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知地知(5/22)
现出了几分快意,好容易穿过了台阶,行上了宝座,但见座后有座翡翠屏风,望之晶莹翠绿,纹路竟是天然的一尾神龙,再看五边扶手盘龙雕凤,做工细美,也是一件无价之宝。
眼见宝物在前,唐王爷忽然嘿嘿一笑,霎时仰天啊了一声,运起了一口脓痰。众太监远远看着,猛见唐王爷鼓起腮梆子,这口痰竟是又浓又多,莫不大吃一惊,正要上前拦阻,房总管却只微笑摇手,示意无碍。
一片寂静间,唐王爷张开了嘴,嘿嘿冷笑间,正要朝宝座吐痰,忽然间他眼前一亮,好似看到了什么东西。这口痰居然吐不出来了。众太监愣道:「这……这又是干什么了?」房总管微微一笑,道:「瞧瞧他在瞧哪儿?」众太监凝目来观,只见唐王爷站在金台上,呆呆望向南方,好似痴傻了。众人茫然道:「他……他见鬼了么?」
房总管摇头道:「笑话了。奉天门下,便是九天神佛也不敢随意降临,岂有阴魂敢近?」他遥望御门之外,叹道:「告诉你们吧!他已经跨到了龙背上。」
北京城号称「八臂哪咤城」,驾驭了一条怒龙,监管天下。这话在外人来听仅是传说,可房总管每日陪着皇帝早朝,却深知此言非虚。
天子宝座不是寻常地方,它位于京城的中轴线,当一个人来到了天子宝座上,一旦端正居中,目光向南,霎时身子便会那条轴线对齐,当此一刻,奉天门、午门、五凤楼、承天门,乃至于各衙门、各法司,全京师的景物都要给这条线切作整整齐齐的两半,那威严之重、气魄之大,便如跨坐到神龙脊上,足以掌握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权势之路的最后一关,便是「奉天门」,在这座金台前,景泰朝的江充、刘敬、柳昂天……乃至于更久远的秦霸先,近年的伍定远,他们全都向这张宝座下跪膜拜,他们并非是皇帝的奴才,而是为了效忠帝座背后的四个字,曰:「天下国家」。
天下国家,南面为王,只消有人聚集的地方,无可避免的会跑出一张宝座,它是圣君的高坛、也是暴君的屠场,它固然会残害苍生,却也可以开万世之太平,端看坐上去的是什么人。唐王爷若想亵渎它,那是再容易不过了,可要让帝座重拾威严,郡却是谈何容易啊?
时在深夜,满天星辰汇聚,拱卫帝座尊严。唐王爷却慌了,他呆呆地含着那口痰,却不知该当如何,因为他已经骑到龙背上了,他痴痴看着那张宝座,想起一辈子给它勒索银钱,真想吐上一口痰,将它彻底毁去,可转念想起它背后的隐意,却又不忍心这般做。
怎么办?怎么办?万籁俱寂之中,唐王爷呆呆看着宝榻,忽然间,他心口一热,瞳孔放大、呼吸加促,眼里也看到了第三条路。
对啊!怎么忘了那两个字呢?改革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消能改进,便得焕然新,只消能改革,举国上下新,唯有让天子从宝座走下来,与民同在,与时俱进,这张宝座才能焕然一新,那才是真正的「奉天」啊。
这张宝座不能毁去,它还有用处,因为还有人可以改造它啊。
「万岁!万岁!万万岁!」骤然间,唐王爷喉头发出大吼,他抖开了黄袍下襬,遥望南面,便朝宝座即位。
眼看唐王爷坐上了宝座,好似黄袍加身,在那儿奉天承运起来,众太监不由吃了一惊,颤声道:「总管,完了……王爷也黏上去了,这……这可怎么办啊?」
无论是谁来到了宝座上,全都要给死黏住屁股,成了个失心呆。房总管却已有备,自是不怕径道:「别慌,他还有质押在我这儿,不怕叫不醒他。」说着用力拍了拍手,朗声道:「王爷,快起来吧!咱们该去办正事了。」
