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姥爷真金长啥样(2/3)
爹似的。”
“说明这狗聪明。”老爷子道,继而问起另几只小家伙,“金‘毛’它们呢?今年怎么没跟你来?”
“金‘毛’当爹了,舍不得丢下怀孕的母猴。”向刚含笑解释,“我看树‘洞’里布置得‘挺’暖和,果子也够吃,等‘春’暖‘花’开了再带宝贝蛋们去看金‘毛’和它娃吧。金橘我没看到,兴许是溜去哪儿玩了。这家伙天不怕地不怕,出不了事。”
有事那不还有金大王兜着。
“今年你二伯他们不来,小李又陪着‘春’妹去北戴河了,本想几只小家伙来了家里就热闹了,哪晓得也不来啊。”
小李和‘春’妹谈对象了。两人走到一起,是大伙儿乐见其成的。四年前‘春’妹还小,小李即便有那个心思,也没表‘露’分毫。只默默陪着‘春’妹受完了罚。
回到知青站后,其中有个同期下乡的男知青不晓得哪根筋搭牢,自己的活懒懒散散,‘春’妹的活抢着干。‘春’暖‘花’开时,不好好砍柴却摘一大捧映山红,偷偷放到‘春’妹房间的窗台上,完了还动不动冲她咧嘴笑。小李要还看不懂那男知青的心思,未免太蠢了。
加上一心想撮合他和‘春’妹的姜心柔,时不时向他透‘露’‘春’妹的喜好,于是,受家长团点拨的小李,奋起追起了媳‘妇’。
男知青要放下自己的活才能帮‘春’妹,小李就没那个顾忌了,不论农闲农忙,都去帮忙。
地里没活时,就领着‘春’妹上后山耨野菜。
映山红算什么?不能吃、不能用的,他给‘春’妹编‘花’环、做‘花’篮,完了送她一篮红彤彤的山莓,入口清甜,一路甜到心坎。
久而久之,近山坳的村民都看出来了——盈芳家的警卫员小李同志,超喜欢‘性’格温和、干活利索的‘女’知青姜‘春’妹。
上了年纪的总喜欢给小年轻牵线搭媒,又见小李表现得这么明显,得闲唠嗑时,少不了拿‘春’妹打趣。
一来二去的,‘春’妹也瞧出小李的心思了。姜心柔问她什么想法,她俏脸一红,手指绞着衣角,脸快要埋到‘胸’膛了。
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呀。
姜心柔就给老家的堂哥去了封信。其实上封信里她就和堂哥透过口风了——
“老爷子身边的警卫员,无论相貌、品行都不错,年龄是大了点,差不多大了‘春’妹半轮,但古话说得好:年纪大的男人疼媳‘妇’。看我‘女’婿就知道,大个三五岁,疼起媳‘妇’来就跟疼闺‘女’似的。只要他在家,啥活都不让我闺‘女’干,那亲热劲,哎哟喂看得我和老萧牙疼……
要嫁个同岁数的才倒霉呢。和‘春’妹同批来的知青,年纪是差不多,可看看他们住的地方,脏‘乱’得简直没法下脚。你要是让‘春’妹嫁给这样的人,我敢打赌,不出三年,‘春’妹就被折腾成黄脸婆了。哪像我闺‘女’,三个娃的娘了还嫩得跟大姑娘似的。而且啊,村里那帮大姑娘,还没我闺‘女’皮肤嫩……”
远在北戴河的姜家堂兄看完信着实无语。
什么三个娃的娘……当我不知道你闺‘女’是一次‘性’生的三娃么。
再看堂妹话里话外对同期男知青的嫌弃,让姜家堂兄还能说啥?当即回信:
“柔柔啊,你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好的肯定不会嫌差,歪瓜裂枣也指定不会包装成起沙大西瓜。这么着吧,‘春’妹在你眼皮子底下,我和她娘铁放心。给‘春’妹挑什么样的丈夫,你看着办。定妥了让我和她娘过个目就成……”
就这样,‘春’妹和小李看对了眼、处起了对象。
