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悟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生之独步江湖第621章悟道密室中。  

方休犹如雕塑一样,盘膝坐于地上,一动也不动。  

如若不是微微起伏的腹部,根本看不出任何的生命象征。  

这段时日,方休一直在理清自身所学。  

从系统中得到的武学,从外界得到的武学,都仔细专研了一番,感悟每一门武学所蕴含的武道。  

方休尝试整合这些武学,汲取精华,从而融合成一门独属于他自身的武学。  

可是不管怎么整合,都做不到真正的融合。  

因为,武道!  

一门武学,需要明悟自身之道。  

武道宗师,也讲究的是明悟自身武道,从而开辟武道成就宗师。  

方休睁开双眼,眼中也有疑惑:“武道…我的武道是什么?”  

有的人,武道是行侠仗义,是为国为民。  

有的人,武道是屠戮苍生,是为惊天大魔。  

有的武道,是剑,是刀,是拳,是掌,是心中的意念,是心之所向。  

像创造出极拳道的人,那么他的武道就是拳。  

走到了极致的拳之一道。  

像剑主传承中的剑典三篇,方休就能明白,剑主的武道也许就是剑。  

武道万千,只要是心中所向,那就是一条武道。  

就算是同样的武道,不同的人走,也是不同的道。  

方休自身修炼武学众多,也领略过的武道也数不胜数,但要从中选择最为合适自己的武道,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道,说白了就是心中所求。  

自从来到这方世界以来,他就一头闯入了江湖之中。  

从柳城加入飞鹰帮开始,他所作所为除了杀戮,似乎就是杀戮。  

第一个死在他手中的,是刘洪。  

三拳打死刘洪,是他得到一气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一战,也是他第一次杀人。  

自那开始,他就适应了杀戮的过程。  

从柳城至今,死在他方休手中的人已经不知有多少,就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武道莫非就是杀戮之道?”  

“不…我的武道不是杀戮之道!”  

很快,方休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他行的是杀戮之事,但他的武道却不是杀戮武道。  

刚来到这方世界的时候,他是彷徨的,是惶恐的,只有系统中抽取到的武功,给了他内心极大的安全感。  

杀了刘洪,是为了立威,也是为了巩固他自身的地位。  

也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活下来。  

活下来!  

自刘洪之后,他所杀的人,所做的事,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来。  

活的够好,活的够久。  

活的比所有人都久!  

“活下来!”  

方休心中仿佛有了种明悟,同时心中也不禁有些自嘲。  

原来他比之所有人都要怕死,正因为怕死,所以他的手段比谁都要狠,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实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但方休对此,也不感到有任何羞愧。  

蝼蚁且偷生。  

怕死又如何?  

在这江湖浪潮中,要不想死,那就要做到比任何人都要强,当他成为那天下第一的时候,又有谁还能威胁到他。  

“战!”  

方休眼眸精芒迸现,脑海中仿若有晴天霹雳。  

百战百胜,一战通神!  

不知为何,自正天教秘境中得到的百战拳法精要,这一刻从他的脑海中浮现。  

那股战天斗地的惊天战意,自他的心底中升起。  

既然不想死,那就战下去!  

战到世人畏惧,战到无人可战!  

战到他成为天下第一之时,那么他就可举世无敌。  

到了那时,谁又还能威胁到他的生命,谁又还能对他构成威胁。  

轰隆!  

一枚种子,经受了雨露的浇灌,终于开始在方休的心中生根发芽。  

“我的道,不是杀戮之道,也不是蝼蚁偷生之道,亦不是剑道,更不是拳道,而是战道!”  

“我应修天下万法,从而一战通神!”  

方休这一刻终于醒悟了过来。  

他追求的道,由始至终都是战之一道。  

轰隆隆!  

脑海中混沌坍塌,阿罗汉修炼的真我不甘的发出嘶吼,伴随着混沌一同泯灭。  

体内,无相神功跟阿罗汉天功所修成的罡气,也正一点点的土崩瓦解,先天极境的罡气溃散而出,形成了一股强烈的颴风自密室中席卷。  

天地元气,顷刻间暴乱开来。  

嗷吼!  

龙吟之声响彻,血色长龙自气血中腾飞而起,后盘旋于密室之中,徒然间溃散开来,化为浓郁的气血之力融入了天地元气当中。  

半部龙象般若功,废了!  

无极金身,废了!  

体内所学的种种武学,在这一刻都兀自溃散而开,不管是气血之力,亦或是罡气修为,都不可避免的土崩瓦解。  

身体虚弱,但方休的意念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一门武学,自脑海中浮现,让他不由自主的运转起来。  

随后周围暴走的天地元气,蚕食鲸吞一样,被方休一点点的吸纳进去。  

雷神隐名!  

犹如雷霆震慑的声音,自方休体内响彻,吸收入他体内的天地元气并没有落入丹田之中,而是顺着气血一点点的深入体内。  

哗哗!  

气血流淌,如江河奔腾。  

经络骨骼在天地元气的灌输下,一点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