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死局(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刚才的交战其实时间很短。  

没有人开枪。都是冷兵器的搏杀。砍的都是人。  

除了撞死撞伤的战马,其他基本完好无损。  

大部分的武器装备,也是完好无损。只有日本人死了。  

前面和马永禄厮杀的日寇骑兵,死的比较舒服一点。都是被一刀致命。  

后来混战中死亡的日寇骑兵,就比较糟糕了。基本上都是被乱刀砍死的。很多日寇都血肉模糊了。  

忽然想起一句话,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微笑。  

“专员?”何柱国疑惑。  

“当S3赛季开启的时候,可能需要走后门,才能分到一个日寇。”张庸笑着回答。  

何柱国:???  

其他人:???  

完全听不懂。不明觉厉。  

专员大人每每有惊人之语,发人深省。  

张庸来到马永禄的前面。  

马永禄握着滴血的马刀,对张庸的到来无动于衷。  

果然,这些西北骑兵,是相当排外的。  

自己虽然救了他的命。但是对方好像并不是很领情。  

呵呵。  

话不投机半句多。  

连招呼都懒得打了。免得浪费表情。  

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  

他张庸才不会用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  

什么?  

赠送一点武器弹药?  

我特么是有多贱…  

马永禄等人将自己伙伴的尸体找出来,横着捆绑在马背上,然后带走。  

但是日寇的战马,还有武器装备,他都不要。  

或许,这就算是谢礼了?  

也行。就这样吧。勉强接受。  

转头看着何柱国。  

何柱国意味深长的说道:“他们,有点傲气。”  

张庸点点头,“我们伤亡大不大?”  

“只有七个人受伤。无大碍。”何柱国回答,“咱们人多,干死狗日的。”  

“很好。”张庸最希望听到的,就是这样的消息。  

人多势众,十个砍一个。碾压。  

这还是用刀呢!  

如果是用枪的话,胜算更大。  

“收拾一下。”  

“好。”  

很快,将日寇的战马,还有武器装备全部集中起来。  

当然是交给骑二军暂时保管了。全部送回去济宁。备用。骑二军暂时也用不到这些东西。  

“专员。”  

何英平给张庸找了一匹好马。  

应该是日寇骑兵中佐的坐骑。一匹非常健壮的枣红马。  

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确实都很上乘。  

不得不说,日寇骑兵确实是贵族。武器是最好的。战马也是最好的。  

之前,张庸的坐骑,都是缴获日寇的。对日寇的战马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对日寇那些美丽的女妖精也很满意。  

又温顺,又主动…  

打住!  

打住!  

胡思乱想什么呢?  

转头看了梅玉儿一眼。又看看她胯下的战马。  

“你也挑一匹好点的。”  

“嗯。”  

梅玉儿咬着嘴唇回答。  

有点害羞。有点兴奋。觉得他是在关怀自己。  

脸颊绯红。心如鹿撞。  

有那么一瞬间,她连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张庸:???  

这女人似乎有点不对劲?  

怎么眼神躲躲闪闪的?怕自己吃了她?  

想倒是想。但是暂时不行。  

杀日寇更快乐。  

才干掉日寇一个骑兵大队,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至少得干掉日寇一个骑兵联队…  

将枣红马拉过来。拍拍马头。枣红马倒是很温顺。  

翻身上马。一夹马腹。枣红马就乖巧的开始加速。  

嗯,确实很温顺,听话。  

不过,冲锋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勇猛?  

但是没关系了。自己又不会用它来冲锋。  

举起马刀和日寇骑兵厮杀。他张庸自认没有这样的勇气。  

我有枪不用,我傻啊!  

远距离用加兰德半自动。三秒钟打光一个弹夹。  

近距离用汤姆森。兜头兜脸的就是子弹。连人带马一起干掉。直入靖国神厕。  

“专员。”  

何英平又来了。  

递给张庸一沓电报。是日文的。  

旁边有中文翻译。通过电报信息,确定了日寇骑兵番号。  

是来自满蒙军团的独立骑兵第九联队。不在四个骑兵师团编制里面。但是隶属于日寇关东军。  

“关东军?”  

张庸对这个名词感兴趣。  

卢沟桥事变之前,日寇关东军实力还是很强的。  

但是现在,不好说。  

日寇已经从关东军抽到了大部分精锐入关作战。  

在二十个常备师团里面,好像只有五六个师团没有出现?其他十几个师团似乎都来了。  

现在填充关东军的,都是新组建的师团。番号虽然很多。但是战斗力,显然要打折扣。  

此时此刻的日寇关东军,肯定非常担心遭受来自北方的进攻。  

所以,尽快的解决关内战事,迫使国府投降,绝对是日寇的当务之急。  

战事旷日持久,久拖不决,对日寇是非常不利的。  

“从电报内容来看,应该有至少三个骑兵联队。”何英平解释。  

“三个联队?来得好!”张庸目光闪动。  

他现在已经见惯大场面了。对三个联队,没什么感觉。  

日寇骑兵的三个联队,也就是五千人左右。还不如日寇一个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