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入龙门(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洛阳,周室故都,汉魏遗墟。  

其居天下之中,地处洛水之阳。西周之时,青铜器铭文上便将洛阳平原称为“中国”。  

千年烽烟里,不知多少帝王将相埋骨邙山。  

但与长安有些相似,自唐末动荡之后,洛阳便逐渐衰落,屡经战乱,已不复当初神都盛景。  

自去岁年末,天时骤变,气候变得寒冷,如今已过了春分,但依旧寒风凛冽,残雪未消。  

天色渐黑,古城万家灯火渐次熄灭。  

远处邙山轮廓如卧龙蛰伏。  

北市附近,归义坊。  

青石板街道泛起幽光,夜雾贴着地面游走。  

街角处,有老妇人在阴暗处烧纸,纸钱灰烬随风盘旋,隐隐传来哭泣之声。  

“这便是如今的洛阳…”  

打更人老赵停下,对着徒弟一声叹息。  

他扭过头,拎着锣鼓梆子,一瘸一拐行走,还不忘低声道:“早些年嘞,咱洛阳还能混口热乎饭,可自打朝廷开了海禁,恁瞅瞅,有点门路嘞,都蹿到海边捞金子去啦。”  

“城东坊市跟鬼市一样,街上那帮混子们捞不着油水,眼都饿绿了,啥缺德事儿都敢弄。”  

随后,压低嗓子神神秘秘道:“瞧着方才刘婶子没,她儿虽说是个二流子,却孝顺着嘞!前儿黑间跟人上邙山‘摸金’,结果恁猜咋着?”  

“连个囫囵尸首都没见回来!”  

“邙山是啥地界?埋的皇帝比活人还多!前年王老五刨出个北魏陶罐,眼珠子叫邪门玩意儿抠了…  

他的小徒弟个子挺高,就是没吃上好东西,饿得跟个瘦竹竿一样。  

老赵的嘀咕,他完全没听在耳中,反倒是东张西望,每次看到那些漆黑的巷子,就目露恐惧之色。  

“瞅瞅你这胆子!”  

老赵一脸的不屑,“恁爹要不是掂俩油纸包蜜三刀,低三下四来央我,老子压根儿不稀得捎你出来!”  

“这碗饭可不好吃,东关老张他儿,跟仨月就吓尿裤子,你比他还不如。”  

“嗯。”  

他徒弟是个闷葫芦,听到老赵训斥,顿时低着头,不敢说话。  

老赵翻了个白眼,随后拎起梆子,有节奏的敲了几下,高呼道:“子时已至,小心火烛!”  

这一下,又吓的徒弟一个激灵。  

很快,二人便穿过这条街道,刚走过拐角,前方顿时有昏暗的光芒传来,且伴着噔噔的凿木声。  

却是一间棺材铺子。  

似乎是在连夜赶活,不光里面有人凿棺材,就连门口也堆了大量纸人,两名汉子手指掐着竹篾上下翻飞,很快弄出个模子。  

夜风吹来,白色的纸人身上哗啦啦作响。  

打更人徒弟看到,顿时头皮发麻,只觉两腿沉重,再也走不动一步道。  

呸呸呸!  

老赵往地上连啐三下,瞥了徒弟一眼,已经懒得说他,上前几步询问道:“咋回事?谁家的活这么急,赶着夜做?”  

“是个大主顾。”  

做纸人的徒弟抬起头,嘿嘿一笑,“昨晚跑来定的,要的急,明晚就来收货。”  

“都半夜来?”  

打更人老赵眉头一皱,“让你师傅可警醒点,听着有点玄乎,他还欠我两顿酒没还呢。”  

另一个纸人铺子的徒弟不屑道:“怕啥,这年头只要给钱,是人是鬼都行。”  

呸呸呸!  

老赵又往地上啐了几口,骂道:“童言无忌,不知死活。”  

说罢,就带着徒弟继续巡视。  

走过拐角,身后的灯光消失,他才摇头,低声叹道:“这年头,城隍庙前香火凋零,纸扎铺子却夜夜通明,活人敬神,不如求鬼啊…”  

走夜路有个忌讳,不能说鬼。  

老赵头就是个夜猫子,白天睡觉喝酒,晚上巡视,徒弟却是越听越瘆人,央求道:“师傅别说了,咱们早点走完回去。”  

“回去,可早着呐…”  

老赵头调笑了一句,但刚转头,身子就变得僵硬,脸色惨白。  

“师傅,你别吓我。”  

他徒弟后颈汗毛倒竖,连忙摇头。  

但见后方街道上,不知何时,已然布满浓雾,皎洁月光照下,显得迷离梦幻。  

而雾气中,隐约出现几道黑影,走起路来,上下飘忽,浑然不似人类。  

“盖着!”  

打更人老赵头厉声低喝,从身后背篓中抽出两条破布,一条自己盖着,一条扔给徒弟。  

他这徒弟虽憨,却不是傻子。  

市井中传言,打更人积年累月行夜路,多多少少传下来些东西,能躲避灾劫。  

因此,这徒弟没有半点犹豫,直接将破布盖在身上,连鼻孔嘴巴都捂得严严实实。  

霎时间,一股恶臭直冲鼻腔。  

就像是掉进了粪坑里。  

徒弟强忍着不适,也不敢说话,用破布将自己裹住,甚至蹲下捂住了脚。  

只留下一双眼睛,滴溜溜向外看。  

很快,浓雾便弥漫至这条街道。  

他也终于看清了那是什么。  

那是一个个纸扎人,摇晃着身子,两腿交错前行,关节处发出竹篾摩擦声。  

仔细看,正是方才纸人铺子里的玩意儿。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纸人身上不再是纯白,而是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猩红醒目,好似鲜血从里面渗出。  

让这徒弟心安的是,身上恶臭的破布,似乎真有某种神力,那些纸人从他们身边经过,竟视而不见。  

他认识一些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