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一座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靳荣说道:“走吧,毕竟是朝鲜的世子殿下,咱们区区两个侯爷,还是要去亲自迎接一下的,何况还有美女。”  

靳荣颔首,“估摸着这位世子殿下是来学习火器战术的,大概是说服了陛下,允许他朝鲜也拥有火器来防御倭寇侵扰。”  

黄昏嗯了声,“愁。”  

老子去瓦剌的时间又要耽误几天,搞不好李裪带着圣旨来的话,泰山号明天都无法出发,得给李裪来一场演习。  

耽误时间不说,还浪费人力财力嘛。  

和靳荣并骑而行。  

在马背上颠簸着颠簸着,黄昏的脑袋忽然颠醒了,猛然卧槽一声。  

靳荣吓了一跳,“啥事?”  

黄昏讪讪的摇头,“没事。”  

没事才怪。  

只不过这种事无法说出来而已。  

黄昏想到了一个大事。  

眼前来轮台的人是李裪,是朝鲜的千古明君,是为朝鲜半岛创造文字的人——文字意味着什么,意味文化、底蕴、传承、艺术、体系…  

文字对一个民族而言,意味着一切。  

有文字,才叫文明。  

为什么外国一直不承认我国最古老的朝代夏朝,因为目前没有出土的相关文字证明,所以文字对于文明而言非常重要。  

而李裪,会创造朝鲜半岛的谚文。  

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文字。  

这是人类文明的好事。  

但对大明不是好事。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在后世的世界格局中极其重要,美帝就把朝鲜半岛分成朝鲜和韩国,让他们不断的争斗,来给中国添堵。  

而自己的宏图是要把朝鲜半岛这个走向大洋的跳板掌控在手中。  

那么打朝鲜是必须的。  

要想让朝鲜变成自古以来,仅仅是打下来显然是不够用的,还需要像中南半岛一样,对朝鲜那边进行文化同化。  

而当下的朝鲜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么打下来之后,进行同化就很简单了:在朝鲜那边大力推广汉字,并且推崇中原文化。  

这个文化同化比在中南半岛还容易。  

但如果李裪建立了朝鲜半岛的文字,那么这个文化同化就难了。  

所以…  

黄昏心里冒出了一个邪恶的想法:要不要让轮台变成李裪生命里那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这个操作不难。  

可以让朝鲜那边哑巴吃闷亏。  

而且这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李裪作为世宗,他继位之后,朝鲜会蓬勃发展,以后是有实力摆脱大明的掌控。  

但李氏王朝其他继位者就不见得有这个能力了。  

在黄昏的认知中,敌人的领袖越挫越好,最好全世界的国王什么的都是弱智,所以想到这里,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靳荣说道:“有没有什么操作,能让李裪回不了应天?”  

靳荣这一次是听清楚了。  

然后遍体冷汗。  

摸了一把额头才冒出来的密汗,“黄侯爷你认真的?”  

李裪可是世子啊。  

是朝鲜的世子,我大明的贵宾,他来到轮台之后,结果却嗝屁在这边,大明如何给李芳远一个交待,轮台守将又如何给陛下一个交待?  

一旦追责下来,咱俩这刚到手的侯爷保不住就不说了,搞不好还得掉脑袋。  

就算咱俩脑袋保住了,那也得有背锅的人。  

还是会有袍泽因此而丢掉头颅。  

黄昏笑了起来,“别给我整这一套,就轮台这边的情况,你还不比我熟悉,出点什么意外死个什么人,不再正常不过?比如什么水土不服什么的,别说他区区一个世子,就是外邦的国王王后,到咱大明后,也不是没人病死他乡的情况出现,不是么?”  

确实有外邦国王病死大明。  

靳荣无奈,问道:“那么究竟是处于什么想法,要去做这么大风险的事情?”  

黄昏也不好说,总不能告诉靳荣老子有上帝视角,知道这个李裪以后会影响我大明对朝鲜的掌控吧,含糊其辞的说了句先看看李裪来是干什么的再说。  

如果你李裪是来学习火器战术的,那不好意思,说明你小子有眼光,知道战争的发展趋势,那么我黄某人更不能让你安全回到朝鲜半岛去了。  

如果是其他事情,那还有得商量。  

反正现在局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亦力把里这边,你李裪的生死都是我黄昏的一念之间,就算西征军不好动手,这不是还有老臣异密忽歹达么。  

这老家伙为了去关内养老,无所不用其极。  

关键是异密忽歹达办了李裪的话,就算朱棣知道真相,也不会处罚异密忽歹达,最多找个替罪羊——再搞不好一点,说不准这种状况咱们的永乐陛下喜闻乐见!  

五百京营士卒拱卫着一列车队。  

因为有迎客的礼节,所以还没进西征军大营——这是等待两位侯爷前来迎接,要不然别人会说咱们大明不懂礼。  

两人来到大营外,下马。  

对面车队里,李裪在车上看见来人了,知道是来迎接他的,不敢托大,也急忙下马,在侍从和一位从应天陪伴而来的内侍左右陪伴下,迎向黄昏和靳荣。  

李裪还是有自知之明。  

朝鲜的世子是尊贵,但面对大明妖臣,你所有的尊贵都是没有底气的。  

因为眼前的大明妖臣实在太恐怖。  

一个臣子,可以让大明的赵王薨天还能全身而退,更是直接导致朱高煦被贬为郡王,这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