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补天立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俊太一尽皆重伤,帝俊甚至没有力气摇动招妖幡了。  

鲲鹏见势不妙逃之夭夭。  

伏羲叹息一声却是没逃。  

帝俊将河图洛书和招妖幡递给伏羲道:“皇图霸业,终究成空,我妖族在我手里注定成不了洪荒霸主,但还请娘娘为我妖族留一丝传承。”  

伏羲接过几样宝物。  

太一的葫芦落入西昆仑,太一的混沌钟却是飞入虚空中消失不见。  

盘古再次挥拳!  

无妖可挡!  

帝俊太一陨落,伏羲的元神却是被女娲所救。  

妖族宝物也落在女娲手中。  

从此妖族再无天帝,巫族也只剩下了蚩尤这一位正统的祖巫。  

妖族损失惨重!  

而太古星辰坠地,巫族也是死伤无数。  

战场上再无天帝也再无祖巫,残存的巫妖两族尽皆迷茫。  

再战了许久之后巫妖两族各自散去。  

只是洪荒虽大,他们又能退去哪里?  

属于巫妖的时代谢幕了。  

···  

不周山倒,天河水泄。  

洪荒众生,多灾多难。  

先有星辰坠地,后有大水灭世!  

大水影响不了圣人,但天穹塌陷,圣人不能无视。  

接引准提从西方而来,老子原始出昆仑山,通天也从金鳌岛赶来。  

圣人出手暂时定住天穹。  

道祖也传下法旨:当撑天柱,补苍天!  

一个古鼎落入女娲手中,此鼎名曰乾坤鼎。  

可返本归元,转后天为先天道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女娲造人掌造化,如今这补天也还需要她来。  

欲要补天,先要撑天。  

女娲掐指推算,天机演化之下,在北地沉睡的北海玄龟就像夜空中的烟火一般耀眼。  

女娲迈步来到玄龟之上。  

巫妖打的天地破碎,但是玄龟仍在呼呼大睡。  

女娲脚踏大地,玄龟从沉睡中惊醒。  

“圣,圣人?”玄龟迷迷糊糊的道。  

女娲轻轻点头:“天穹破裂,吾特来向你借一物以撑天!”  

“何物?”  

“汝的四肢!”  

北海玄龟连忙摇头道:“不借,不借,我不沾因果不造杀劫,我不欠天地因果,我驮北地应有大功。圣人不来嘉奖我也就罢了,反而要借我的四肢,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不借,不借!”  

“这可就由不得你了!”  

玄龟奇大无比,要是平时女娲要收拾掉它也得费一番手脚。  

但如今天命演化之下当用玄龟四肢来撑天,天命之下,玄龟哪里反抗之力。  

女娲翻手将玄龟从地底翻出来。  

玄龟四肢朝天。  

女娲斩下玄龟四肢。  

北地被玄龟背在背上,玄龟翻身,北地颠倒。  

山峰变成湖泊,湖泊变成高山。  

北地生灵十不存一。  

但与补天的大功德比起来也就算不了什么了,天若不补,洪这荒都有毁灭的危险。  

“没有你的北地仍是北地,不成圣人的玄龟只是玄龟罢了!”  

女娲轻声道:“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但我又何必与你讲道理。”  

女娲带着玄龟的四肢离去。  

只在原地留下怨气冲天的玄龟元神。  

它不在世上结因果,只在梦中度春秋。  

但即便这样它还是被斩去四肢!  

它怎能无恨,它怎能无怨。  

玄龟之怨,污染了整个北地。  

从此天地可补,但北地难居。  

圣人你可斩我四肢,但你难以让我心服!  

我恨这天,恨这地,恨那高高在上的圣人,我也恨那与道相合的道祖。  

都说大道至公,但我玄龟却觉得大道不公!  

于是天降神雷,玄龟元神化作齑粉!  

北海玄龟族灭!  

唯有躲在圣人道场的小玄龟逃过一劫!  

以四肢撑天,本当有大功。  

但既然怨天,便惹天怨!  

怨气污染北地,便有天罚。  

世间福祸大都只在一念之间!  

···  

女娲用玄龟四肢撑起天穹,然后寻来五彩石,女娲将五彩石投入乾坤鼎中,五彩石被炼成五色灵液。  

女娲将灵液倒入天上。  

天上的缺口被补上了。  

从此世人便经常能从天边看到五色霞光,那正是五彩石的光芒。  

天被补上,其他圣人也将被星辰砸裂的大地补上。  

原始还将半截不周山炼成番天印。  

剩余的半截不周山连同许多星辰一起被打入大地深处。  

抚平了大地的伤痕,补上了苍天的缺口之后,哪怕是圣人也松了口气。  

女娲手中还剩下一块五彩石,女娲将石头抛向天边。  

天被补上,道祖又出现在众位圣人面前。  

“世有正道,却也有邪魔作祟,吾今立天劫,众生皆需渡劫。”  

“天劫之下有生死之分,过之则生,不过则死!”  

“心志不坚者不可成仙,坠入魔道者必然遭劫。”  

鸿钧招手,紫霄宫中飘来一片神雷。  

鸿钧一点,神雷化作天罚之眼,天眼之中走出一女子。  

这女子以神雷作白发,手持雷鞭,白发垂腰。  

“便叫你紫霄吧!”鸿钧对着紫霄道:“汝当掌天劫。”  

紫霄微微点头。  

紫霄眼中有雷光在闪动,她虽然化作人形,但她却并没有人的感情。  

“敢问老师,仙人之上可有天劫?”接引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