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爷投桃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不赞同朕用兵。”  

高湛瓮声瓮气的说着,又吃了一口酒,觉得不爽,连着吃了好几口。  

高归彦不屑的摇着头,“这都是那韦孝宽的手段!”  

“韦孝宽最喜欢用这样的伎俩,他巴不得陛下出兵讨伐刘桃子,打得越狠越好。”  

“陛下怎么能相信这些呢?”  

“陛下,当今最重要的,是要击败伪周,我们先击败伪周,陛下如此就有了军功,而后继续高浟的政策,提升国力,五年之后,臣愿意为陛下攻取玉璧,开创盛世基业!!”  

高归彦意气风发,一时间,不像是个烂酒鬼,真真有了点贤王的模样,他认真的说道:“刘桃子这个人,陛下是可以重用的,臣曾见过他,他并没有反叛的心思,以高浟治内,以刘桃子治外,天下何愁不治呢?”  

高湛也不说话,只是继续吃酒,也不知吃了多少,高湛都开始有些摇晃了。  

他摇着头,“会不会谋反不重要,能不能谋反才重要”  

高归彦脸色一变,当即不敢说话。  

高湛意识到失言,笑了起来,“毕竟是外臣,非自家人,哪里能轻信?”  

高归彦的脸色方才好了些,又给他倒了酒,两人继续吃酒,高湛问道:“就因为他救了高浟,你们便都觉得他不会谋反??”  

“陛下,他若是要谋反,便不会如此行事,哪有谋反的人拿钱粮去安置百姓的?他跟地方的大族不亲近,跟勋贵们无往来,朝野内外,想杀死他的人比伪周还多,真正要谋反的人,应当是拉拢各方,用钱粮招兵买马,怎么可能用以安置亡民,设什么学室.这些亡民就是再操练十年,能打得过全副武装的骑士吗?那些小吏再学十年,能为他出谋划策吗?”  

高归彦摇着头,“陛下勿要多虑啊。”  

高湛不再说话,两人继续吃酒。  

很快,案上的美酒,两人便差不多都吃干净了。  

高湛也换了个话题,两人聊得颇为开心,高湛许诺道:“再过些时日,我让你领大丞相!”  

又吃了片刻,高湛忽然开口:“朕还有一件事要问你。”  

“陛下请说。”  

“朕有没有一个姓司马的嫔妃?”  

“啊似是没有陛下何以如此发问?”  

高湛哦了一声,看了眼在一旁翩翩起舞的美人,“那没事了。”  

“去将徐之才叫过来吧,朕该吃药了。”  

祖珽穿着奢华的衣裳,站在了门口,身后的奴仆们正在忙碌的准备起来。  

有人在清扫地面,有人在洒水,有人则是以马车装着妓女往府内送。  

祖珽看着周围,脸被冻的通红,时不时的往自己手里呼气,又狠狠挫自己的脸,让自己的脸变得更红。  

如此过了许久,远处忽传来了诵念佛经的声音。  

这诵经声一出,沿路的家家户户都迅速关门,不敢外出。  

就看到一大群和尚,嘴里念着经,徒步朝着这里走来,祖珽赶忙笑着走上前去。  

他从那些和尚之中穿行而过,来到了马车前,朝着马车大拜。  

“祖珽拜见高侍中!!”  

马车忽停下来,一个肥头大耳,披着袈裟的男人从马车上走下来,快步走到了祖珽的面前,此人跟祖珽差不多的相貌,中规中矩,脸上少胡须,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温和,有礼佛之人的宽厚。  

他赶忙将祖珽扶起来,“祖君何必如此生疏呢?过去我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钻研佛经,商谈阴阳,怎么现在却行这般大礼?”  

祖珽起身,苦笑着说道:“我当下被罢免了职位,而公却担任侍中,陪伴在陛下左右,我如何再敢跟从前那般对待您呢?”  

高侍中哈哈大笑,他摇头说道:“你我向来亲近,此刻又不是为了国事,你像过去那般就可以了。”  

祖珽这才扶着对方往自己走,那些和尚们就跟在他们两人的身后,一行人进了大堂。  

早有奴仆准备好了美酒佳肴。  

祖珽请对方上座,自己则是坐在了他的身边。  

这位侍中唤作高元海。  

乃是神武帝的从孙。  

此人痴迷佛经,是个很纯粹的礼佛之人,在邺城的时候,他全力支持高湛,因此如今加了侍中,随帝左右。  

祖珽令奴仆们将更多的佳肴带来,随即又将那些妓女请来,高元海大喜过望,让两个女子坐在他的腿上,一边吃酒,一边与她们攀谈。  

又有乐师前来奏乐,气氛越来越好。  

就在此时,高元海脸色一变,他皱起眉头,看向了祖珽。  

“祖君,你在言语上对我愈发的恭敬,可这行事却是越发的无礼了。”  

祖珽大惊失色,“侍中,不知是哪里怠慢了您?”  

高元海不悦的问道:“这邺城里有名的那几个乐师,过去我每次前来,你都会将他们叫过来服侍,今日怎么一个都见不到,弹奏乐器和唱歌的我竟一个都不认识!”  

祖珽赶忙请罪,又叫来了奴仆,两人大声的说了些什么,许久之后,祖珽方才回来,坐在了高元海的身边。  

他的脸色复杂,低着头,可怜巴巴的模样着实让人心疼。  

“高公,这都是我的过错,下次,下次我定然将他们都请过来.”  

“祖君,你向来是最会玩耍的,过去也不曾出过这样的事情,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就不能现在将人带过来嘛?”  

听到高元海的质问,祖珽苦笑着说道:“高公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