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人族劫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鸿钧猜测罗睺居于混沌之中,因此命圣人在混沌中开辟道场。  

鸿钧又在洪荒与混沌之间开辟三十六天。  

昊天王母便在三十六天中设立天庭。  

为有别于帝俊立下的天庭,昊天将上三天命名为太清大赤天,玉清清微天,上清禹余天。  

昊天将此三天送给三清这三位道祖的亲传弟子,以示自己乃道祖一脉。  

不过只有老子接受了昊天的赠予,并在大赤天中留下老君化身。  

“诸事已毕,两位还不回转西方?”通天对着接引准提道。  

“不急,不急,”准提笑道:“且看天定主角如何渡此劫难!”  

诸位圣人将目光投向人族。  

大战之后,残存的巫族大都朝巫族祖庭退去,妖族也大都涌入北地。  

但也有部分巫妖不能承受天帝战死祖巫身陨的事实,他们陷入了疯狂,他们发誓要毁灭掉他们看到的一切。  

包括人族!  

除了祖地,人族所有的聚居点都发生了战争。  

人族这些年来建立了十八个聚居点,但瞬间便有六个聚居点被摧毁。  

城池破碎,尸横遍野。  

房屋商铺都被摧毁,人族辛苦开垦的农田被破坏,人族记载文明的竹简散落一地。  

人类的文明之火在风中飘摇。  

这是人族的劫难!  

渭水河畔的小城里,小城的城墙还未被打破,但却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城中首领来到神庙之中,首领点燃长香拜道:“诸位神灵,救救我人族吧!”  

没有神像给出反应,唯有徐思远的神像开口道:“你唤我为神?你可知神从何而来?”  

这首领先是一惊,随即大喜:神灵显灵了。  

神灵显灵,人族似乎有救了!  

不过让首领失望了,神像随即道:“吾本土塑泥雕,却被汝等摆上了神坛!吾从泥中而来,汝等也是从黄泥中走出。”  

“我与你,并无差异!”  

“神与人,并无不同!”  

“汝来求神,不如求己!”  

首领顿了片刻拜道:“我懂了!”  

就在首领快要走出神殿的时候神像开口道:“吾在这里看着你们!”  

首领并不回头,首领开口道:“我人族从泥中走出,我等做不了神,但我等却早已经明白如何做人!”  

“神你看着吧,我人族这些年学会了许多,但我人族也并未忘记战斗!”  

···  

虚空之中,祖龙九子齐聚。  

沉吟片刻霸下开口道:“诸位兄弟我们一起出手吧。”  

“大哥三思呀!”囚牛道。  

巫族,妖族,人族,此乃三族大战,贸然卷入,其中因果纠缠实在恐怖。  

霸下开口道:“龙凤大劫后吾等便没了家,但在这里我有了家的感觉。”  

“如今敌人毁我家园,吾等不可不出手!”  

“大哥说的有理!”众多龙子齐声道。  

于是九子散于八方,不过九子只是拦住了巫妖两族中的高手。  

九子出手也只是让三族大战变得公平了些。  

但人族仍然处于劣势,人族诞生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整个人族目前都找不出一位大罗金仙的高手!  

所幸巫妖不合,巫妖都是分开行动,不然人族更是难以抵挡。  

···  

看到九子出手,女娲轻声道:“却是不需要我再出手了。”  

人族可遭劫,但是实力却不应差的太过悬殊。  

这时通天笑道:“龙族,巫族,妖族,还有那人族,再差一个凤凰族洪荒的霸主便全了。第一任霸主,第二任霸主与将来的霸主,三者齐聚,实在难得!”  

老子也道:“踩着巫妖的尸体上位,方才可真正称得上未来的主角。”  

虽然只是巫妖的残部,但人族诞生的时间和巫妖比起来短多了!  

世间气运最是玄妙,人族若能胜过巫妖残部,便自有部分巫妖气运流入人族。  

“但要胜过巫妖可不容易,娘娘要出手嘛?”原始道。  

女娲轻轻摇头道:“且先看着,这是他们自己的劫!”  

“巫妖虽败,但要做那未来主角,总得证明自己有那资格才行!”  

···  

渭水城中,看着快要坍塌的城墙首领问道:“老弱都送走了嘛?”  

“幼子都送走了,不过还有许多人不愿意走!”  

无数老者来到首领旁边道:“吾等虽老,尚能举剑,首领不走,吾等也不能苟活!”  

首领叹道:“你们的阅历是我人族的财富,只是现在要走却也来不及了!”  

一位老者笑道:“人少些,目标也要小些,吾等老了,我人族的希望只在那些少年身上。”  

这一幕发生在人族所有聚居点中,人族从祖地中走出,如今又将种子送回祖地。  

首领不再多说,首领开口道:“准备战斗吧!”  

这时城破了!  

大战随即爆发。  

不过人族并未死战,人族且战且退。  

当人族退到城外,看着辛苦无数年建立的城池,不少人都有些不舍。  

“人在,文明便在!”首领低声道:“吾等的任务便是拖延时间,总得让族中幼子走得到祖地。”  

就在这时神殿倒塌,有神像跌入尘埃之中!  

···  

龙战于天,人战于野!  

老者不退,青年不降!  

吾等来自黄土,死了也不过回归黄土。  

吾等可死,只愿为人族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