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沂都破陈纪(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蔡琰犹豫良久,弱弱问道,“夫君口中那人指的可是那刘备?”江哲笑笑,也不说是与不是。只是笑着抚着蔡琰秀发说道,“夜深了,且去安歇吧,明日还要赶路。别累着了!”

“恩!”蔡琰心中明悟,乖巧的应了一声,盈盈起身说道,“夫君可莫要忘却”她指指被江哲放在一旁的茶盏。

“好!去吧!”江哲起身,将蔡琰送至旁边的大帐,只见大帐中灯火已是灭了,想来秀儿与糜贞二女已是歇息了。

见蔡琰进帐,江哲方才轻声叹道,“蔡家之女,果然聪慧如斯”说完正欲离开,却听得帐内蔡琰轻轻说道,“如今妾身已非是蔡家之女,乃是夫君之妻,江家之媳也”

“呵呵!”江哲愣了愣,笑着说道。“我知我知,昭姬早些歇息吧!”

“恩!”

刘玄德啊刘玄德,希望你勿要同历史中那样才好若是在你还无野心之时杀你,对你太屈好自为之!

望了眼漫天星斗,江哲一甩衣袖,大步走入小帐之中。

次日,夏侯惇一脸困意地指挥将士拔营奔走徐州,趁着这段时间。刘备令关羽张飞二人去小沛引来一千士卒,江哲将其自编一军,任由刘备掌管,只是挂名在夏侯惇名下。

因夏侯惇征东将军的名号摆在这里,就算是张飞也不曾有意见,话说昨日那两人竟是将那二十坛酒尽数喝完,若不是江哲喝止,他们还欲再喝下去不过二十坛酒也算物有所值,夏侯惇与张飞对对方好似和善了一些仅仅一些

建安元年六月末,因沂都为袁术部将陈纪所破,于是夏侯惇便引兵攻沂都。

此次战事,皆是夏侯惇发号施令,江哲不曾插嘴半句。

夏侯惇先是令赵云引三千军前去沂都城外搦战,那陈纪自持骁勇,竟是出兵来迎。

赵云何等人物?早先曹操麾下四员大将也拦他不下,岂会在意陈纪?

仅仅用了三五分力,仅仅过了数回合,陈纪就险些被赵云一枪戳死。心惊胆战之际竟是尽遣麾下偏将严正、蒋颌、李裕、陶宝、梁潭,五将合战赵云一人!

六人六马战作一团,兵器交击之声此起彼伏,声声不绝。

夏侯惇见此大怒,正欲遣李通过去助赵云一臂之力,却懵然见到了江哲嘴角的那一丝笑意,心中一动,静观其变,心中更是对江哲如此信任赵云有些诧异。

果然不出夏侯惇所料,只见被敌方五将团团围住的赵云竟是越战越勇,三两下便将梁潭杀死,数千曹军大喝一声,士气为之大振。

“好武艺!”夏侯惇见赵云以一敌五也不落下风,直看得心中很是钦佩,忙下令士卒击鼓为赵云助威。

隆隆鼓声之中,赵云枪似游龙,隐隐罩住四将身上紧要之处,匪夷所思的是,也不见他招式如何巧妙。但就是死死压制对方四将,不管那四将如何攻击,赵云自是温若泰山,枪法攻守兼备、滴水不漏。

时刘备站在江哲右侧,刘备身旁关羽睁开双目,凝神看了良久,赞赏说道,“招式之纯,天下少有,此人习枪怕是有十余之久!”

关羽身旁的张飞,亦是望着战场之中的赵云说道,“此个白脸的将军,武艺倒是不凡,日后老张倒要与他较量较量,分个高下!”

刘备看得也是暗暗点头,恭声对江哲说道,“不想军中还有如此勇武之将,敢问司徒,此将如何称呼?”

淡淡望着刘备,江哲轻笑说道,“主公麾下,平南将军赵云、赵子龙!”

“哦!”刘备面露钦佩之色,点头赞道,“确为豪杰!”

玩味地一笑,江哲复眼看向场中的赵云,见赵云面色冷峻,双目有神,知晓是他的战意已被对方撩起,心中暗暗对那四将祈祷道,安息吧,诸位。

江哲心中之话还未说完,场中赵云银枪一甩,直取李裕面门,枪势颇急。

李裕自是心惊,急忙取枪回挡,他身旁那三员偏将严正、蒋颌、陶宝见此,则是攻击赵云身后、其枪法不可及之处。

不曾想到赵云早就料到,嘴角挂起一丝冷笑,猛地转身,枪如惊雷,蜻蜓点水一般急速在严正、陶宝两将胸口轻点两下,随即又一转身。收枪一甩,挡住蒋颌兵刃。

严正、陶宝不可思议对视一眼,又望望各自胸口的血洞,随即翻身落马

“好!”夏侯惇大喝一声,数千曹军士气激昂,持枪顿地为赵云呐喊助威,声势震天。

“怎么可能?”蒋颌见赵云片刻之间便点杀了自己两位同僚,又能及时挡住自己的兵刃,如有神助,往日对自己武艺颇为自信的他首次感到有些彷徨。

蒋颌失神,可赵云又岂会失神?

轻甩一枪赵云便在蒋颌喉处划开一道血痕,顿时血流如注,溅满马背,

叫一声,翻落马下。

望着如杀神一般的赵云,李裕咽了咽口中唾沫,心中极为惊惧,虚晃一枪,竟是拨马便走。

在数千曹军的哄笑之中,赵云摇摇头,收起长枪,取弓搭箭,看也不看,一箭射出,正中李裕后背,后者身子一震,随即伏于马背之上。

待那马驼着李裕尸体回得袁军阵中。袁术部将陈纪急忙上前,一探鼻息,黯然一叹,随即恨恨地望着赵云。

赵云可不管陈纪恨与不恨,策马转了几个小圈,大声喝道,“常山赵子龙在此!何人敢与我一战?”

数千袁军竟然鸦雀无声,无一人一将敢出阵与赵云相斗。

“既然如此”赵云望了眼身后中军,夏侯惇会意,下令喝道。“赵将军虎威!如今敌已丧胆。诸君随我杀过去!”

数千曹军群拥而上,赵云、李通、徐晃、关羽、张飞,五员大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