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西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2/4)
其中也有诸多难关。
首先,我们要稳住朝廷,假意接受他们的安排,让他们觉得我们已入彀中,放松警惕。
同时,在延安府的整合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阻力,无论是来自当地守旧势力,还是西夏的干扰,都不可掉以轻心。”
王抱朴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先生,学生建议,对于当地守旧势力,我们可以采取恩威并施之策。
对那些愿意归附的,给予丰厚的利益和官职;
对冥顽不灵、阻碍整合的,坚决予以清除。
至于西夏,他们一直觊觎延安府,我们得加强边境防御,一旦他们有异动,便要迅速做出反应,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的计划。”
苏允点点头道:“嗯,可以,在收到了朝廷任命之后,便尽快将延安府纳入我们的管理之中,要尽快消化完毕!”
郑朝宗抱拳说道:“先生放心,边境防御之事就交给我吧。我定会日夜坚守,加强巡逻,确保西夏无机可乘。
若他们胆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苏允目光坚定,扫视众人一圈:“好!如今大计已定,诸位便各司其职,全力推进。
这是我们绥德军千载难逢的机遇,亦是一场艰苦的博弈,让我们携手共进,闯出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行礼,齐声高呼:“愿为先生效命!”
声音响彻书房,充满了豪情壮志。
随后众人纷纷散去,而王抱朴却是留了下来。
“先生,学生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宋朝会做出这么一个决定,总是感觉有些不太合理,这里面是不是有些阴谋?”
王抱朴问道。
苏允笑了笑,道:“之前为师请了西夏王爷李秉临过来,与他达成了代理我们绥德军产出的合作意向,因此李秉临算是出了大力气。”
王抱朴忽而反应了过来,道:“我就说西夏人的胃口怎么那么大,一张口就要将延安府吞下去大半,
将宋朝君臣逼得出此下作手段,原来是李秉临在这里面发挥大作用呢,怪不得怪不得!”
苏允微微颔首,笑道:“没错,李秉临此人在西夏皇族之中,也算是个枭雄了,西夏皇族与梁氏本就貌合神离,在朝堂上矛盾重重。
此次提出如此苛刻的和谈条件,一方面固然是看出我们绥德军的价值,想通过这种方式,搅乱局势,从中渔利。
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想在西夏国内彰显自身地位!
他如此提出要求,虽然很过分,但在西夏朝廷看来,却是全心全意为西夏朝廷争取利益,自然是无可厚非。
能成自然是大好事,不能成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毕竟现在宋朝还没有遭受大败呢。
但若是成了,那对于西夏朝廷来说就是意外之喜了。
而宋朝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逼得乱了阵脚,病急乱投医,才想出了这‘驱虎吞狼’之计。”
王抱朴若有所思,踱步至窗边,望着远处的城垣,喃喃道:“如此一来,这局势就愈发复杂了。
西夏内部有李氏与梁氏之争,外部又与大宋剑拔弩张,而我们绥德军,恰好处于这各方势力的漩涡中心。
只是,先生,李秉临与我们合作,他究竟图什么呢?他不可能仅仅为了那点货物的代理之利,便如此大费周章吧?”
苏允起身,走到王抱朴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守真,李秉临野心勃勃,他可不满足于在西夏朝堂上做个被梁氏掣肘的王爷。
有个事情你可能认识还不够深刻,你可能不明白,若能掌控绥德军的货物贸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仅能积累巨额财富,还能借此结交各方势力,扩充自己的人脉。
日后,无论是在西夏国内争权,还是在宋夏乃至辽国之间周旋,他都将有更多的筹码。”
王抱朴点了点头,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那先生,我们与李秉临的合作,后续该如何推进?
此人心思深沉,难保不会在背后另有打算。”
苏允点点头道:“无妨,与李秉临的合作,我们要谨慎对待,但也不用过于担忧。
说到底,最终还得看手中的刀枪,西夏只要在军事上奈何不得我们,那么其余的皆有腾挪余地!”
王抱朴若有所思,道:“先生是不是也在对西夏内部进行分化,为未来做准备?”
苏允欣慰点头,道:“守真,你能看到这点,说明你成长得极快!
没错,为师认为,西夏皇族与梁氏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利用的,现在梁氏势大压制西夏皇族,让西夏内部暂时稳定。
因此我要扶持西夏皇族,一旦西夏皇族的实力与梁氏持平,那么西夏内部平衡便被打破。
到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推,西夏便要大乱,到时候便是我们的机会!”
王抱朴听闻,不禁对苏允的深谋远虑佩服不已:“先生高见,学生受教了。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寻得一线生机,逐步壮大自身!”
