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战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得现在,方休一身修为重新修至先天极境。  

体内开辟九个穴窍,身体达到了一个平衡的阶段。  

气血自穴窍中诞生,又回归穴窍当中去,每一次哺育而回的气血,都比之前一次强大一丝。  

之后气血淬炼肉身,将肉身淬炼的无坚不摧。  

一身毛孔闭塞混元如一,锁住气血不再有任何的流逝。  

当气血充盈到了极致之时,便自丹田中诞生罡气,紧接着罡气反哺气血,往往复复循环不休。  

穴窍!  

是人体内最大的秘藏。  

穴窍隐匿于虚无之中,看似存于肉身之内,但又不存于肉身之内。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开启一个穴窍,而每开启一个穴窍都会给人体带来一个极致的升华。  

如今方休借助气血之力,冲开九个穴窍,一身修为尽管还桎梏在先天极境,但已然超出原先的范畴。  

他身上所有修炼过的功法已经完全整合起来,曾经所存在过的修为尽皆烟消云散。  

如今他身上只有浩瀚如渊的气血,以及穴窍秘藏开辟而出的,反哺之下所诞生出来的罡气修为。  

战典!  

这是他集合目前所学,以及借鉴剑典三篇,融合自身武道之后所创的武学。  

气血淬炼肉身,也跟剑气淬体大同小异。  

两者不说哪个更胜一筹,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穴窍开辟,可以使人气血充盈,而气血充盈则能蕴养五脏六腑,加之毛孔闭塞锁住气血不再流逝,可使人身体长盛不衰。  

以我如今的气血之力,就算是活,也比一般的先天极境要活的更久远。  

随着战典的逐渐完善,我体内的穴窍开辟的越多,那么气血也会变得雄浑,届时寿元也可随之大增!”  

方休心情大好。  

现在战典只是刚刚有了个雏形,还不能算是非常完善。  

只有随着他对于自身武道的理解更加深厚,才能逐渐完成这门武学。  

眼下他虽明悟了自身武道,但要真正走上这一条路,还是没有那么容易。  

武道归于虚无!  

想要牵引武道,踏上自身的道路,非短时间内可以造就。  

所以他现在的修为还只停留在先天极境,无法踏破这道门槛,晋入武道宗师之中。  

密室大门打开,方休从中走了出来。  

多日来他都处于闭关状态,加上先天强者可以通过吸收天地元气,来维持生命的运转,所以密室的大门一样都是关闭的状态。  

大门甫一打开,炙热的阳光照射而下,直入方休瞳孔之中。  

刺眼的光芒没能让方休双眸有任何波动,反而跟烈日直视毫不退让。  

“大人!”  

沉稳的声音让方休目光转移了下来。  

阿三在方休出关之后,就得到了下人的通禀,急急忙忙就赶了过来。  

方休说道:“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近来并无什么事情发生!”  

“北州那边呢?”  

对于方休来说,眼下江湖中值得关注的,也就只有镇北王的事情了。  

从他宣布闭关到现在,虽然对于时间流逝没有太大的概念,但方休也只能大致知道过去了不短的时间。  

这段时日里,也足够朝廷做出合理的安排跟应对。  

他倒是想要知道一下,朝廷在面对镇北王的事情上,会采取怎样强硬的手段。  

阿三回道:“一个月前,朝廷任命征北将军,率领一百二十万精兵进攻北州,却被拦截于北州环城之下。  

在镇北军不顾生死的拦截下,加上环城所处地势环境复杂,纵然朝廷有一百二十万精兵在手,也奈何不得环城分毫。”  

“征北将军?”  

方休怔了一下,接着说道:“对于朝廷高手来说,环城地势再是险要也不可能拦得住他们吧!”  

这个世界,武者修为高深到一定程度可以移山倒海。  

当初日曜尊者跟药师如来的一战,将南山府打的都山河倒转。  

绝世强者虽然稀少,但朝廷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强者存在,就算皇甫擎苍不出手的情况下,其余的朝廷也定然会出手。  

镇北王虽然造反了,但身边可没有绝世强者辅助。  

朝廷要是派遣出这等级别的强者,区区一个环城不可能拦得住大军的步伐。  

“天魔殿出手了!”  

“天魔殿出手了?”  

方休眼睛一眯,对于这个事情即在情理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从镇北王造反开始,他就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背后很大可能有天魔殿的影子存在。  

不然以镇北王的实力,可不够资格去造神武的反。  

眼下天魔殿出手,那么也就彻底明白镇北王为何会在这时候揭竿起义。  

有一个镇州门派支撑,配合自身手底下的精兵强将,以一州为据,也的确有资格跟朝廷掰一下手腕。  

但仅仅靠天魔殿,要对抗神武天朝未免有些独木难支。  

阿三说道:“朝廷一方有武道宗师强闯环城,被天魔殿高手拦截,然后有皇室供奉强者出手,但也被天魔殿的尊者拦下。  

至于具体的事情,属下就不清楚了!”  

他身处闽江府,消息虽有陈杰徐飞等人传讯给他,但这些人也不可能将手伸到北州去,所以得到的消息也只有片面。  

尊者出手!  

到了这等级别的强者交手,代表的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天魔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