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老实造车(3/3)
道:“当然,这和特斯拉需要集中资金没有任何关系。”
马斯克说完这个似是有些找补式的说道:“增程技术是燃油与纯电的过渡,即便资金充沛,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上面深入研究。”
俞兴问道:“增程技术绕开了传统厂商在变速箱上的专利围堵,这不是价值吗?即便是过渡,这个过渡时间从目前看起来也至少是以十年来计算的,这十年里的用户里程焦虑不是焦虑吗?”
马斯克笑道:“我们只需要找到不焦虑和能接受焦虑的用户,难以接受焦虑的可以继续选择燃油车。”
俞兴摇头:“OK,你的话反倒是证明了价值,难以接受里程焦虑的用户又想享受电动车的进步,他们会是不错的用户群体。”
马斯克没有否认这一点,聊到这里就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刚才说一套半系统的复杂性存在问题,你怎么看电动车在内部整合上对传统汽车的区别?”
“冗余?低效?”俞兴试探着说了两个词,又想到马斯克刚才提过的“基于崭新的电动车”思路,沉吟道,“只用纯电系统而抛弃燃油系统,这样内里结构的焕然一新就是最大区别吧,传统汽车拿到的供应商零件像是一块块颜色不同的橡皮泥,然后把它们捏在一起用,最后是一团乱七八糟颜色的橡皮泥。”
“电动车可以用一块纯色的,全部都是黑色或者白色又或者红色之类的,这样来设计和整合零件、系统,最终完成电气化的进步。”
马斯克看了两眼提出比喻的俞兴,用英语对旁边能听懂自己话的章苏阳与徐欣笑道:“他可以造车了,至少可以骗到你们的钱了。”
章苏阳:“…”
徐欣:“…”
俞兴问刘琬英:“他说什么?”
刘琬英想了想,翻译道:“他说你的这个想法超出他预期的正确。”
两位投资人听着这个翻译…行吧,也算翻出精髓。
很显然,俞兴所说的兴趣远不止于兴趣,从与马斯克的交流来看,他至少进行过全盘的思考,虽说马斯克的公司还未必能活多久,但是…
徐欣接下来都没有再插队提问,只默默聆听这两个人的问答。
她听着听着就觉得有种奇怪的既视感,马斯克肯定是跟完造车全流程的,而俞兴谈论起来则像是把玩过电动车这种产品。
徐欣仔细回忆,确认特斯拉的汽车没有进入华夏,转而又想到俞兴之前去拜访过比亚迪,不知道是不是有来自王川福的考量。
只是,这两人的聊天在后半程已经完全偏离了电车的范畴,聊医学,聊能源,聊PPT换钱。
马斯克在午餐之前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既然有医学背景,有没有看过《黑客帝国》,你怎么看脑后插管那种技术的未来应用?”
“AI肯定是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快速发展的技术,脑后插管或者说脑机交互更像是人和AI的深度共舞。”俞兴笑道,“我看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尝试把机器拟人化,让机器向人靠近,但脑机交互像是另外一种思路,是把人的脑袋向AI靠拢。”
“电脑啊,芯片啊,它们像是一辆承载信息的大货车,人脑是狭窄的路口,是让大货车七扭八扭的进入这个路口,还是把路口扩宽,提高人脑的带宽,加快交互速度,两种方向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俞兴发散思维。
马斯克对此的评价是:“投资人有时候被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俞兴起身邀请客人去共进午餐。
徐欣这时候最后问了句:“马斯克,你觉得他如果造车能取得成功吗?”
马斯克想了想,答道:“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就好像他提到增程技术的价值,这必然存在愿意接受的用户,如果我有钱,我愿意投资一笔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徐欣感谢了这位电动车上市公司总裁的解答,但心情莫名有点沉重。
另一边的章苏阳已经在和俞兴握手:“俞总,我能感受到你去验证想法的认真,IDG愿意投一笔来一起验证有没有合适的切入点。”
俞兴笑道:“章总,不要,你这一定是小钱,我要大钱。”
章苏阳松开手:“嗯…老实造车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只要能略微出来一个章程,你就随时可以给我们打电话。”
俞兴再次握住老朋友的手:“章总,你肯定排在最前面,我们先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章苏阳认真的说道:“好的,好的,俞总,就算别人给的太多了,你也一定要给我打电话,不给我打,给熊总打也行。”
马斯克说完这个似是有些找补式的说道:“增程技术是燃油与纯电的过渡,即便资金充沛,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上面深入研究。”
俞兴问道:“增程技术绕开了传统厂商在变速箱上的专利围堵,这不是价值吗?即便是过渡,这个过渡时间从目前看起来也至少是以十年来计算的,这十年里的用户里程焦虑不是焦虑吗?”
