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西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1/4)
苏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手中紧紧攥着阮川桥的传信,眼神中满是不解。
他想了十天十夜…有点夸张了,他收到阮川桥的信件已经有好些个时间了,但他依然想不明白,宋朝君臣就这么将这么一个机会递到他手上来?
是,大宋朝廷封他为知延安府事,是为了让他担起放弃部分延安府土地予西夏的骂名,这背后藏着的心思,苏允怎会不知。
但他们就这么笃定,自己守不住延安府,而且,他们就这么放心将延安府交给自己,而自己不会趁机将其占下?
啊,是了,宋朝君臣觉得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情,自己这个只有绥德军蕞尔之地的叛逆,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允想明白了这一点,顿时咧嘴一笑。
苏允并不在意朝廷对他的小觑,对他而言,这是将绥德军势力合法扩张的绝佳契机。
“来人!”苏允高声唤道。
一名亲兵迅速走进书房拱手请示。
“即刻召集诸位六房主事以及将领前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亲兵领命而去。
苏允望着窗外,微微笑了起来,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不多时,六房主事与将领纷纷齐聚书房。
众人见苏允面带笑意,虽不明所以,但也都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诸位,”苏允开口,声音洪亮而有力,“这是密探从汴京传回来的密信,大家都先看看。”
密信在众人手中传递,众人先是错愕,随即都十分震怒。
郑朝宗看完密信,脸上怒容翻涌,沉声道:“这大宋朝廷,简直欺人太甚!
竟想把这等卖国求荣的脏水泼到咱们头上,让咱们背骂名,他们好躲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哪有这般道理!”
平子澄亦是眉头紧皱,他缓缓开口道:“哼,宋朝那群人,自以为聪明,把咱们当成什么了?随意摆弄的棋子吗?
这般算计,也太小瞧我们绥德军了。他们以为我们会乖乖就范,担下这千古骂名,简直是白日做梦!”
毕太华看完密信,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骂道:“呸!这不是把咱们往火坑里推吗?
咱们辛辛苦苦经营绥德军,为的就是守护一方百姓,对抗外敌,如今他们倒好,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坑害我们。
先生,咱们绝不能答应,跟他们拼了!”
此时王抱朴却是若有所思,见得众人震怒,他反而笑了一声,道:“稍安勿躁,你们愤怒个什么嘛,没见先生喜形于色么?”
众人闻言顿时一愣,齐齐看向苏允,果然见得苏允嘴角含笑。
众人忽而反应了过来。
他们都是极聪明的人,刚刚不过是一时间激于义愤而已,但这一反应,立即想到其中关键之处,顿时人人振奋。
苏允笑了笑道:“朝廷朝廷的确是卑劣无比,他们欲借我之手,平息西夏的怒火,还想将骂名转嫁于我。
但在我看来,这是给我们送来了一份大礼。这是我们绥德军崛起的绝佳机会!”
苏允摆摆手,笑道:“守真,你来说说。”
王抱朴微笑起身,点头道:“学生刚刚其实心中亦是愤怒无比,但进来之前见得先生面有喜意,便多想了一层而已。
这自然是阴谋,但我们为何不能将计就计?
一旦先生出任知延安府事,便能以朝廷任命的名义,光明正大地整合延安府的资源。
届时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安延安府的将士、在民间招募士兵、筹备粮草,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
若是运作得当,我们甚至可以将延安府全部都吞下,我们的实力将会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
郑朝宗立即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守真所言极是!有了朝廷这道任命,咱们在延安府行事便有了大义名分。
那些原本对咱们绥德军心存疑虑的地方势力,见先生身为知延安府事前来整合,必定会放下戒心。
咱们可趁机收编他们的力量,壮大自身。
而且,招募士兵之时,百姓听闻是为了守护延安府,抵御西夏,想必也会踊跃响应,如此一来,兵源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平子澄抚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补充道:“粮草方面也可以做一些文章。
以知延安府事之名,我们可以重新规划地方税收,合理调配资源,将粮草储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还能与周边商贾建立更紧密的合作,确保物资供应源源不断。
如此,无论是短期应对西夏,还是长期发展壮大,我们都有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毕太华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对啊!咱们之前一直被朝廷视为叛逆,行事诸多掣肘。
如今有了这身份,便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我看呐,不仅要整合延安府,还要让朝廷看看,咱们绥德军绝非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
等我们壮大起来,定要让大宋君臣为今日的短视付出代价!”
阿回亦是喜道:“好事啊,咱们这就算是洗脱了叛逆的身份,咱们绥德军的货物可就能够卖去任何地方了!
