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史书上写的是吃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十家丁分做两部,一部分人手持火绳枪,一部分却是手持燧发枪。  

兵卒们将长枪竖在地上,从火药袋里掏出一个小竹筒,拔掉塞子,将火药倒入枪筒里,然后用通条压实。  

一枚圆形小木片被推入枪膛,这种木头出自南方,最是结实,纵然只有指头肚大小的一个圆,确能抗住火药的冲击。  

子弹是铅丸。  

在这个时代,全世界都在使用铅弹作为子弹。  

为了不使火药泄漏,兵卒们需要用通条将子弹锤的微微变形,刚好堵住枪膛。  

如此一来,因为子弹契合枪膛,使得子弹的射程更远。  

窦逐北仔细的看着,在这一步骤上,双方都是没有差别。  

家丁们几乎是同时装填完了子弹,所花费的不过是几个呼吸罢了!  

窦逐北脸色一变,他再次被这群家丁的强悍给震惊了。  

这装填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要知道火绳枪时代,纵然熟练的射手,一分钟也只能装填、射击三轮,偶有一二顶尖的,也不会超过五轮!  

而面前的四十个家丁,最慢的一个,怕是一分钟之内也能射击四次!  

窦逐北变了脸色…  

他可是一直在摸着自己的脉搏计时呢!  

他死死的盯着现场,区别要来了!  

火绳枪与燧发枪,前半部分的装填动作都一样。  

枪膛内装填的火药,这时候都过渡到了颗粒黑火药,而引发药却是粉末状的黑火药。  

两种枪械不同的是,两者的药池这里有了差别。  

燧发枪的引药池,要深了很多!  

只见手持燧发枪的士卒,打开了药池的盖子,倒入引燃药,然后将燧石夹上…  

而火绳枪士兵,一样是将引发药倒在药池内,然后将一根火线夹在龙头上,又掏出火折子吹燃,点燃引线。  

就在此时,区别开始出来了,天上不停落下的雨水,给火绳枪带来了麻烦。  

不是引线被雨水打湿造成了熄火,就是引药池的火药受潮,无法击发…  

燧发枪都已经击发了两轮了,而火绳枪这边,有士兵竟然还在和雨水较劲!  

窦逐北轻笑一声,火绳枪的短板暴露无遗啊!  

实际上火绳枪不单单害怕阴雨潮湿的天气,就连刮风天,一样是很难射击的。  

在明末,就有一次与鞑子大战的时候,因为大风,而导致火绳枪失效,从而被清兵大败的…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火枪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归属为突火枪、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燧发线膛枪。击发线膛枪,后装线膛枪,半自动、全自动…  

在火绳枪出现之前,一些制作精良的火门枪上,就已经有了可以旋转的火药池盖子,平时盖上,战时掀开,可以用来防风、防漏、防潮。  

这种设计,在东、西方都出现过,但不是主流,之后这种装置在火绳枪上才变得最为常见。  

但很多时候,技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明末的情况是——枪炮匠人们,早就知道防止火药被大风刮走的解决办法了!  

但是上级官员层层克扣,给予匠人们的资源和金钱,别说制作防止火药被风刮走的小装置了,匠人们连吃饱饭都难!  

更别提制造出质量合格的先进火绳枪了。  

文官的漂没有多么恐怖,在历史上有一个鲜活的例子——  

朝廷拨给毛文龙的一百万银子,到了毛文龙手上,竟然只剩下三十三万两!  

这是文官要杀毛文龙,疯狂弹劾他时,毛文龙大怒,以三连问崇祯“皇上知否”的奏章原文所记录。  

这还是对一镇总兵,如此狠的漂没呢!  

若是到了普通士卒手上,还能剩下多少呢?  

明后期,将领克扣士卒粮饷、官员克扣匠户粮饷已经是一个无官不做的现象了。  

文官用剥削所得,过着糜烂生活,武将用空饷、兵血所得,培养家丁,作为作战的主力…  

并且要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变战争的胜败,已经不是一两件小技术小发明所能改变的了。  

(作者小小吐槽一句:明史不能看,看得想骂人,掏空了国家,培养出来的宁锦大军,最后成为了明朝的掘墓人——天下土地,八成都是此部或独立、或参与打下,送给满清的!)  

另外,火绳枪上的盖子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明末火绳枪多达十余种。  

很多枪械的盖子,都需要枪手手动打开或闭合,这会增加枪手的操作程序,降低射速。  

在紧急情况下,新兵枪手还很可能因为紧张,忘记打开火药池盖,导致火绳无法点燃火药池内的火药,从而射击失败。  

只有很少的一些火绳枪上有较为复杂的机械联动,在枪手扣动扳机时,火药池盖会自动弹开,确保点火正常。  

但这些装置都无法彻底解决,大风吹走火药池内火药的问题。  

毕竟火药池盖总是会打开,这会让风“趁机”吹走火药池内的火药。  

要想真正解决,大风天气里火药池内的火药不被风吹走,需要等到将火绳枪发展成燧发枪,或是击发枪的时代了。  

因为这两种枪械的“火药池”都非常深,尤其是击发枪。  

在应对大风天气时,不至于像火绳枪那么被动。  

作为一个资讯大爆炸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