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日关系变化带来的影响,不能不说你敏感度大不如前了,也可以说是RB国内是金融政策的一贯性影响了你的判断。”  

三和这番话侃侃而来,从各角度分析了事情的原委,没有乱打一气扳子,楚歌听了心里也不禁的夸了一声,这个老板不错。  

“懂事长您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把功劳全算到我头上,这实在有点不敢当了。说起来懂事长您一直热衷于对华的援助事业,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还应该对你表示感谢。”  

说到对华的援助,三和良友的脸上神色一正,一点都没有倨傲的意思,而是变的有点郑重的说:“对华援助,表面上看起来是援助,实际上我们RB欠中国的太多了,我是怀着一种报恩的心情来做这件事,一点都不敢有居功的意思。”  

给钱的人还是孙子?这话有点内涵,得听听。楚歌来了兴趣接过话道:“懂事长何出此言?眼下RB不是有很多人叫嚣着停止对华援助么?”  

楚歌这话里就有点火yao味了,三和听了却丝毫没有不高兴的意思,而是表情略带沉痛的说:“这些右翼政客,日中关系都是他们闹成眼下这个局面的。说起对华援助,这话就长了。家父年轻的时候曾到中国作战,也是就是上世纪的RB侵华战争。战败后家父成为了中国人的俘虏,后来被遣返回国。从小家父便不断的在我耳边教导,中国人好啊,善良,不记前嫌,对他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RB军官,不打不骂,吃的比中国士兵还好,每每想到这些,家父都会感慨不已。家父一直以来都有报答中国的愿望,可惜日中关系一直没能正常化,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直不怎么好。一直到上世纪78年,家父才成立了这个基金,目的就是向中国人报恩,同时也是一种赎罪。家父的教导,良友不敢忘记,此生定将此事做到底,同时劝勉后人,日中友好,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政客们的宣传。”、  

如果楚歌是在中国,听到这番话倒也不希奇,报纸媒体上这种宣传多了去了,日中友好一直是中国宣传的主流方向,可是在RB,来了这些时候这样的话别说没听到,白眼之类的东西道倒是挨了不少,现在陡然间听一个RB人说日中友好,而且还是很诚恳的呼吁,楚歌倒是一时没办法适应了。  

听了三和的话,楚歌不禁感慨良多,看来一直听到的政府正面宣传,倒也不完全是错的,RB民间也确实存在一些真心要搞好日中关系的人和团体,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们还是做了些对中国有利的事情,这点要是强行抹杀,那就有点不厚道了。  

由于三和良友刻意营造的友好气氛,楚歌第一次觉得RB菜也还是很好吃的,RB人也都不是面目可憎的。(老断说的都是实话,表骂我汉奸啊。)  

“是啊,从大局上来看,日中友好对两国都是有利的,不过RB政府似乎没有三和先生这般清醒的头脑啊,RB针对中国的一些小争端,都很难让中国人看到友好两个字的味道啊。”  

楚歌虽然有点得理不饶人的意思,但是这话该说的还是要说的,不能为了友好就不要原则,总不能让RB人又立了牌坊还做了婊子吧。  

三和良友和藤泽被楚歌这番话说的一声不吭,说到底他们还是RB人,政府只要是对RB有利的政策,他们还是会支持的,东海是良好的渔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对资源贫乏的RB来说,实在是非争不可的,说到利益上来,什么友好不友好的,暂时也只能搁置了。  

场面被楚歌弄的有点沉闷,就连边上倒酒伺候的小姑娘也吃惊的看着楚歌严峻的神情。最后还是藤泽够机灵,端着酒杯道:“楚君年少而不忘忧国,令人敬佩,今天我们是来喝酒的,别的先不谈了,只谈友谊啊,哈哈哈!”  

藤泽的话确实也缓和了气氛,楚歌也觉得在这种场合纠缠太多也没意思,也就没在继续说什么。气氛也慢慢的随着酒的下肚开始热烈起来。  

看看酒喝的差不多了,三和低头在女招待的耳边说了点什么,那女招待脸微微一红,很识相的起身出去了。  

“楚君,我安排了两个表演,你是第一次来,我们先看茶道的表演吧,当然看表演也是可以参与的,另外还有一点歌舞表演,我们可以边喝茶边看。”三和良友又恢复了先前的泰然之风,好象刚才没有发生任何不块的事。  

酒菜开始往下撤了,当然还是留下了酒和一点小菜没撤,RB男人在这种场合,怎么能没有酒。  

工夫不大,包厢门被推开,钻进来六位和服少女。说实在的,单从相貌上来看,这些少女都有不俗的容貌,一个两个的说起来不希奇,可是一下就弄来这么多这种年龄段的少女,可见这个会所的不一般了。  

这些女孩显得一付训练有素的样子,一个操琴,两个开始表演茶道,剩下三个随着琴声开始跳起了舞。  

表演开始后大家的注意力就不在谈话上了,楚歌也开始看着那两个烧茶的少女的动作,RB茶道源于中国,这是不庸质疑的事实了。RB有茶的历史要从奈良、平安时代算起,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RB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镰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