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知地知(6/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个佩服,只是王爷啊!改革人人都想,不单王爷一人,您改革了这许久,是不是该下来歇一歇,换别人上去了啊……」众太监忙道:「是啊!王爷,咱们也等着上去改革哪。」

房总管顺着话头来说,自是要深入唐王的内心,慢慢将他诱骗下来,果然唐王爷身子微微一动,喃喃地道:「对啊!朕好像坐太久了……」众太监大喜过望,正要上前相迎,忽然唐王爷「啊」了一声,屁殴一重,便又安坐回去,再次闭目养神起来。

房总管讶道:「怎么了?王爷闪到腰了么?」正要上前察看,却听唐王爷叹道:「你走开,不许靠近。」众太监上前两步,讶道:「为什么啊?」唐王爷戟指暴怒:「滚开!你们这帮假改革,竟想逼定股这个真改革,以为朕不知道么?全都滚!」众太监瞠目结舌,想不到这改革还有真假之分,眼看唐王爷盘据不走,想来是要死在宝座上头了。房总管苦笑不已,只得道:「王爷,算了吧!管你真改假改,你也只有百年好活,快下来吧。你改不完的。」众太监也道:「是啊!王爷,人孰无死,天下积弊又深,您还是早点下来休息吧。」

「对啊…人孰无死啊……」这话又打动唐王爷了,只见他呆呆看着天际,颤声道:「朕虽然英明神武、一心改革,可也只有百年好活啊!这……这朕驾崩之后,天下百姓该怎么办呢?」说着掩面而泣,不胜悲戚,房总管自知得计,忙来柔声相劝:「王爷,别哭了,人力有时而穷,千万别逞强了,快下来吧……」正要再劝,却见唐王爷双眼一亮,喜道:「等等,朕虽然会死,可改革却可以永不中断了。」房总管愕然道:「为什么?」唐王爷笑道:「朕还有个儿子啊。」

「他妈的……」众太监惊骇万分,看这唐王爷自己献身改革还不够,居然连儿子也要插一脚,看他们父死子继、兄终弟即,真不知要伊于胡底了。

房总管一脸气恼,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心下一醒,想到了秦始皇的故事,忙提声大喊:「来人啊!快取长生不老药来,一会儿给王爷服用!」听得「长生不老」四字,唐王爷登时欢呼起身,直从宝座飞奔下来,大喜道:「太好了,朕可以永远改革了。」

砰地一声,王爷摔倒在地,跌了个狗吃屎,众太监心存忿恨,一时拳打脚踢,喝道:「改你妈的头,揍死你。」正待痛快泄恨,门外脚步杂沓,众随扈全数奔了进来,喝道:「你们干什么?」众随扈抢上前来,将王爷扶起,唐王爷见自己衣装不整,躺于地下,不觉惊道:「咦?我……我怎会躺在这儿?」众太监大怒道:「还装傻?你黏在宝座上了,难道忘了么?」

唐王爷脸上一红,眼见房总管还拿着自己的锁匙,忙一把抢了回来,歉然道:「对不住、对不住,本王一时胡涂,还请公公见谅了。」房总管却是见怪不怪,叹道:「算了,天下最黏屁股的,便是这张宝椅。若非如此黏性,怎地这几千年来坐上去的人,全都下不来啦?」

众人恍然大悟,方知天子宝座非比寻常,凡人一旦坐了上去,非但一辈子起不了身,怕还要父传子、子傅孙,千秋万代全黏了上去。唐王爷心下叹息,他瞧着天子宝座,忽地想起自己的改革大业,不由叹道:「英雄好汉、骚人墨客,莫不是匹夫……唉……天下俊杰虽多,可真要坐上了宝座,又有几个会甘心情愿下台呢?」

自古帝王黄袍加身,莫不靠着凶杀拐骗,好容易拼掉了半条老命,爬到了龙背上,岂肯轻易下来?也难怪历代帝王交出大权,若非一命呜呼,便是给逼宫斗垮,要想找一个甘心舍弃帝位的,那是绝无仅有了。房总管笑道:「行了,行了,这世上要真有个自愿下台的,若非疯子,便是傻子,那他又怎么爬得上皇帝位啊?」众太监也笑道:「是啊!要真有这般怪胎,那可是圣人了,咱们又何必让他下台呢?」

哈哈笑声中,全场走得一乾二净,四下一片寂静,但见奉天门上雕梁画栋,彩绘了两名老者,左是「尧」,右是「舜」,可怜这两个老头儿站在上头几百年,脚下人来人往,却没人多看他俩一眼,至于他俩干过什么事,那更是没人知晓了。

离开了奉天门,迎面而来又是一座巍峨大殿,石阶雕龙,其下环绕三级金台,却是三大殿之首的「奉天殿」,此殿建筑宏伟,昭显威仪,便是俗称的「金銮殿」,房总管驻足下来,问道:「王爷,您想进殿看看么?」

经得先前一扰,谁也没了兴致,眼看唐王爷频频摇头,房总管道:「是了,咱们还是去偷考卷吧!别再惹事了。」说着领了众人,便朝养心殿而去。

养心殿位在干清门西侧,邻近皇帝寝宫,目下已是八世子的御试闱场,若非房总管监守自盗,怕也不容易闯入。众人绕过金銮殿,朝西行走,忽然经过一座大殿,但见此殿冷冷清清,黑暗中显得极为阴森,唐王爷停下脚来,问道:「总管,这是什么地方?何以如此阴森伯人?」房总管叹道:「这就是仁智殿,咱们皇上驾崩以后,便要在此停灵。」

面前阴虱惨惨,看这仁智殿俗称「白虎殿」,乃是皇帝梓宫停放之所,此时正统皇帝政躬康泰,殿中自是空无一物,门前亦无守卫走动。唐王爷凝目瞧着,忽道:「总管,本王可否进去瞧瞧?」

众太监微微一愣,看此地空旷寂寥,一无古玩、二无珍宝,不知何以值得游览?房总管眉头一皱:「王爷,这儿真没什么好瞧的,您要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