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截教破阵(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军营高台上,姜子牙负手而立,看着溃逃的截教余孽,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衣袂飘飘,打神鞭在他手中轻轻旋转,发出低沉的嗡鸣。  

秋风卷起漫天尘土,将战场上的血腥味混合在一起,久久不能散去。  

邓忠快步走到姜子牙身边,恭敬地禀报道:  

“丞相,敌方已溃不成军。”  

姜子牙微微颔首,语气平静:  

“传令下去,全军追击,务必将其彻底击溃,不得有误!”  

邓忠领命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西岐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向逃窜的截教弟子,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哪吒、雷震子、杨戬等将领率领各自军队,追杀不舍,战场上到处都是惨叫声和法宝的撞击声。  

没过多久,战场渐渐安静下来,只留下遍地残骸和还未散去的硝烟。  

哪吒收起火尖枪,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兴奋地朝杨戬喊道:  

“杨戬大哥,这回咱们可是大获全胜!”  

杨戬神情凝重,并未放松警惕:  

“哪吒,不可掉以轻心,赵公明此番逃脱,其余重要弟子也并未被留,未伤及截教根本。”  

雷震子粗犷的声音响起:  

“怕什么,下次再来,咱们再杀他个片甲不留!”  

他豪气干云,挥舞着手中的金砖,发出“咔咔”的声响。  

姜子牙环顾战场,神情依然凝重,同杨戬一样,他并未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知,这仅仅是封神量劫中的一场小胜,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他大手一挥,命令道:  

“清点战果,统计损失,准备下一场战役!”  

他目光深邃,仿佛看到了未来更加残酷的战争。  

清点战果的士兵们忙碌着,地上散落着各种法宝,金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而坐镇西岐的曲萤收到战报,听到西岐大捷的消息后,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疲惫感涌上心头,她揉了揉太阳穴,眼神里依然带着一丝担忧: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一切还远没有结束。”  

她立即派人加固西岐城防,自己则加固城中布置好的阵法,防范截教可能的偷袭。  

做完这一切,曲萤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夕阳西下,西岐城内炊烟袅袅,她心中默念: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深夜。  

姜子牙审阅着战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此次战役的经过和结果,以及各将领的表现。  

他将战报放下,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片刻,姜子牙理清了一切,也恢复了淡然,不论怎样,既然此番获胜,那必然是要继续向前:  

“传令下去,准备下一场战役…目标,朝歌!”  

接着。  

“此次大捷,全军将士均有功劳,需嘉奖!”  

“但不可因此而轻敌,截教仍在,朝歌城防严密,后方支援充足,需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说罢,他站起了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停留在朝歌的位置。  

地图上,朝歌城池如同巨兽般盘踞,虽与过去并无不同,此番再看,却总感觉气势逼人。  

“哪吒。”  

姜子牙唤道,声音仍旧沉稳。  

哪吒应声而起,单膝跪地,朗声道:  

“末将在!”  

“你率领前锋营,配合杨戬,先行探查朝歌周边地形,寻找薄弱点。”  

姜子牙指着地图上朝歌城外的一片山区,语气坚定。  

“记住,要隐蔽行动,切不可打草惊蛇。”  

“遵命!”  

哪吒起身,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接着,姜子牙的目光又再次投向地图,他需要一个更深入的情报来源。  

于是他转过身,看向身旁的邓忠:  

“邓将军。”  

邓忠立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等待姜子牙的吩咐。  

“派人深入朝歌,打探敌情,务必了解其兵力部署,将领情况以及城防弱点。”  

姜子牙语气严肃。  

“此行凶险,需挑选精锐之士,确保安全。”  

“末将遵命!”  

邓忠抱拳领命。  

姜子牙继续审视着地图,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地图,看到朝歌城内的一切。  

“希望,一切能够顺利。”  

这时候,雷震子急匆匆地走进大帐,他身上沾满了尘土,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元帅!探子来报,赵公明已逃回朝歌,并率领残部加紧修缮城防。”  

姜子牙不慌不忙地点了点头,对此毫不意外,只是淡淡地说:  

“我知道了,继续再探。”  

与此同时,在走出营帐后,邓忠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  

他并非鲁莽之人,深入朝歌,探查情报,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他需谨慎挑选人选,并制定周密的计划。  

回到自己的营帐,他开始仔细研究起朝歌城的地形和周边环境,朝歌城高墙耸立、城防森严,想要潜入其中难度极大,需要挑选那些身手矫健、经验丰富,且擅长伪装的探子。  

邓忠思虑良久,最终选定了五名探子,皆是西岐大营中赫赫有名的精锐,尤其擅长伪装和潜伏,在之前的战斗中也屡立战功。  

邓忠将五名探子召集到营帐中,向他们详细讲解了任务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此行凶险万分,务必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