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谁回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本是两百文一个月,最近云国公进行税改,我们就降到一百八十文一个月。”  

自从云国公打下幽云十六州后,整个北面的商路几乎全部打通,来往的胡商和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几乎要把七个镇子填满。  

三轮车和自行车在云州很普遍,但在其他的地方则是很稀少。  

但凡来云州的外地人,都想试一试。  

因此,无论是通勤车还是运营三轮车,生意都很好。  

稍微努努力,一天就能赚上一百来文。  

夏乐知咋舌:“月课真的不贵。”  

车夫点头赞同,言语里满是骄傲:“可不呗,我曾经拉过一个京都的客人。他说,京都也有类似的业务,不过用的是轿子和驴车。轿子一个时辰收费三百文,贵得很呢。他们一个月的月课就要五百文。”  

看上去好像赚了很多,但一个轿子要四个人抬,分到个人身上,也没赚多少。  

夏掌柜撇嘴:“我还是喜欢咱们云州的三轮车,多稳当,轿子晃晃悠悠的。”  

车夫咧嘴乐:“我也觉得,咱们云州才是最好的。”  

比起京都的驴车,云州的三轮车更加便捷,不用找专门的车马场,收工回家就能放进自家院子里,还不用担心会丢。  

抚冥镇内也有专门的车辙铺子,负责修理车轮,补胎的价格在五十文左右。  

毕竟用的是橡胶轮胎,橡胶都是来自于御夷镇的杜仲树。  

御夷镇通过橡胶赚得盆满钵满,日子好过得很。  

三轮车在平坦的大道上骑得飞快,原本镇子里的定北路,趁着这次大修更是拓宽成六个车道。  

在六个车道两边则是预留给行人的马路,马路两边则是营业的商铺。  

这是抚冥镇进行一次极为大胆的城市规划创新。  

抚冥镇不再设置专门的坊市,而是把商铺分散在两条主大道两侧。  

然后在南面开设一个大宗贸易坊,大宗贸易坊的旁边则是牛马交易坊。  

抚冥镇原本镇中心的广场依旧保留着,用来给偶尔摆摊的农民们以及规模较小的外地行商,开集市。  

这相当于是把百姓日常生活的购物需要和商队的大宗交易分隔开来。  

夏掌柜坐在三轮车上,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商铺,发现商铺大多以食肆,茶楼,成衣铺子,典当铺,书铺,杂货铺为主,生意都还不错。  

“乐知,咱们回去后,也在怀朔镇买一个商铺。”  

抚冥镇是云州七镇中,基建建设最快,恢复的最快,也是第一个尝试新模式的镇子。  

怀朔镇的颜同初对这样的模式,不大有信心,于是放缓了怀朔镇的基建,打算看看抚冥镇的效果如何,再做决定。  

事实证明,抚冥镇的这次创新深受百姓们的好评。  

如果想逛街,他们再也不用从镇东头赶到镇西头,只要走到主道两旁,总能找到几家食肆或者杂货铺。  

当然,如果他们有指定想去的店铺,可以选择走路去,也可以坐通勤车,或者租三轮车。  

总之,生活比以往要便利许多。  

颜同初见到这样的结果,便决定结合怀朔镇的特色,在怀朔镇的北面专门划下一个区域,建设大型商业中心。  

夏乐知还没回话,车夫就好奇道:“你们说的是怀朔镇的购物中心吗?”  

夏掌柜诧异:“你也知道?”  

车夫骑车的速度不变,很是健谈:“是啊,最近拉的客人,很多都在谈论这件事。外地的,本地的都有。听说投资太大,颜大人打算向云国公请示过后,再动工。”  

夏掌柜对这个项目很看好:“北面商路完全打通,不少幽云十六州的汉人想回南面看看。我们云州这么好,他们来了之后肯定要多待几日,吃穿住行,都是花费。”  

“可不就是这个理!我们坊几个年轻后生,脑瓜子灵活,联络了一支牧民,去武州拉客人。”  

夏乐知茫然:“拉客人?”  

车夫眼神里只有欣慰,没有一点嫉妒:“是啊,还是年轻人聪明。武州是咱们云国公亲自拿回来的,一个个对云国公崇拜的很,又加上这里毕竟是祖地,都想回来看看。”  

车夫擦了一把额头上的细汗:“但不是每个人都敢走这么远的路,而且也不知道云州是什么个情况,所以没敢出门。这群年轻人,便去武州开旅游团,负责护送客人往返武州云州,安排吃穿住和游玩。”  

夏乐知眼睛瞪得溜圆,还能这么做生意?!  

夏掌柜满是赞叹:“是我局限了,还用以前的赚钱方式。咱们云州日新月异,机会遍地都是,只看敢不敢想,敢不敢做!”  

双方交谈的意犹未尽,医学院却到了。  

夏掌柜麻溜地给钱,视线不自觉地落在医学院门口站着的人影上。  

“夫人!”  

“娘!”  

父子俩快步走到夏夫人身边,就见夏夫人正探着脖子,往医学院大厅看热闹。  

大厅里,两拨大夫正在吵架,周围围了一圈患者和护士。  

夏掌柜认出领头的两名大夫:“这不是黄大夫和张大夫吗?他们往日关系好的很,怎么吵起来了?”  

这两名大夫都是带艺拜师,很受扁鹊安的器重。  

夏夫人捂着嘴小声道:“咱们不是要在朔州和河中郡设卫生所吗?黄大夫和张大夫都不想外派,这不就吵起来了?”  

说句心里话,夏夫人很理解两位大夫的心情,如果医学院把她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