汴京。
崇政殿。
高太后端坐在帘后,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的一众宰执。
赵卨站在朝堂中央,手中捧着拟定好的任命诏书,心中既有一丝忐忑,又带着些许期待。
“诸位爱卿,如今西夏态度强硬,和谈陷入僵局,我大宋需得另寻破局之法。
赵枢密所提之策,虽有风险,但眼下看
首先,我们要稳住朝廷,假意接受他们的安排,让他们觉得我们已入彀中,放松警惕。
同时,在延安府的整合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阻力,无论是来自当地守旧势力,还是西夏的干扰,都不可掉以轻心。”
王抱朴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先生,学生建议,对于当地守旧势力,我们可以采取恩威并施之策。
对那些愿意归附的,给予丰厚的利益和官职;
对冥顽不灵、阻碍整合的,坚决予以清除。
至于西夏,他们一直觊觎延安府,我们得加强边境防御,一旦他们有异动,便要迅速做出反应,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的计划。”
苏允点点头道:“嗯,可以,在收到了朝廷任命之后,便尽快将延安府纳入我们的管理之中,要尽快消化完毕!”
郑朝宗抱拳说道:“先生放心,边境防御之事就交给我吧。我定会日夜坚守,加强巡逻,确保西夏无机可乘。
若他们胆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苏允目光坚定,扫视众人一圈:“好!如今大计已定,诸位便各司其职,全力推进。
这是我们绥德军千载难逢的机遇,亦是一场艰苦的博弈,让我们携手共进,闯出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行礼,齐声高呼:“愿为先生效命!”
声音响彻书房,充满了豪情壮志。
随后众人纷纷散去,而王抱朴却是留了下来。
“先生,学生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宋朝会做出这么一个决定,总是感觉有些不太合理,这里面是不是有些阴谋?”
王抱朴问道。
苏允笑了笑,道:“之前为师请了西夏王爷李秉临过来,与他达成了代理我们绥德军产出的合作意向,因此李秉临算是出了大力气。”
王抱朴忽而反应了过来,道:“我就说西夏人的胃口怎么那么大,一张口就要将延安府吞下去大半,
将宋朝君臣逼得出此下作手段,原来是李秉临在这里面发挥大作用呢,怪不得怪不得!”
苏允微微颔首,笑道:“没错,李秉临此人在西夏皇族之中,也算是个枭雄了,西夏皇族与梁氏本就貌合神离,在朝堂上矛盾重重。
此次提出如此苛刻的和谈条件,一方面固然是看出我们绥德军的价值,想通过这种方式,搅乱局势,从中渔利。
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想在西夏国内彰显自身地位!
他如此提出要求,虽然很过分,但在西夏朝廷看来,却是全心全意为西夏朝廷争取利益,自然是无可厚非。
能成自然是大好事,不能成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毕竟现在宋朝还没有遭受大败呢。
但若是成了,那对于西夏朝廷来说就是意外之喜了。
而宋朝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逼得乱了阵脚,病急乱投医,才想出了这‘驱虎吞狼’之计。”
王抱朴若有所思,踱步至窗边,望着远处的城垣,喃喃道:“如此一来,这局势就愈发复杂了。
西夏内部有李氏与梁氏之争,外部又与大宋剑拔弩张,而我们绥德军,恰好处于这各方势力的漩涡中心。
只是,先生,李秉临与我们合作,他究竟图什么呢?他不可能仅仅为了那点货物的代理之利,便如此大费周章吧?”
苏允起身,走到王抱朴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守真,李秉临野心勃勃,他可不满足于在西夏朝堂上做个被梁氏掣肘的王爷。
有个事情你可能认识还不够深刻,你可能不明白,若能掌控绥德军的货物贸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仅能积累巨额财富,还能借此结交各方势力,扩充自己的人脉。
日后,无论是在西夏国内争权,还是在宋夏乃至辽国之间周旋,他都将有更多的筹码。”
王抱朴点了点头,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那先生,我们与李秉临的合作,后续该如何推进?
此人心思深沉,难保不会在背后另有打算。”
苏允点点头道:“无妨,与李秉临的合作,我们要谨慎对待,但也不用过于担忧。
说到底,最终还得看手中的刀枪,西夏只要在军事上奈何不得我们,那么其余的皆有腾挪余地!”
王抱朴若有所思,道:“先生是不是也在对西夏内部进行分化,为未来做准备?”
苏允欣慰点头,道:“守真,你能看到这点,说明你成长得极快!
没错,为师认为,西夏皇族与梁氏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利用的,现在梁氏势大压制西夏皇族,让西夏内部暂时稳定。
因此我要扶持西夏皇族,一旦西夏皇族的实力与梁氏持平,那么西夏内部平衡便被打破。
到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推,西夏便要大乱,到时候便是我们的机会!”
王抱朴听闻,不禁对苏允的深谋远虑佩服不已:“先生高见,学生受教了。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寻得一线生机,逐步壮大自身!”
汴京。
崇政殿。
高太后端坐在帘后,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的一众宰执。
赵卨站在朝堂中央,手中捧着拟定好的任命诏书,心中既有一丝忐忑,又带着些许期待。
“诸位爱卿,如今西夏态度强硬,和谈陷入僵局,我大宋需得另寻破局之法。
赵枢密所提之策,虽有风险,但眼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