山公的学生?”  

何心隐歉然一笑,不置可否:“还劳烦县君给他们寻几张椅子,看上几杯凉水。”  

说罢,他又转头看向几名大汉嘱咐了几句,才随着孔弘晟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