「大胆。」两道目光微斜,唐王爷沈下脸去,森然道:「你想阻挠改革么?」众太监面面相觑,房总管也是一头雾水:「改……革?王……王爷要改革什么?」
「嗤……」唐王爷仰起头来,龙鼻喷龙声、傲容道:「朝廷积弊已深,朕要改革一切。谁敢阻挠,谁就得死。」众太监听得毛骨悚然,房总管便摇了摇手上锁匙,朗声道:「王爷,别开玩笑了,您的钱都在这儿,您若还想拿回去,那就下来吧。」
「去。」唐王爷闭上双眼,淡然道:「为求改革,朕愿意牺牲性命,何况一点钱?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别想让我起来。」
眼看王爷如同老僧如定,黏得十分牢固,众太监慌了起来:「总管,现下该怎么办?可要去找丽妃过来?」房总管苦恼万分:「没用的,他的症状很怪,比之徐王爷、丰王爷都不同,我看丽妃便算脱光了,他也不会看上一眼。」
年初一正统皇帝去天坛祭祖,徐王爷、丰王爷便也趁机来皇城游览,当时他俩也与唐王爷一般,都曾死黏在宝座上,满口后宫淫乐,怎也劝不起来。天幸皇城美女丽妃刚巧经过,靠着绝世姿容、嗲声嗲语,这才把两位王爷引诱下来。只是看唐王爷满口改革,症状之怪,前所未见,却不知该如何让他超身了。
眼见唐王爷闭目俨然,想来要在上头安居乐业,众太监满心惶恐,低声道:「总管,现下该怎么办?可要上去用强么?」房总管摇手道:「别胡来,他现下神智不清,咱们若是强拉着他,也定会以为政变来了,非性命相拼不可。」
越是自命不凡的人,屁股往往也越黏,房总管心念微转,自知不能用强,便装做恭顺的模样,上前道:「王爷有心改革,造福万民,咱家是一
眼见宝物在前,唐王爷忽然嘿嘿一笑,霎时仰天啊了一声,运起了一口脓痰。众太监远远看着,猛见唐王爷鼓起腮梆子,这口痰竟是又浓又多,莫不大吃一惊,正要上前拦阻,房总管却只微笑摇手,示意无碍。
一片寂静间,唐王爷张开了嘴,嘿嘿冷笑间,正要朝宝座吐痰,忽然间他眼前一亮,好似看到了什么东西。这口痰居然吐不出来了。众太监愣道:「这……这又是干什么了?」房总管微微一笑,道:「瞧瞧他在瞧哪儿?」众太监凝目来观,只见唐王爷站在金台上,呆呆望向南方,好似痴傻了。众人茫然道:「他……他见鬼了么?」
房总管摇头道:「笑话了。奉天门下,便是九天神佛也不敢随意降临,岂有阴魂敢近?」他遥望御门之外,叹道:「告诉你们吧!他已经跨到了龙背上。」
北京城号称「八臂哪咤城」,驾驭了一条怒龙,监管天下。这话在外人来听仅是传说,可房总管每日陪着皇帝早朝,却深知此言非虚。
天子宝座不是寻常地方,它位于京城的中轴线,当一个人来到了天子宝座上,一旦端正居中,目光向南,霎时身子便会那条轴线对齐,当此一刻,奉天门、午门、五凤楼、承天门,乃至于各衙门、各法司,全京师的景物都要给这条线切作整整齐齐的两半,那威严之重、气魄之大,便如跨坐到神龙脊上,足以掌握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权势之路的最后一关,便是「奉天门」,在这座金台前,景泰朝的江充、刘敬、柳昂天……乃至于更久远的秦霸先,近年的伍定远,他们全都向这张宝座下跪膜拜,他们并非是皇帝的奴才,而是为了效忠帝座背后的四个字,曰:「天下国家」。
天下国家,南面为王,只消有人聚集的地方,无可避免的会跑出一张宝座,它是圣君的高坛、也是暴君的屠场,它固然会残害苍生,却也可以开万世之太平,端看坐上去的是什么人。唐王爷若想亵渎它,那是再容易不过了,可要让帝座重拾威严,郡却是谈何容易啊?