今年农忙结束,姜家来信说,‘春’妹姥姥快不行了,临终前尤为惦记下乡的外孙‘女’,希望公社书记和生产大队队长通融通融,放‘春’妹一个假,让她回去见老人家最后一面。
照理知青下乡后,没什么特殊情况是不能离开‘插’队地的,不过像‘春’妹这种情况,老家来信,且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书记召集部队干部开了个会,一致通过放姜‘春’妹一个长假,赶在‘春’耕前回来就行。
这也是‘春’妹平时人缘好,干活又积极,上到公社干部,下到小队队长,都对她很满意。其他知青见状,眼珠子一转,提笔给家里去信,也想学‘春’妹家这样的做法。只要公社、大队肯出证明,他们就能回家看看了。
不料,信没寄出,书记就召集知青开大会,会上点名表扬姜‘春’妹下乡迄今的积极表现,批评了蹦跶得特别厉害的两名‘女’知青以及经常搞‘混’干活地点的男知青,经公社干部一致表决,奖励表现突出的姜‘春’妹同志返乡探亲。同时强调:在座每位知青,来年的表现要是也向‘春’妹看齐,回头也给他们放长假。
这么一来,就不存在家里来信央求公社放人一说了。‘春’妹的假,成了她应得的奖励。
知青们个个蔫头耷脑。
“亏得你丈母娘手脚快,把‘春’妹配给了小李。不是我夸,小李这孩子无论‘性’格、脾气都没话说,‘春’妹嫁给了他,日子一准红红火火。要是嫁给那些个弱‘鸡’知青,啧……”
涉及男婚‘女’嫁一事,老爷子也难免喜欢八卦几句。
“对了,今年小三搞了些炮仗回来,一会儿吃了年夜饭,你去桥头放几个,好好热闹热闹。有多的匀些给公社。你们那老向书记一准高兴。”
“好。”
年夜饭很丰盛。
今年公社多养了两头猪,一头都没病,养到年终,刨开
“说明这狗聪明。”老爷子道,继而问起另几只小家伙,“金‘毛’它们呢?今年怎么没跟你来?”
“金‘毛’当爹了,舍不得丢下怀孕的母猴。”向刚含笑解释,“我看树‘洞’里布置得‘挺’暖和,果子也够吃,等‘春’暖‘花’开了再带宝贝蛋们去看金‘毛’和它娃吧。金橘我没看到,兴许是溜去哪儿玩了。这家伙天不怕地不怕,出不了事。”
有事那不还有金大王兜着。
“今年你二伯他们不来,小李又陪着‘春’妹去北戴河了,本想几只小家伙来了家里就热闹了,哪晓得也不来啊。”
小李和‘春’妹谈对象了。两人走到一起,是大伙儿乐见其成的。四年前‘春’妹还小,小李即便有那个心思,也没表‘露’分毫。只默默陪着‘春’妹受完了罚。
回到知青站后,其中有个同期下乡的男知青不晓得哪根筋搭牢,自己的活懒懒散散,‘春’妹的活抢着干。‘春’暖‘花’开时,不好好砍柴却摘一大捧映山红,偷偷放到‘春’妹房间的窗台上,完了还动不动冲她咧嘴笑。小李要还看不懂那男知青的心思,未免太蠢了。
加上一心想撮合他和‘春’妹的姜心柔,时不时向他透‘露’‘春’妹的喜好,于是,受家长团点拨的小李,奋起追起了媳‘妇’。
男知青要放下自己的活才能帮‘春’妹,小李就没那个顾忌了,不论农闲农忙,都去帮忙。
地里没活时,就领着‘春’妹上后山耨野菜。
映山红算什么?不能吃、不能用的,他给‘春’妹编‘花’环、做‘花’篮,完了送她一篮红彤彤的山莓,入口清甜,一路甜到心坎。
久而久之,近山坳的村民都看出来了——盈芳家的警卫员小李同志,超喜欢‘性’格温和、干活利索的‘女’知青姜‘春’妹。
上了年纪的总喜欢给小年轻牵线搭媒,又见小李表现得这么明显,得闲唠嗑时,少不了拿‘春’妹打趣。
