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命中(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590章,命中黑暗。  

轰炸机从空中飞过。  

三千米高空显得非常安静。没有人说话。  

只有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  

很担心地面日寇可能听到。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有些紧张的。  

长途远征,风险还是有的。  

机械师忙碌的检查所有危险部位。生怕出事。尤其是断裂、泄露、起火。  

如果有,就必须尽快处理。  

如果无法现场处理,就必须尽快跳伞求生。  

因为这些轰炸机的出勤率太高了。已经连续出动三次了。都是长途。  

按照操作规程,每次飞完2000公里航程,都要进行大保养的。有很多的零部件需要更换。否则,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远程轰炸机本来就比较脆。因为负担重,距离远,长时间高强度工作。  

幸好,张庸对黄志成有信心。  

黄志成的保养,还是非常规范的。很有责任心。  

同时,系统送来的零部件也是足够的。所有的易损件,都能找到备用的。  

甚至,系统送来的备用件,质量似乎更好。  

张庸曾经异想天开。  

不知道用系统提供的备用件,能不能组装一架新的飞机?  

后来得到的答案是不能。因为没有那样的技术。也没那样的设备。光一个发动机,就无法吊装。  

马丁139wc轰炸机,装备两台大功率发动机,都是非常沉重的。  

飞过安庆…  

飞过金陵…  

逐渐靠近东海。  

空指部地图显示,三艘日寇航母就在附近。  

仔细判断距离。又是在马丁轰炸机的极限航程上。需要尽快的将炸弹扔掉,然后返航。  

为了保证有返航的油料,每艘轰炸机携带的都是150公斤航弹。总共四枚。而不是正常负载下的250公斤航弹。炸弹威力降低,造成的伤害当然也会降低。  

50公里…  

30公里…  

发现日寇驱逐舰。  

五艘。成扇形分布。组成防卫圈。  

但是,西面的驱逐舰并不是最多的。东面才是。足足有十艘。  

都是峰风级、野风级、神风级之类的老古董。  

只有一艘睦月级是最新型的。  

看来,日寇海军马鹿最担心的,其实不是来自华夏大陆的威胁。而是来自东边的海面。来自美丽国。  

广袤的太平洋,能够和日寇海军马鹿掰手腕的,只有美丽国海军。  

当年的大白舰队,展示了美丽国海军的实力。同时,也让日寇海军马鹿暗藏复仇之火。  

日寇海军马鹿感觉自己被深深地欺负了。  

大白舰队一共拥有十六艘战列舰。日寇海军马鹿一直以此为目标。  

八八舰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将十六拆开。八艘战列舰。八艘重巡洋舰。  

因为日寇海军马鹿没有足够的资源和钱财,建造十六艘战列舰。只能用重巡代替。  

当然,到现在,日寇海军马鹿已经不止八艘战列舰。  

所以,它的名字也从八八舰队改成了联合舰队。欲与美丽国海军试比高。  

太平洋非常广袤。但容不下两支势均力敌的海军。  

20公里…  

15公里…  

张庸锁定了日寇的加贺号航母。  

击沉是不可能击沉的。150公斤航弹的威力还差一点。  

但是,如果命中甲板的话,肯定可以给加贺号带来严重的伤害。肯定要回港大修的。  

当时的航母,飞行甲板全部都是柚木的。木材质量很好。但是也经受不住航弹爆炸。  

一炸就是一大片。直接将甲板掀翻。  

加贺号的甲板上有日寇飞机,数量还不少,正好一波带走。  

当然,前提得命中。否则卵用没有。  

“高度2200!”  

“速度280!”  

“航向090!”  

张庸报出数据。  

剩下的,就看老天爷的安排了。  

斯特龙虽然会计算提前量。但是,误差依然是很大的。  

毕竟,在2200米的高空,一艘航母看起来,也就是一个房间大小。想要命中,谈何容易?  

但是没关系。  

只要炸弹爆炸,就能吓到日寇。  

日寇海军马鹿会意识到,它们有被袭击的可能,肯定会后撤的。  

“嗤…”  

“嗤…”  

忽然感觉不对。  

有照明弹射入空中。很高的照明弹。  

随后,有探照灯开启。  

一道道光柱纵横交错。  

哦豁。  

被发现了。  

日寇海军马鹿非常警惕。  

哪怕是在这样的夜间,居然能察觉到高空的动静。  

都说日寇海军马鹿的江田岛是卷王之王。果然如此。居然能够在黑暗中发现来敌!  

“斯特龙,快!”  

“张,如果命中日本人航母,你要奖励我两千美元!”  

“没问题!”  

张庸非常慷慨。不就是钱吗?值得!前提是你能命中。  

一枚150公斤航弹给日寇航母造成的损失,绝对不止两千美元。可能两百万美元都不止。  

“480米!”  

“350米!”  

斯特龙很快计算出提前量。  

有两个数值,一个是近距离。一个是远距离。  

理论计算的确是如此。但是受影响因素很多。  

一切都得看实际效果。  

忽然,附近的天空有火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