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灭周在即(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殿之外,武士们来回的巡视。  

出入口皆有侍卫把守,戒备森严。  

大殿之内,却是人声嘈杂,格外热闹。  

就看到刘桃子坐在上位,脸色也不再是那么的肃穆,眉宇之间带了些喜色,  

祖斑坐在距离他最近的地方,单独坐下。  

再往前,便是两排将军们了。  

高长恭,韦孝宽,斛律羡,寇流,张黑足,破多罗,吐奚越,皮景和..:  

站在刘桃子两边的大小将领们足足有四十五人。  

除了少数几个需要镇守一方的大将,其余地方的将军几乎全部到齐。  

刘桃子在派人攻取关中地的时候,其魔下大军也是在朝着灵夏等地不断的前进,尤其是在打通了河洛通道之后,行军和后勤压力大大减小,虽说后勤还是一个大问题,可比从前要好了许多。  

当下各路兵马前往关中,按着祖斑的战略,准备给与残余的伪周势力最后的痛击。  

高在国内所存储的粮食,这次是全部都派上用场了。  

刘桃子以攻取关中来掩盖了大量粮草运往前线的真正意图,而对内部混乱,  

连自家事都没搞定的周人来说,汉国这边简直就是一大片的战争迷雾,什么都不知道。  

若是在寻常时日,调动如此兵力,那是谁也瞒不过谁的。  

这大概也是祖斑急着要大举进攻的原因,要在敌人最薄弱的时候干掉对方。  

这些人的军队按着祖斑的策略驻扎在了不同的地区,将军们先快马前来拜见,听取命令。  

其中有许多人,是已经好久都不曾见过刘桃子的,这次相见,还没说起军情,反而是聊起天来,彼此之间是格外的亲近。  

韦孝宽站在此处,多少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寇流看着坐在上位的刘桃子,「陛下威严更胜从前!」  

「方才相见,险些不敢相认.::  

破多罗笑着说道:「就你跑的最快,还险些惊了圣驾,怎么却说不敢相认呢?」  

在座的绝大多都是老熟人,加上刘桃子虽建制称王,但是身边没有出现叔孙通这样的人来帮着拟定礼仪,故而大家都比较随意,看不出森严礼法。  

祖斑这个文土,跟着这帮粗鄙武夫们聊天,也是完全没有生疏感。  

当然,这不是说这些武夫们喜欢祖斑,其中大多数都是厌恶祖斑的,但是至少他们能说的上话,无论是好话还是岁话。  

刘桃子魔下的将领军官其实非常的多,当初跟着刘桃子离开成安的那些骑土们,如今各个都是将领,甚至是从博陵离开的那些鲜卑骑士,如今也在各军中担任要职,只是,能独自坐镇一方的顶尖能将还是太少,斛律光算一个,高长恭算一个,王琳算一个,高延宗和姚雄加起来算一个,嗯,斛律羡倒也勉强能算一个,不过他更偏治理,偏屯由。  

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刘汉虽然效仿伪周设立了府兵,可是官职上却还是采用的伪齐之制。  

伪周的官职太过混乱,复古复的有点太极端,比王莽都能复古。  

当下聚集在刘桃子面前的诸多将军们,都是有将军号的,在军方,斛律光自前是第一将,暴显逝世之后,刘桃子以破突厥斩达奚武的功劳,加斛律光为车骑将军,进郡公。  

因为汉国还没有设立大将军,故而,斛律光是目前的第一将军,而后是高长恭,高长恭因破长安有功,封卫将军,只比斛律光低一头,也是三公将军号。  

王琳则是征东将军,比三公将军号低一级,是重号将军。  

而后是镇东将军姚雄,镇西将军斛律羡,平南将军高延宗等等,也是重号,  

但是更低一些。  

再往后就是武卫将军寇流,辅国将军张黑足,安远将军破多罗,虎骑将军史万岁等众杂号将军了。  

听看自然是没有伪周那一个个大柱国,大将军威风,毕竟那边人均大将军.....不过,也减少了职权混乱的情况。  

刘桃子望着魔下的将军们,能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如过去不打不相识的镇将军贺拔呈,在黎阳时的郡尉独狐节,成里的刘成彩,李艺虎等等,许多都是出身底层,一路斯杀,走到今天来的。  

此时,他们都无比的激动。  

先前击破长安的那一战,跟着攻城的人直接起飞了。  

高长恭直接升卫将军,甚至差点就干到骠骑将军去了,史万岁这样的小家伙都直接干到了最顶尖的杂号将军,估计很快就能升到重号将军去了。  

其余众人,封赏也是一个比一个高。  

这些将军们也是羡慕得很,这样的功劳,真的不容易拿到,刘桃子向来是有功必赏,他不会因为与自己亲近就连着提拔,寇流跟随刘桃子的时日最长,可能比姚雄都早,可到现在都没能混上重号将军,可见一斑。  

就是路去病,他升官也是因为政绩出色,处事公平,在进言时能直言不讳。  

此番要灭周,这可是有着无数功劳等着他们呢。  

就连寇流都显得有些激动,姚雄都已经混上四镇了,自己被落下的有点太多,明面上,自己见到姚雄都得跪下来行礼.:::.再不取军功,下次见到姚雄时只怕要被这契胡戏耍!!  

众人聚在一起,彼此调侃,言语嘈杂,看起来不像是殿中群臣,倒像是山寨群盗!  

如此说了许久的闲话,祖斑清了清嗓子,说起了正事。  

「诸位将军,建功立业的时日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