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末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汉庙年久失修,地上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角落里更是堆积了一网又一网的蜘蛛丝。  

连庙里的石像都不知道被谁抱走了,说是一座庙,其实更像是一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塌的危房。  

不过,临时用来避雨还是勉强够用的。  

“你小子可以嘛,居然还知道这么一个地儿。”  

周平赤裸着上身,拍了拍跟自己一样围坐在火堆边的徐大。  

徐大对周平的夸赞很是受用。  

在成为历城的斥候之前,他经常往返于京都和历城,自然很了解两地之间的情况。  

享受了一下周平的吹捧后,徐大补充道:“到了罗汉庙,距离京都就不远了,这点路程一人双马的话,一天时间都要不了。”  

听见这个消息,庙里的众人顿时就兴奋了起来。  

在他们眼中,京都作为世界上最大也最重要的城市,绝对不可能被邪魔攻陷。  

只要回到京都,就意味着他们不用再继续过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周平转头望了一眼外面的情况:“看样子,这雨一时半会还停不了啊。”  

二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晚上的食物了。  

“等雨小一点再赶路呗。”  

曙光在即,众人的心情都很轻松。  

入夜。  

大雨还没有停下。  

黑暗中,哗啦啦的雨声,让人莫名感觉罗汉庙成为了一座孤岛,仿佛与世界隔绝。  

士兵们有的围坐在火堆旁,有的则倚靠在墙角,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  

杜思璇蜷曲着双腿,双手环抱在腿前,目光不时落到门口的吕言身上。  

她还思考吕言到底是用什么方式躲雨的,当时的画面,好像也没有看到吕言拿出什么东西挡在头上吧?  

对一个人好奇,本身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微妙的情愫。  

只是杜思璇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她在思索之余,依旧在不断的暗戳戳打量吕言。  

夜逐渐深了。  

按照之前就定好的方式,今晚由王济和徐大负责守夜。  

得益于王济一向靠谱的老好人形象。  

有不少人都是很快就放心地睡了过去。  

徐大不自觉地站起身来,轻声说道:“诶,老王,你有什么听见什么奇怪的动静?”  

“好像的确有点…”  

王济鼻翼翕动了两下,长着老茧的大手已经放在了自己的配刀上:“…而且还有点淡淡的血腥味。”  

徐大则是挨个将睡着的人摇醒,跟他们说明情况。  

两名侍卫小心翼翼地杜思璇护在中央。  

周平这会根本就还没有睡,他感觉气氛似乎有点太紧张了,故意笑道:“有吕大人看着呢,不用怕。”  

吕言将手伸出门外,接了几滴雨水。  

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很是随意。  

只要感知能力一开,他就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自然不会感觉到惊讶或者意外。  

他望着漆黑的罗汉庙外,平静地说道:“进来吧,我们不是邪魔。”  

迟疑了一会,外面便响起一连串金属碰撞的声音。  

一名校尉装束的年轻男子缓缓从雨幕中走出,跟在他身后的,是近两百名全副武装,甲胄齐全的精卒。  

这些士兵和王济他们比起来,就像是杂牌军跟正规军的区别一样。  

校尉装束的男子停在了距离罗汉庙七八步的位置,大概是认为这是一个安全距离。  

毕竟他们刚经历过那等惨烈的事件,自然不会在邪魔占领的区域中放松警惕。  

“你们是人类?”  

年轻校尉谨慎地看着吕言,眼角的余光,则是不经意地扫视着罗汉庙里的情况。  

然而还没等吕言回话,王济等人就率先回应了。  

“我们当然是人了。”  

“你们这是在扫荡附近的邪魔吗?”  

“看你们的装束是京营的将士吧?赶紧护送本小姐回京。”  

“太好了!”  

庙里的士兵们皆是兴高采烈,杜思璇都忍不住在原地蹦了两下。  

对面这阵列齐整,显然和他们这些从死人坑里爬出来的散兵游勇不一样,怎么想都不应该是败军吧?  

可是王济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在听见二宝等人欢呼的话语后,年轻校尉脸上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  

对方的沉默,让不少人敏锐地觉察到了不对劲。  

激动的心情逐渐沉了下去。  

“怎…怎么了?”  

杜思璇眨了眨眼睛。  

“京都…城破了。”年轻校尉几乎是咬着牙说出的这段话。  

“什么?!”  

众人一片哗然。  

不久前他们还在期待着回到京都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可是下一秒,年轻校尉的话就仿佛一道雷霆一般,将他们的幻想打落尘埃。  

仔细看看,果然能够发现这些精卒,包括年轻校尉的甲胄上,都还沾染着血迹。  

只不过王济他们都没有往这个方面想,或者说,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年轻校尉说到一半,声音都变得有些哽咽起来:“此前邪魔根本无法攻破京都的城防,可是谁知道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那种程度的倾盆大雨,人的视线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别说是守城了,甚至就连命令都很难传出来。  

守城的士兵几乎都是各自为战。  

失去了组织结构以后,人类个体的战力显然比不过邪魔那样的怪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