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爷投桃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邺城。  

街道上,有几个孩童沿路小跑,手里捧着蜜饯,开心的哼唱着童谣。  

“北有良,持王剑,举大旗,正朝纲”  

马车缓缓从街道上经过,童谣声缓缓在四周响起,传入了车内。  

马车忽停了下来。  

祖珽探出了皱巴巴的脸,看向了那些喧闹的孩童们。  

祖珽看向了车夫,“且扶我下来!”  

车夫不敢怠慢,跳下车来,扶着祖珽走了下来。  

祖珽一瘸一拐的下了车,疼的龇牙咧嘴,他的臀部都几乎被打烂,和士开暗中给行刑的甲士下令,差点将祖珽打得半身不遂。  

中书的职位保不住了,如今还要送往边地为官。  

祖珽踉跄着,几步走到了那些孩童的面前,伸出手拦住了他们,然后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只是这家伙长得本就不好看,这么一笑,却显得愈发阴森,有几个小娃娃吓得直接哭了出来。  

“勿要哭!勿要哭!”  

“你们方才唱的很好,我是来赏你们的!”  

他从衣袖里拿出了些钱,让车夫分给了孩子们,孩子们顿时就不怕了,急忙感谢。  

祖珽咧嘴笑着,笑得颇为诡异。  

“你们这童谣唱的不错,不过啊,我听着不是很顺耳。”  

“我给你改正一二,如何啊?”  

“好!”  

“你们得这么唱:西有王,仁且英,举大旗,正朝纲.”  

“是不是顺口了许多?”  

“来,再给他们拿些钱,这么唱,就有人会给你们钱了”  

祖珽分好了钱,在车夫的带领下迅速上了马车,然后,消失在了道路上,孩子们将钱藏在身上,不敢让别人知道,他们朝着自己的家跑去,嘴里还在不断的高唱道:  

“西有王,仁且英”  

车夫驾着车,听着祖珽那哼哼的声音,没敢去询问情况,他带着祖珽回了家。  

祖珽的家在邺城也是赫赫有名的娱乐圣地,院落占地极大,屋内奴仆也不少,颇为热闹。  

祖珽一瘸一拐的来到了书房,而后平躺在了地上。  

他的奴仆赶忙为他上药,眼里满是惊诧,“家主,陛下对您明明很是宠爱,又为何要惩罚您呢?”  

“呵,宠爱?”  

“我不好男色,他要如何宠爱啊?”  

祖珽不悦的说道:“我虽跟随他的时日不多,但是这几个月里,我为他做了不少的事情,不曾有什么过错,只因为和士开那厮常常在他耳边说我的坏话,他便不赏赐,如今还要赶我去外地。”  

“我有宰相之志,可他却没有帝王之胸怀啊。”  

奴仆觉得这话有些大逆不道,没敢往下接。  

祖珽忽说道:“整日吃酒玩乐,对待国家大事犹如儿戏,刘桃子迟早要杀了他。”  

奴仆吓得手一抖,祖珽疼的叫了起来。  

“又没说杀你,你怕什么?”  

奴仆脸色苍白,低声说道:“家主,这种事,不可明说啊.”  

“怕什么,这天下就此一家吗?”  

“我让他去劝慰文宣皇后,他竟去霸占了对方,我让他分化斛律羡跟刘桃子,他竟想栽赃斛律羡!”  

“到头来,这罪过还成了我的?”  

祖珽愤愤不平,“他迟早要败亡,我得寻一位明主,才能实现我这执宰天下的志向!”  

奴仆低声问道:“我们要去投西边吗?”  

“投西?人家也得要你啊!那边军头林立,武夫说了算,哪里还有我立足的位置?”  

“那投南?”  

“南边就更没有了”  

祖珽眨着眼,“有一人,正为我主,我们二人联手,则大事可成!”  

他猛地抓住了奴仆的手,“你先带着家中长辈偷偷离开邺城,在肆州等我!”  

“那家主您.”  

“投奔明主,还能是空手前往吗?”  

“我得给他准备一份厚礼啊!”  

“你且去办!”  

“唯!!”  

奴仆急匆匆的离开。  

祖珽眯起了双眼,手指轻轻叩打着面前的床榻,片刻之后,从内屋传出了他阴险的笑声。  

邺城,皇宫内。  

高湛板着脸,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他的面前摆放着诸多的美酒,可高湛压根就吃不下,一点胃口都没有,这确实是不多见。  

平秦王高归彦坐在一旁,人高马大。  

在辅佐高湛登基之后,高归彦的权势达到了一个无人可比的地步,就是段韶等人,都有些无力与他争锋,他隐隐有点皇帝之下第一臣的感觉了,就如当初的长广王高湛,又如更早的常山王高演。  

他这些时日里应当是吃了不少的酒,腹部凸起,比以往要肥胖了许多,脸色红润。  

他笑着说道:“陛下,不必担心。”  

“刘桃子不会谋反的。”  

“当初他设法搭救高浟,就能看出他没有谋反的心思。”  

“当下群臣对他纵容,上奏来担保,都是因为他没有反心,倘若他要谋反,则是与天下为敌,朝中与他有关的人,都会最先站出来讨伐他。”  

听着高归彦的话,高湛这才吃了一口酒。  

他缓缓说道:“有人说,刘桃子出生时,曾以黑衣裹身,浑身漆黑如墨,三日不曾褪。”  

“亡高者黑衣的预示,是出在他的身上。”  

“城内更是有童谣说:北有良,持王剑,举大旗,正朝纲。”  

“刘桃子定然是要谋反。”  

“可朝中群臣诸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