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命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爆发。  

是日寇的高射炮射击。没打中。炮弹自爆了。  

这时候,还没有VT引信。所以,炮弹都是定装引信,或碰撞引信。  

如果炮弹没有命中目标,就会在固定的距离爆炸。这个距离是可调的。判断起爆数据是2600米。  

“投弹!”  

张庸下令。  

已经进入350米距离。  

投弹手迅速按下开关。  

四枚航弹依次脱钩。然后落下。保险解除。  

五秒…  

十秒…  

二十秒…  

没有看到火光。  

说明航弹没有直接命中。  

应该是落入了海水当中,没有立刻起爆。  

“二号机!”  

“放!”  

第二架轰炸机进入投弹距离。  

四枚航弹陆续落下。  

这时候,海面终于是有动静了。  

看到了火光了。有点晦暗。应该是水中爆炸。  

航弹深深的落入海水当中,然后起爆。所以,光芒无法爆发出来。  

爆炸将周围的海水高高顶起。同时激荡起高高的水柱。足足有二三十米高。感觉还是很猛的。  

常识,海水很难被压缩。所以,航弹在水中爆炸,破坏力比陆地还大。  

如果是近失弹,比如说十几米这样的。对航母侧舷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可是,没有近失弹。  

爆炸的火光,距离加贺号有近百米。  

借助火光,能够看到加贺号的甲板上停放了很多战斗机。  

很有可能,天亮以后,它们又要出动。  

好希望将它们全部摧毁。  

可惜,只能想想。  

“三号机!”  

“放!”  

“四号机!”  

“放!”  

张庸连续下令。  

甭管有没有命中。全部投下去。  

让日寇海军马鹿知道,自己是被袭击了。有致命危险。  

确实…  

“八嘎!”  

“怎么回事?”  

“哪里来的飞机?”  

日寇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惊醒。  

之前高射炮开火,它就被惊动了。急忙爬起来。  

很快,它就看到了海水里面爆发出来的火光。脸色顿时绷紧。那是航空炸弹!  

该死的!  

它们被飞机袭击了。  

毫无疑问,来袭的绝对是华夏人!  

他们居然在夜间发起了空袭。还将炸弹投到了航母附近。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长谷川清的旗舰,不在航母上面。而是在轻巡多摩号上面。它嫌弃航空母舰太杂乱,太拥挤。  

多摩号属于球磨级轻型巡洋舰。性能一般。但是比航母要宽松些。  

最重要的是,电子干扰也没那么严重。  

航母上面的无线电设备太多了,各种电波讯号非常杂乱。  

急忙进入舰桥。  

里面非常忙碌。  

大量信息传来。  

“是华夏人的轰炸机!”  

“探照灯初步判断是七架左右。”  

参谋长报告信息。  

当然是不准确的。  

黑暗中怎么可能统计的那么清楚?  

“只有七架?”  

“是的。”  

“应该是来侦察的。后面肯定有大机群。立刻命令舰队向东航行,全速!”  

“系!”  

参谋长答应着,急忙传令。  

很快,所有的军舰都开始增加锅炉的输出功率。  

不过,想要在短时间里面做出机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之前都是随波逐流的。  

大部分的战舰,如果晚上不需要赶路的话,都会关闭主锅炉,甚至是关闭所有锅炉。切断主动力输出。只保留备用电力。或者是柴油发电机。以节约燃料。  

现在,突然遭受袭击,想要重新获得动力,当然没有那么快。  

一般的锅炉启动,都需要一两个小时。  

对于日寇航母来说,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也是正常的。  

想要动力达到满载,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以上。  

长谷川清非常担心,在这三四个小时里面,会有大批量的华夏战机来袭。  

那样就太危险了。完全被动挨打啊!  

什么?  

出动舰载机?  

晚上如何出动?想自杀吗?  

“轰…”  

“轰…”  

连续的爆炸传来。  

没有命中。都是来自海水深处的爆炸。  

对于航母来说,这种爆炸当然没有致命危险。轻巡也没有。驱逐舰有危险。但是没有被命中。  

“玛德…”  

张庸暗暗怨念。  

这该死的投弹命中率。  

没有数量足够,种类足够的战机,确实很麻烦。  

美丽国海军的航母上面,都是多种不同类型战机搭配的。有战斗机、鱼雷机、俯冲轰炸机。  

中途岛战役,那个贝斯特驾驶的,就是俯冲轰炸机。三次命中。  

严格来说,张庸拥有的马丁139wc,属于战略轰炸机,根本是不合适对舰攻击。  

但是没办法。  

只有这个。瞎猫撞到死耗子。  

还有第五架…  

炸弹已经投下去了。随便乱扔的。  

因为日寇高射炮火已经开始密集。附近的驱逐舰都在开火。  

“返航!”  

“航向330!”  

“返航!”  

张庸迅速下令。  

不管了。炸弹扔完了。赶紧跑。  

油料是很紧张的。多逗留几分钟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