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其次伐交之实则无事(2/3)
督中外诸军事府,大冢宰成了虚职,不再是五府总于天官。今上乾纲独断,大家听命办事,挺好。”
两人想起杨忠的先见之明,回忆老人的音容笑貌,一时沉默下来。
再问起几个旧友的近况。
杨坚说伏陀去年袭爵河内郡公,邑二千户,继续当着龙州刺史。你要是啥时候去蜀中的话,倒是可以见他。
至于大野昞,杨坚长叹一声,说他四十不到的年纪,竟然去世了。
侯胜北大吃一惊。
杨坚说就是今年头上的事,侯兄弟你若是有心,可以去拜祭一番。
“唉,四个儿子两个早夭,最小的李渊才六岁,以后看来还得自己这个姨父多多看顾。”
两人感慨世事无常,祸福难测,气氛有些压抑。
过了一会儿,杨坚重又打起精神,说侯兄弟此番来得正好,先见见你嫂子和几个侄儿侄女,改日再给你介绍几个新朋友。
杨坚已有三个儿子,长子杨勇六岁,次子杨广四岁,还有个去年刚出生的杨俊。
侯胜北大加夸赞一番,孩子们忠厚的忠厚,机灵的机灵,可爱的可爱。
喜得独孤伽罗合不拢嘴。
待问明了侯胜北只有一妻,并不娶妾,独孤伽罗更是大赞,要杨坚务必与其深交。
“侯兄弟这等痴情人物才值得交往。长安城那些狐朋狗友,平日少与之来往才对。”
杨坚得闻妻命,连忙答应。
独孤伽罗又说,要不亲上加亲,侯兄弟你看哪个孩子顺眼,让他拜你为义父如何?
侯胜北推辞不得,心想嫡长子肯定不适合,小的又太小,那就中间这个吧。
杨广这小儿颇为乖巧,见面前此人与父母关系甚好,当即拜倒在地,口称义父大人。
杨坚笑道:“他小字阿摐,侯兄弟你这么叫这小子就行。”(注3)
摐者,以棒击物也。
侯胜北奇怪怎么会起这么个小名。
杨坚在独孤伽罗幽怨的目光中,说还不是这小子在娘胎里就不安分,总是踢他妈肚子。
当时你嫂子恨得咬牙切齿,不过等生下来,又特别疼爱他。
他把长女杨丽华也叫了出来,拜见侯叔叔。
杨丽华比几个弟弟年长不少,已经十二岁,性格稳重有礼,温婉柔顺。
杨坚说将来不知道会便宜了哪个臭小子,可惜侯兄弟伱的儿子年纪小了几岁,不然倒可以结个亲家云云。
侯胜北看到她,不禁想起了沈婺华。
两人气质相似,就不知杨丽华这位少女今后的命运会如何。
没过几日,杨坚举办接风饮宴,新朋旧友济济一堂。
和一群旧日相识打过招呼,就见杨坚一手牵一个,拖了两个人过来。
左手一人身高近八尺,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杨坚介绍道:“这位是大将军韩雄之子,仪同三司、新义郡公韩擒,字子通,此前随父镇守中州,任新安太守,你们没能赶上认识。”
韩擒开口道:“和你说了多次,我已改名韩擒虎,怎么老是记不住呢?”
杨坚大笑道:“抱歉抱歉。”
转而向侯胜北解释道:“这厮嫌名字不够威风,加了个虎字,是不是叫起来顺口些?”
侯胜北记起杨忠讲的故事,韩雄字木兰,这名字颇有印象。
韩擒虎威武雄壮,一看就是良将之才。
“莫不是邙山之战为先阵,隘口独当齐神武十万大军的韩将军之子?”
韩擒虎听说到先父战绩,点头称是,当即彼此见礼。
右手一人站在韩擒虎身边,矮了半头,脸色冷漠,回礼只是略拱了拱手。
侯胜北见他美须髯,有英杰之表,然而面如刀削,眼神冷淡,嘴唇紧抿,透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傲。
杨坚解释道:“侯兄弟莫要在意,杨处道父亲新逝,还在服中,是被我硬拖过来的。”
只听那人冷笑一声:“我父坚守定阳城,失陷北齐守节不屈,朝廷却不予赠谥。我再三上表申理,今上只是不许,还惹怒了他差点被斩。我父杨敷和我杨素这两条命,就那么不值钱的么?”