马斯克笑道:“我们只需要找到不焦虑和能接受焦虑的用户,难以接受焦虑的可以继续选择燃油车。”
俞兴摇头:“OK,你的话反倒是证明了价值,难以接受里程焦虑的用户又想享受电动车的进步,他们会是不错的用户群体。”
马斯克没有否认这一点,聊到这里就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刚才说一套半系统的复杂性存在问题,你怎么看电动车在内部整合上对传统汽车的区别?”
“冗余?低效?”俞兴试探着说了两个词,又想到马斯克刚才提过的“基于崭新的电动车”思路,沉吟道,“只用纯电系统而抛弃燃油系统,这样内里结构的焕然一新就是最大区别吧,传统汽车拿到的供应商零件像是一块块颜色不同的橡皮泥,然后把它们捏在一起用,最后是一团乱七八糟颜色的橡皮泥。”
“电动车可以用一块纯色的,全部都是黑色或者白色又或者红色之类的,这样来设计和整合零件、系统,最终完成电气化的进步。”
马斯克看了两眼提出比喻的俞兴,用英语对旁边能听懂自己话的章苏阳与徐欣笑道:“他可以造车了,至少可以骗到你们的钱了。”
章苏阳:“…”
徐欣:“…”
俞兴问刘琬英:“他说什么?”
刘琬英想了想,翻译道:“他说你的这个想法超出他预期的正确。”
两位投资人听着这个翻译…行吧,也算翻出精髓。
很显然,俞兴所说的兴趣远不止于兴趣,从与马斯克的交流来看,他至少进行过全盘的思考,虽说马斯克的公司还未必能活多久,但是…
徐欣接下来都没有再插队提问,只默默聆听这两个人的问答。
她听着听着就觉得有种奇怪的既视感,马斯克肯定是跟完造车全流程的,而俞兴谈论起来则像是把玩过电动车这种产品。
徐欣仔细回忆,确认特斯拉的汽车没有进入华夏,转而又想到俞兴之前去拜访过比亚迪,不知道是不是有来自王川福的考量。
只是,这两人的聊天在后半程已经完全偏离了电车的范畴,聊医学,聊能源,聊PPT换钱。
马斯克在午餐之前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既然有医学背景,有没有看过《黑客帝国》,你怎么看脑后插管那种技术的未来应用?”
“AI肯定是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快速发展的技术,脑后插管或者说脑机交互更像是人和AI的深度共舞。”俞兴笑道,“我看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尝试把机器拟人化,让机器向人靠近,但脑机交互像是另外一种思路,是把人的脑袋向AI靠拢。”
“电脑啊,芯片啊,它们像是一辆承载信息的大货车,人脑是狭窄的路口,是让大货车七扭八扭的进入这个路口,还是把路口扩宽,提高人脑的带宽,加快交互速度,两种方向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俞兴发散思维。
马斯克对此的评价是:“投资人有时候被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俞兴起身邀请客人去共进午餐。
徐欣这时候最后问了句:“马斯克,你觉得他如果造车能取得成功吗?”
马斯克想了想,答道:“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就好像他提到增程技术的价值,这必然存在愿意接受的用户,如果我有钱,我愿意投资一笔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徐欣感谢了这位电动车上市公司总裁的解答,但心情莫名有点沉重。
另一边的章苏阳已经在和俞兴握手:“俞总,我能感受到你去验证想法的认真,IDG愿意投一笔来一起验证有没有合适的切入点。”
俞兴笑道:“章总,不要,你这一定是小钱,我要大钱。”
章苏阳松开手:“嗯…老实造车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只要能略微出来一个章程,你就随时可以给我们打电话。”
俞兴再次握住老朋友的手:“章总,你肯定排在最前面,我们先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章苏阳认真的说道:“好的,好的,俞总,就算别人给的太多了,你也一定要给我打电话,不给我打,给熊总打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