以后不仅延安府是我们货物的倾销地,连着大宋各个繁华之地,咱们都要将绥德军出产全给卖过去!”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
苏允笑着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诸位所言极是。但这
他想了十天十夜…有点夸张了,他收到阮川桥的信件已经有好些个时间了,但他依然想不明白,宋朝君臣就这么将这么一个机会递到他手上来?
是,大宋朝廷封他为知延安府事,是为了让他担起放弃部分延安府土地予西夏的骂名,这背后藏着的心思,苏允怎会不知。
但他们就这么笃定,自己守不住延安府,而且,他们就这么放心将延安府交给自己,而自己不会趁机将其占下?
啊,是了,宋朝君臣觉得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情,自己这个只有绥德军蕞尔之地的叛逆,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允想明白了这一点,顿时咧嘴一笑。
苏允并不在意朝廷对他的小觑,对他而言,这是将绥德军势力合法扩张的绝佳契机。
“来人!”苏允高声唤道。
一名亲兵迅速走进书房拱手请示。
“即刻召集诸位六房主事以及将领前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亲兵领命而去。
苏允望着窗外,微微笑了起来,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不多时,六房主事与将领纷纷齐聚书房。
众人见苏允面带笑意,虽不明所以,但也都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诸位,”苏允开口,声音洪亮而有力,“这是密探从汴京传回来的密信,大家都先看看。”
密信在众人手中传递,众人先是错愕,随即都十分震怒。
郑朝宗看完密信,脸上怒容翻涌,沉声道:“这大宋朝廷,简直欺人太甚!
竟想把这等卖国求荣的脏水泼到咱们头上,让咱们背骂名,他们好躲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哪有这般道理!”
平子澄亦是眉头紧皱,他缓缓开口道:“哼,宋朝那群人,自以为聪明,把咱们当成什么了?随意摆弄的棋子吗?
这般算计,也太小瞧我们绥德军了。他们以为我们会乖乖就范,担下这千古骂名,简直是白日做梦!”
毕太华看完密信,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骂道:“呸!这不是把咱们往火坑里推吗?
咱们辛辛苦苦经营绥德军,为的就是守护一方百姓,对抗外敌,如今他们倒好,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坑害我们。
先生,咱们绝不能答应,跟他们拼了!”
此时王抱朴却是若有所思,见得众人震怒,他反而笑了一声,道:“稍安勿躁,你们愤怒个什么嘛,没见先生喜形于色么?”
众人闻言顿时一愣,齐齐看向苏允,果然见得苏允嘴角含笑。
众人忽而反应了过来。
他们都是极聪明的人,刚刚不过是一时间激于义愤而已,但这一反应,立即想到其中关键之处,顿时人人振奋。
苏允笑了笑道:“朝廷朝廷的确是卑劣无比,他们欲借我之手,平息西夏的怒火,还想将骂名转嫁于我。
但在我看来,这是给我们送来了一份大礼。这是我们绥德军崛起的绝佳机会!”
苏允摆摆手,笑道:“守真,你来说说。”
王抱朴微笑起身,点头道:“学生刚刚其实心中亦是愤怒无比,但进来之前见得先生面有喜意,便多想了一层而已。
这自然是阴谋,但我们为何不能将计就计?
一旦先生出任知延安府事,便能以朝廷任命的名义,光明正大地整合延安府的资源。
届时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安延安府的将士、在民间招募士兵、筹备粮草,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
若是运作得当,我们甚至可以将延安府全部都吞下,我们的实力将会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
郑朝宗立即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守真所言极是!有了朝廷这道任命,咱们在延安府行事便有了大义名分。
那些原本对咱们绥德军心存疑虑的地方势力,见先生身为知延安府事前来整合,必定会放下戒心。
咱们可趁机收编他们的力量,壮大自身。
而且,招募士兵之时,百姓听闻是为了守护延安府,抵御西夏,想必也会踊跃响应,如此一来,兵源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平子澄抚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补充道:“粮草方面也可以做一些文章。
以知延安府事之名,我们可以重新规划地方税收,合理调配资源,将粮草储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还能与周边商贾建立更紧密的合作,确保物资供应源源不断。
如此,无论是短期应对西夏,还是长期发展壮大,我们都有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毕太华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对啊!咱们之前一直被朝廷视为叛逆,行事诸多掣肘。
如今有了这身份,便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我看呐,不仅要整合延安府,还要让朝廷看看,咱们绥德军绝非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
等我们壮大起来,定要让大宋君臣为今日的短视付出代价!”
阿回亦是喜道:“好事啊,咱们这就算是洗脱了叛逆的身份,咱们绥德军的货物可就能够卖去任何地方了!
以后不仅延安府是我们货物的倾销地,连着大宋各个繁华之地,咱们都要将绥德军出产全给卖过去!”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
苏允笑着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诸位所言极是。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