时在深夜,满天星辰汇聚,拱卫帝座尊严。唐王爷却慌了,他呆呆地含着那口痰,却不知该当如何,因为他已经骑到龙背上了,他痴痴看着那张宝座,想起一辈子给它勒索银钱,真想吐上一口痰,将它彻底毁去,可转念想起它背后的隐意,却又不忍心这般做。
怎么办?怎么办?万籁俱寂之中,唐王爷呆呆看着宝榻,忽然间,他心口一热,瞳孔放大、呼吸加促,眼里也看到了第三条路。
对啊!怎么忘了那两个字呢?改革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消能改进,便得焕然新,只消能改革,举国上下新,唯有让天子从宝座走下来,与民同在,与时俱进,这张宝座才能焕然一新,那才是真正的「奉天」啊。
这张宝座不能毁去,它还有用处,因为还有人可以改造它啊。
「万岁!万岁!万万岁!」骤然间,唐王爷喉头发出大吼,他抖开了黄袍下襬,遥望南面,便朝宝座即位。
眼看唐王爷坐上了宝座,好似黄袍加身,在那儿奉天承运起来,众太监不由吃了一惊,颤声道:「总管,完了……王爷也黏上去了,这……这可怎么办啊?」
无论是谁来到了宝座上,全都要给死黏住屁股,成了个失心呆。房总管却已有备,自是不怕径道:「别慌,他还有质押在我这儿,不怕叫不醒他。」说着用力拍了拍手,朗声道:「王爷,快起来吧!咱们该去办正事了。」
「大胆。」两道目光微斜,唐王爷沈下脸去,森然道:「你想阻挠改革么?」众太监面面相觑,房总管也是一头雾水:「改……革?王……王爷要改革什么?」
「嗤……」唐王爷仰起头来,龙鼻喷龙声、傲容道:「朝廷积弊已深,朕要改革一切。谁敢阻挠,谁就得死。」众太监听得毛骨悚然,房总管便摇了摇手上锁匙,朗声道:「王爷,别开玩笑了,您的钱都在这儿,您若还想拿回去,那就下来吧。」
「去。」唐王爷闭上双眼,淡然道:「为求改革,朕愿意牺牲性命,何况一点钱?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别想让我起来。」
眼看王爷如同老僧如定,黏得十分牢固,众太监慌了起来:「总管,现下该怎么办?可要去找丽妃过来?」房总管苦恼万分:「没用的,他的症状很怪,比之徐王爷、丰王爷都不同,我看丽妃便算脱光了,他也不会看上一眼。」
年初一正统皇帝去天坛祭祖,徐王爷、丰王爷便也趁机来皇城游览,当时他俩也与唐王爷一般,都曾死黏在宝座上,满口后宫淫乐,怎也劝不起来。天幸皇城美女丽妃刚巧经过,靠着绝世姿容、嗲声嗲语,这才把两位王爷引诱下来。只是看唐王爷满口改革,症状之怪,前所未见,却不知该如何让他超身了。
眼见唐王爷闭目俨然,想来要在上头安居乐业,众太监满心惶恐,低声道:「总管,现下该怎么办?可要上去用强么?」房总管摇手道:「别胡来,他现下神智不清,咱们若是强拉着他,也定会以为政变来了,非性命相拼不可。」
越是自命不凡的人,屁股往往也越黏,房总管心念微转,自知不能用强,便装做恭顺的模样,上前道:「王爷有心改革,造福万民,咱家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