一来二去的,‘春’妹也瞧出小李的心思了。姜心柔问她什么想法,她俏脸一红,手指绞着衣角,脸快要埋到‘胸’膛了。
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呀。
姜心柔就给老家的堂哥去了封信。其实上封信里她就和堂哥透过口风了——
“老爷子身边的警卫员,无论相貌、品行都不错,年龄是大了点,差不多大了‘春’妹半轮,但古话说得好:年纪大的男人疼媳‘妇’。看我‘女’婿就知道,大个三五岁,疼起媳‘妇’来就跟疼闺‘女’似的。只要他在家,啥活都不让我闺‘女’干,那亲热劲,哎哟喂看得我和老萧牙疼……
要嫁个同岁数的才倒霉呢。和‘春’妹同批来的知青,年纪是差不多,可看看他们住的地方,脏‘乱’得简直没法下脚。你要是让‘春’妹嫁给这样的人,我敢打赌,不出三年,‘春’妹就被折腾成黄脸婆了。哪像我闺‘女’,三个娃的娘了还嫩得跟大姑娘似的。而且啊,村里那帮大姑娘,还没我闺‘女’皮肤嫩……”
远在北戴河的姜家堂兄看完信着实无语。
什么三个娃的娘……当我不知道你闺‘女’是一次‘性’生的三娃么。
再看堂妹话里话外对同期男知青的嫌弃,让姜家堂兄还能说啥?当即回信:
“柔柔啊,你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好的肯定不会嫌差,歪瓜裂枣也指定不会包装成起沙大西瓜。这么着吧,‘春’妹在你眼皮子底下,我和她娘铁放心。给‘春’妹挑什么样的丈夫,你看着办。定妥了让我和她娘过个目就成……”
就这样,‘春’妹和小李看对了眼、处起了对象。
今年农忙结束,姜家来信说,‘春’妹姥姥快不行了,临终前尤为惦记下乡的外孙‘女’,希望公社书记和生产大队队长通融通融,放‘春’妹一个假,让她回去见老人家最后一面。
照理知青下乡后,没什么特殊情况是不能离开‘插’队地的,不过像‘春’妹这种情况,老家来信,且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书记召集部队干部开了个会,一致通过放姜‘春’妹一个长假,赶在‘春’耕前回来就行。
这也是‘春’妹平时人缘好,干活又积极,上到公社干部,下到小队队长,都对她很满意。其他知青见状,眼珠子一转,提笔给家里去信,也想学‘春’妹家这样的做法。只要公社、大队肯出证明,他们就能回家看看了。
不料,信没寄出,书记就召集知青开大会,会上点名表扬姜‘春’妹下乡迄今的积极表现,批评了蹦跶得特别厉害的两名‘女’知青以及经常搞‘混’干活地点的男知青,经公社干部一致表决,奖励表现突出的姜‘春’妹同志返乡探亲。同时强调:在座每位知青,来年的表现要是也向‘春’妹看齐,回头也给他们放长假。
这么一来,就不存在家里来信央求公社放人一说了。‘春’妹的假,成了她应得的奖励。
知青们个个蔫头耷脑。
“亏得你丈母娘手脚快,把‘春’妹配给了小李。不是我夸,小李这孩子无论‘性’格、脾气都没话说,‘春’妹嫁给了他,日子一准红红火火。要是嫁给那些个弱‘鸡’知青,啧……”
涉及男婚‘女’嫁一事,老爷子也难免喜欢八卦几句。
“对了,今年小三搞了些炮仗回来,一会儿吃了年夜饭,你去桥头放几个,好好热闹热闹。有多的匀些给公社。你们那老向书记一准高兴。”
“好。”
年夜饭很丰盛。
今年公社多养了两头猪,一头都没病,养到年终,刨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