“好了好了,至尊还不是赠你父大将军,谥忠壮。又封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了么。”
杨坚开解道:“你那句’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也’,在长安流传得很广啊。”
杨素嘴角微微翘起,还是一副冷傲的样子,不过不再抱怨了。
侯胜北心想原来他就是汾州刺史,定阳守将杨敷的儿子。
高长恭结下了这么个仇家,以后不知道会不会有两军对阵的那天。(^_^)
攀谈下来,两人与自己年纪相当,韩擒虎稍长三岁,杨素则小了三岁。
韩擒虎慷慨豪胆,虽是武将,却谈吐文雅,喜好读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
杨素更是文思敏捷,多才多艺,颇留意于五音占风而定吉凶的风角之术。
只是他话里话外间隐隐透出对朝廷的不满,大志不得伸的郁闷。
酒宴酬酢之际,一些情报便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诛杀宇文护之后,宇文邕大赦天下,改元。
天和七年成为了建德元年。
大封群臣,填补宇文护死后出现的空缺。
太傅、蜀国公尉迟迥为太师。
柱国、邓国公窦炽为太傅。
大司空、申国公李穆为太保。
齐国公宇文宪为大冢宰。
卫
两人想起杨忠的先见之明,回忆老人的音容笑貌,一时沉默下来。
再问起几个旧友的近况。
杨坚说伏陀去年袭爵河内郡公,邑二千户,继续当着龙州刺史。你要是啥时候去蜀中的话,倒是可以见他。
至于大野昞,杨坚长叹一声,说他四十不到的年纪,竟然去世了。
侯胜北大吃一惊。
杨坚说就是今年头上的事,侯兄弟你若是有心,可以去拜祭一番。
“唉,四个儿子两个早夭,最小的李渊才六岁,以后看来还得自己这个姨父多多看顾。”
两人感慨世事无常,祸福难测,气氛有些压抑。
过了一会儿,杨坚重又打起精神,说侯兄弟此番来得正好,先见见你嫂子和几个侄儿侄女,改日再给你介绍几个新朋友。
杨坚已有三个儿子,长子杨勇六岁,次子杨广四岁,还有个去年刚出生的杨俊。
侯胜北大加夸赞一番,孩子们忠厚的忠厚,机灵的机灵,可爱的可爱。
喜得独孤伽罗合不拢嘴。
待问明了侯胜北只有一妻,并不娶妾,独孤伽罗更是大赞,要杨坚务必与其深交。
“侯兄弟这等痴情人物才值得交往。长安城那些狐朋狗友,平日少与之来往才对。”
杨坚得闻妻命,连忙答应。
独孤伽罗又说,要不亲上加亲,侯兄弟你看哪个孩子顺眼,让他拜你为义父如何?
侯胜北推辞不得,心想嫡长子肯定不适合,小的又太小,那就中间这个吧。
杨广这小儿颇为乖巧,见面前此人与父母关系甚好,当即拜倒在地,口称义父大人。
杨坚笑道:“他小字阿摐,侯兄弟你这么叫这小子就行。”(注3)
摐者,以棒击物也。
侯胜北奇怪怎么会起这么个小名。
杨坚在独孤伽罗幽怨的目光中,说还不是这小子在娘胎里就不安分,总是踢他妈肚子。
当时你嫂子恨得咬牙切齿,不过等生下来,又特别疼爱他。
他把长女杨丽华也叫了出来,拜见侯叔叔。
杨丽华比几个弟弟年长不少,已经十二岁,性格稳重有礼,温婉柔顺。
杨坚说将来不知道会便宜了哪个臭小子,可惜侯兄弟伱的儿子年纪小了几岁,不然倒可以结个亲家云云。
侯胜北看到她,不禁想起了沈婺华。
两人气质相似,就不知杨丽华这位少女今后的命运会如何。
没过几日,杨坚举办接风饮宴,新朋旧友济济一堂。
和一群旧日相识打过招呼,就见杨坚一手牵一个,拖了两个人过来。
左手一人身高近八尺,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杨坚介绍道:“这位是大将军韩雄之子,仪同三司、新义郡公韩擒,字子通,此前随父镇守中州,任新安太守,你们没能赶上认识。”
韩擒开口道:“和你说了多次,我已改名韩擒虎,怎么老是记不住呢?”
杨坚大笑道:“抱歉抱歉。”
转而向侯胜北解释道:“这厮嫌名字不够威风,加了个虎字,是不是叫起来顺口些?”
侯胜北记起杨忠讲的故事,韩雄字木兰,这名字颇有印象。
韩擒虎威武雄壮,一看就是良将之才。
“莫不是邙山之战为先阵,隘口独当齐神武十万大军的韩将军之子?”
韩擒虎听说到先父战绩,点头称是,当即彼此见礼。
右手一人站在韩擒虎身边,矮了半头,脸色冷漠,回礼只是略拱了拱手。
侯胜北见他美须髯,有英杰之表,然而面如刀削,眼神冷淡,嘴唇紧抿,透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傲。
杨坚解释道:“侯兄弟莫要在意,杨处道父亲新逝,还在服中,是被我硬拖过来的。”
只听那人冷笑一声:“我父坚守定阳城,失陷北齐守节不屈,朝廷却不予赠谥。我再三上表申理,今上只是不许,还惹怒了他差点被斩。我父杨敷和我杨素这两条命,就那么不值钱的么?”
“好了好了,至尊还不是赠你父大将军,谥忠壮。又封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了么。”
杨坚开解道:“你那句’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也’,在长安流传得很广啊。”
杨素嘴角微微翘起,还是一副冷傲的样子,不过不再抱怨了。
侯胜北心想原来他就是汾州刺史,定阳守将杨敷的儿子。
高长恭结下了这么个仇家,以后不知道会不会有两军对阵的那天。(^_^)
攀谈下来,两人与自己年纪相当,韩擒虎稍长三岁,杨素则小了三岁。
韩擒虎慷慨豪胆,虽是武将,却谈吐文雅,喜好读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
杨素更是文思敏捷,多才多艺,颇留意于五音占风而定吉凶的风角之术。
只是他话里话外间隐隐透出对朝廷的不满,大志不得伸的郁闷。
酒宴酬酢之际,一些情报便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诛杀宇文护之后,宇文邕大赦天下,改元。
天和七年成为了建德元年。
大封群臣,填补宇文护死后出现的空缺。
太傅、蜀国公尉迟迥为太师。
柱国、邓国公窦炽为太傅。
大司空、申国公李穆为太保。
齐国公宇文宪为大冢宰。
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