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4章,开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574章,开刀夜。策马疾驰。  

张庸和卢瀚策马赶往麻城。  

第60军军部在麻城。主力182师也在。  

路上,张庸想到了李云龙。  

想到了黄麻起义。  

李云龙就是在黄麻起义的时候参加革命的。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  

距离有点远。第二天午后才到达麻城。  

路上啃干粮。油饼。味道还不错。但是一般人都吃不起。  

“专员!”  

“专员!”  

提前得到消息的60军高层都已经聚集在此。等候安排。  

卢瀚一一介绍。  

第182师师长安恩溥。  

第183师师长高荫槐。  

本来还有一个184师,师长张冲。但现在是独立活动。  

为了补全编制,暂时编入了一个102师。这个师之前也是黔军。和103师一样。  

在王家烈被光头收拾以后,滇军也获得了一个黔军的番号,就是第102师。但是102师的实力显然差几个档次。无论是人员编制,还是武器装备,又或者是指挥官素质,都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第102师师长沈澄年,引起了张庸的注意。  

他很特殊。黄埔五期。浙江人余姚人。光头同乡。  

几乎是下意识的,张庸就将他和亮剑里面的常乃超联系到了一起。  

“你,出列!”  

“是!”  

沈澄年站出来。  

张庸伸手一推。仅仅用了三分力。  

结果,猝不及防的沈澄年,顿时被推的一个趔趄,一屁股坐下。  

卢瀚:???  

其他人:???  

安静。  

不知道张庸是要做什么?  

沈澄年是黄埔嫡系,又是委座同乡,张庸怎么…  

“你的身体素质很差。”张庸皱眉。  

“对不起,我…”沈澄年缓缓从地上爬起来。  

“你的部队在什么地方?”  

“罗铺。”  

“距离这里多远?”  

“大约三十里…”  

“好!立刻命令你的部队,轻装,只带武器弹药,急行军,向军部跑步前进。”  

“啊?”  

“啊什么啊?执行命令!”  

“是!”  

“命令他们拿出吃奶的力气!给我跑!”  

“是!”  

“所有人都必须跑过来。不许骑马!不许开车!”  

“是!”  

沈澄年不敢怠慢,急忙去传令。  

安恩溥、高荫槐面面相觑,然后转头看着卢瀚。  

卢瀚也是轻微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张庸要干啥。不明白为什么要折腾102师。  

60军的三个师,最弱的就是102师。原来黔军的底子。滇军也没下力气进行改造。  

毕竟,102师的师长是黄埔系,还是光头同乡。  

将102师编入60军,完全就是掺沙子。故意的。  

“你们跟我来。”  

“是。”  

众人跟着张庸来到外面。  

张庸看看四周,上来一个小山包,然后坐下来。  

第102师的官兵,将会从下面的泥路经过。他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状况。  

是骡子是马,统统拉出来遛遛。  

沉默。  

安静。  

没有人知道张庸要做什么。  

如果是下马威的话,似乎是用错地方。用错对象了。  

怎么会朝天子门生沈澄年下手?  

应高朝滇系才对。  

十分钟…  

三十分钟…  

五十分钟…  

张庸举起望远镜,还没看到有人出现。  

唉,这个素质…  

五十分钟的时间,还没人跑出十公里。  

如果放在后世,放在PLa,这样的水平,绝对会被提干——提起来干!  

但是在国军…  

只能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一小时…  

终于,有零星的士兵出现了。  

他们应该就是102师的精锐了。算是体力最好的。  

“负重多少?”张庸忽然问道。  

“二十斤。”沈澄年缓缓回答。  

张庸于是不再言语。  

才负重二十斤。速度就这么慢。  

到了战场上,真是捡屎都没得吃。这掺水真厉害。  

担心滇军实力太强,于是掺入一个最弱的师。目的就是要给60军拖后腿的。  

光头搞别的不行。但是搞平衡,真是行家里手。  

继续观看。  

终于有士兵冲过山包下面。  

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的。大冬天的,头发都冒着白气。  

确实很累。  

三十里。十五公里长跑。  

对于缺乏严格训练的人来说,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是,军人,不能这么弱!  

后面陆陆续续的有士兵到来。然后集合。结果两小时过去,才集合了一千人都不到。  

大部分都是士兵。或者士官。或者尉官。少校以上的完全没有。  

基本可以肯定,这个102师,就是废柴。  

查看102师的系统信息。  

人员:7428  

人还不少。但是勉强及格的,一千人都不到。  

其他的六千多人,感觉都是吃干饭的。还不如就地解散了,然后全部招募新兵。  

什么垃圾部队。  

纯粹浪费粮食。  

必须换一个强悍的指挥官。狠狠的操练。  

“沈澄年!”  

“到!”  

“你的部队就是这样的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