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沂都破陈纪(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级人物如虎入羊群,见人便杀,竟然如若无人之境,袁军没有一人能挡此五人一合。

败迹顿显,陈纪心中慌乱,尤其是他隐隐见到那如同杀神一般的白马小将已是策马朝自己杀来,暗惊之下连忙鸣金后撤。

为了逃命的他竟然连身后的士卒也顾不得了,孤身逃入沂都,拉起吊桥,令麾下弓弩手一阵乱射。将曹军乱箭射退。

“可恶!”夏侯惇恨恨地一对掌。怒声说道,“就差那么一步!”

“稍安勿躁!”江哲淡淡说道。“为帅者当如何来着?”

“帅者,将士之魂所在,自当不骄不躁”夏侯惇急忙醒悟,深思片刻说道,“陈纪死守不出。再战徒损将士性命,先生,不若鸣金再思良策?”

“你为帅耶,我为帅耶?”江哲好笑地说了一句,但是心中自然是对夏侯惇极为肯定的,深知若是按着他以前的性格,唯有强攻一途

“哦,惇又忘却!”夏侯惇讪讪一笑,令人鸣金收兵。

此后三日,夏侯惇没人遣将前去沂都搦战,而那陈纪就死死守不出。

夏侯惇心中恼怒,只是想及江哲所说的话,暗暗压制心中怒火,召集麾下将领商议破敌之计。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有出席。

左首依次是江哲、赵云、李通、徐晃;右边自然是刘备、关羽、张飞。

“诸位!”夏侯惇身坐主位。望着众人说道,“如今陈纪死守不出。我等该如何处置?”

徐晃沉思片刻,犹豫着抱拳说道,“大帅,不若我等趁夜前去袭城?”他的话方才说罢,多面的刘备摇头说道,“陈纪乃是袁术麾下大将。如今虽说兵败丧胆,然城中防备,想来不会疏忽,若是将军前去,事成还好,若是不成,恐怕反被其所制”

李通望了刘备一眼,出言说道。“将军此言,在下倒是不认同,想那陈纪三日之前败了一阵,至如今亦不敢轻出,麾下将士半点士气亦无。在下认为,夜袭之事倒是可行!”

“你这人!”不待刘备答话。他身边的张飞不满说道,“我大哥自黄巾起事以来历经数战,岂会不知?你莫要被将所困之时,方才心中后悔悔之晚矣!”

“哼!岂是单单你兄长久经战阵。我等亦不是?!”李通望了眼刘备,冷笑一声说道,“说来说去这般多话,莫非是你等心惧不敢去?公明,我与你一同前去,当要取陈纪头颅给某些人看看!”

“你说什么!”张飞猛然坐起,指着李通怒声说道,“我等好意相劝,反被你说成心惧?区区陈纪,我兄弟三人何惧之有?便是那吕布。我等亦不惧!”

“是不惧!”李通冷笑说道。“久闻你等三人合战那吕布,终将其打败,这份武功,我甚是钦佩!”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张飞猛地站起,同时李通亦起身,沉声说道,“虎豹营伯长、校尉李通、李文达,环眼的,你可是记住了?”

虎豹营?此军何军?还有此人竟是将伯长职位放置在校尉之前?刘备暗暗诧异。

“砰!”就在这时,一人猛地一拍身前桌案,在这里敢这般的也只有江哲了。

只见江哲冷眼望了望张飞与李通,冷冷说道,“要不要我等为你二人挪开席位,让你等在此打一场?”

众人屏息,相比于李通立马坐下。低头不语,张飞显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似乎想不明白那日如何和善的江哲今日竟有如此威势?

“张将军,既然你如今与你两位兄长同归曹公麾下,有些事哲不得不说了,我不管你等平日怎得,军议之时还望将军自重!”

“你你待怎得?”张飞错愕说道。

“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江哲淡声说道,“将军岂是不知耶?还望勿要以身试法!还有,文达,如今玄德、云长、翼德三位将军亦是同僚。有些话,不好再说!”

“是!末将知错!”李通抱拳说道。

“”张飞凝神望着江哲。直将刘备看得心惊不止,暗暗说道。“三弟,勿要冲动啊!”

没想到张飞咧嘴一笑,抱拳说道,“司徒赏罚分明,老张啊不。张飞甚是钦佩,方才与那与他”张飞指指李通,继续说道。“只是误会,张飞心粗,思不的那般计谋,但若是司徒用我为先锋。我亦不辜负司徒期望!”说罢讪讪一笑,复身坐下。

这可恶的环眼贼!

要做先锋也轮不到你!李通暗暗腹议不已。

摇摇头,江哲沉吟一下,沉声说道,“方才玄德所言极善,在袁术麾下那陈纪既然能自领一军,想来也不是这般容易对付,至于夜袭城池一说,太过凶险,若是不好,反为其所困,不得而出非是良策!”

刘备心中很是欣慰,颔首说道。“不若将其引出?”

“引出?”江哲微微一笑,抬手说道,“玄德不妨细说!”

刘备一抱拳,恭声说道,“兵书所言,欲要诱敌,唯有示弱、攻敌之必救寥寥数策,既然如今示弱已是无用,不若攻敌之必救!”

可能是张飞方才说的那句‘我大哥久经战阵’撩起了除去赵云外曹将心中的不满,只见徐晃淡淡说道。“在下愚笨,此地乃是徐州,非是袁术治下,又何来攻敌必救之说?我等初及战事,再请将军赐教!”

夏侯惇久随曹操,粒径大小战事无数,张飞那句话让他很是恼火,昨日的些许欣赏早已经消失不见,不过想到江哲曾说过‘刘备不可小觑’,是故夏侯惇亦不曾冷言相向,只是心中冷笑不止。

“这……”刘备皱皱眉,心中暗暗责怪张飞一句。

奇怪,莫非是刘备三人与曹营将领八字不合?江哲见此,心中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