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回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吕言望着雨幕中的天空,并没有觉得多么可惜。  

像这样的气泡,或者说这样的文明,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会走向毁灭。  

按照他的猜测,当这个世界里的人类都被邪魔击杀干净以后,世界大概就会开始自主瓦解了吧?  

与吕言这样超然的心态不同,在王济等人眼中,这个世界就是生养他们的唯一家园。  

他们无法接受人类战败的消息,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最终会被邪魔统治。  

一时间众人的理智都有些快要蒸发殆尽的迹象。  

杜思璇还在对着年轻校尉以及他身后两百多名精卒大喊大叫,呐喊中都带着哭腔。  

“不可能!我现在就要回京都,我回要去见我父亲!”  

身份再怎么尊贵,终究也只是一名豆蔻年华的少女。  

她怎么可能接受得到这样的事实。  

“不能回去,现在京都太危险了。”  

年轻校尉低声劝道。  

“危险?能有什么危险!”  

杜思璇双眼通红地盯着年轻校尉:“因为危险就临阵脱逃对吧?你们不是京营的将士吗?!”  

她冲着这些将士发泄了一通,随后推开身前的年轻校尉。  

直接冒着大雨往京都的方向狂奔而去。  

“小姐!等一下!”  

看见这一幕,那两名侍卫顿时大惊。  

忙不迭地跑出罗汉庙,留下周平、徐大这些人站在庙里面面相觑。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  

沉默了许久,王济才长出了一口气。  

他终于是接受了这样绝望的事实。  

声音有些干涩地说道:“我会回京都。”  

“那是在送死。”  

年轻校尉重新做好了心理建设,打算劝面前这些残兵败将跟自己一起跑路。  

虽然是抱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念头,但这也算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了。  

“我们一直跟在邪魔后方。”  

王济下意识地握紧了自己的配刀:“一路上已经没有活人了。”  

就算暂时苟活下来,却还是难逃一死。  

只是早晚的事情,还得在临死之前一直都担惊受怕。  

王济不愿意在这样下去。  

既然人类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了,那为何不直接杀京都看看呢。  

至少,会比苟延残喘更痛快一点。  

说完,王济提着自己的配刀,同样往京都的方向走去。  

这毕竟是去送死,他没有再转头叫上这些一路上相互扶持的同袍。  

不过,就算王济没有招呼他们,周平这些人也是默默做出了决定。  

是痛痛快快的战死,还是跪着多苟活几天?  

这个问题,对于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糙汉子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选择。  

“老王这家伙,难得见他有这么爽快的时候啊。”  

周平抽出自己腰间的长刀,用衣摆擦拭了几下。  

他同样没有和其他人说话,默默提着刀走出罗汉庙。  

随后是徐大、徐二…  

时间逐渐推移,罗汉庙竟然变得空旷了起来。  

当然,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也并非所有人打算去京都送死。  

哪怕是这样热血上涌的时候,依旧有小部分士兵继续窝在罗汉庙里,强迫自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在这些人看来,反正有吕言这位神明保佑,也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  

苟延残喘就苟延残喘吧,总比这样大老远跑去送死要好。  

可惜的是,他们显然不懂吕言。  

吕言全程都保持着平静的神色,他转头看了一眼罗汉庙里的情况:“你们不走么?我只是答应送你们回京都而已。”  

年轻校尉还站在罗汉庙外面的空地上,他早就注意到了吕言这位和这些残兵败将气质完全不同的男子。  

一开始还以为吕言和杜思璇一样,是某位达官贵人的子嗣。  

听见吕言说是他在一路上庇护这些士兵,神色顿时变了几分。  

年轻校尉只是诧异,而庙里剩下的那七八名士兵就是惊恐了。  

他们突然反应过来,这位神明,一路上的表现可称不上什么慈悲为怀啊。  

“吕…吕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京都已经沦陷了,咱们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啊。”  

“您不能就这么扔下我们…”  

吕言瞥了他们一眼。  

懒得解释什么,迈步往外走去。  

随着他一步踏出,他脚下的小水洼仿佛是有了生命一般,疯狂朝两侧挤压,露出了干燥的地面。  

而天空降下的大雨,在即将落到吕言身上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避让开来,就好似这些雨水根本没有资格触碰到这位存在一样。  

吕言的动作看起来并不算快,却是转眼间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如此神异的景象,让在场看见这一幕的众人都是目瞪口呆。  

就连那些那位年纪轻轻就当上校尉的男子,也是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他久居京都,自然见过那几位武道宗师,可是年轻校尉敢肯定,就算是那些武道宗师绑在一块,都绝对没有这种神异的能力。  

“这应该,不是武者能够办到的吧?!”  

吕言很快就追上了跑在最前面的杜思璇和她那两名侍卫。  

不得不说,这两名侍卫对于杜思璇确实称得上是忠心耿耿。  

当发现劝不动的时候,依旧愿意保护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