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灭周在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当下的周人,士气全无,庙堂混乱,首尾不能相顾,已是俎上鱼肉,待宰羔羊!!」  

祖斑示意远处的武士,很快,就有侍卫带着巨大的舆图走进了屋内。  

韦孝宽的眼角跳了跳。  

这舆图,他看着颇为眼熟,这似是当初尉迟迥拿下巴蜀之后,献给庙堂的蜀地图。  

当武士们将这舆图放在地上之后,韦孝宽便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果然如此。  

击破长安,最大的成果或许就是得到了这些机密。  

按理来说,像这样的地图,都是属于严格保密的文书,绝对不可能流传出去,这舆图格外的详细,记录了巴蜀的诸多城池,道路,水源,关卡,地形,祖斑甚至能拿出各地的人力,物力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巴蜀对汉国已经没有机密可言,从头到尾都是透明的,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打仗打的就是情报,当下汉国对周国是一片迷雾,而周国对汉国则完全透明。  

将军们纷纷上前,看着这如此详细的舆图,也是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寇流看的相当认真,他说道:「这周人的制图手段当真是高明!」  

我们的舆图竟还没有他们的详细:::::  

高长恭是早就知道这些的,他看向了其余众人,「有了这舆图,攻取巴蜀就更加容易了。」  

「这便是天命。」  

诸将们深以为然,愈发的激动。  

祖斑看到众人的士气也差不多起来了,开始走出来,讲述自己的战略。  

祖斑的战略其实非常的简单粗暴。  

没有什么绕后,没有什么断粮,也没有什么奇袭,就是简单粗暴的进攻。  

祖斑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地方。  

「大散关,这里是我们要最先攻克的地方。」  

「陛下将亲自率领主力军六万,号二十万,从散关出发,经由固道、白马,  

攻关中而指晋寿!」  

「安远将军破多罗,虎骑将军史万岁,辅国将军张黑足,制胜将军.....跟随!」  

祖斑念出了一大段的名字。  

所有被念到名字的人纷纷起身,朝着祖斑的方向行礼。  

「唯!!」  

「镇西将军何在?!」  

斛律羡从众人之中走出来,看向了祖斑,低头行礼。  

「属下在!」  

「将军率兵三万,号十万,自同和出发,经由恒香,破武都,指卢北!」  

「武卫将军寇流,奋威将军皮景和,弘义将军吐奚越,振威将军.....跟随!」  

「唯!!」  

「卫将军。」  

高长恭走出来,平静的看向了祖挺,微微点头,算是行了礼。  

祖斑的脸色也随和了些,「卫将军可率三万精锐,号十万,从吉安出兵,过上庸,往信陵,指永安.....””  

一般来说,不同级别的将军们所能带的军队也不同,当然,这还得看君王的想法,过去有过许多名将,尽管战功赫赫,可一生都不曾带过一万人以上的军队,将军作战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能指挥多少军队,祖斑让斛律羡跟高长恭各带兵去一路,足以说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  

祖斑的战略构想相当的简单粗暴,分兵三路,杀过去,一路杀,杀到底就完事了。  

因为有了那舆图,他们不必担心迷路,不必担心找不到水源,甚至连仓库,  

麦田的位置,舆图上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所以祖斑才不担心粮草补给,边打边拿呗!这种情况下,祖斑不相信这些能将们会失手。  

可祖斑还是要说上几句。  

他严肃的说道:「诸位将军,这是上天将功劳放在我们面前,当下是周国最虚弱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们这里,若是错过了时机,不能完成大一统,吾等便是大汉的罪人了..:.还望将军们能全力以赴,勿要轻敌,更勿要贪功冒进,不得违背军令,要听从主将之命,有违背法者,不从令者,耽误军机者,  

作战不利者,怯弱逃离者,泄露机密者,犯诸错者,无论何人,斩其首,示以众,其宗族不得出仕!!」  

祖斑的眼神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而后又说道:「灭国之功,万不可错过!  

「唯!!!」  

众人纷纷行礼。  

祖斑又说了许多,吩附好了事情,针对几个需要特别照顾的将军,尤其嘱咐了许多,而后才让他们迅速前往各地的目的地赴任。  

在他们到来之前,祖斑便是按着自己的战略构想来让他们进军的,他们的军队大多都驻扎在距离出兵地不远的地方,只要将军们到达,就可以发兵讨贼了。  

祖斑让杂号将军们先离开,却留下了两路大军的统帅,又让韦孝宽也跟着留了下来。  

大殿之内,便剩下了刘桃子在内的五个人。  

祖斑后续的战略,就只能说给这几个人来听,杂号将军们没必要知道那么多。  

刘桃子从未见过如此认真的祖斑。  

在祖斑的脸上看不到平日里的半点轻浮,他的眼神凌厉,表情肃穆,语气都是如此。  

这几个人是很早就跟祖斑谈过战略问题的,对祖斑的想法多少也知道。  

祖斑此刻又进行补充。  

「斛律将军,你这一路尤为艰辛,道路难走,便是有了舆图,只怕行军也会很困难,况且很多地方都适合伏击,我知道将军向来谨慎,方才让将军统帅此路大军,将军不必急着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