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过得很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云州,寒风料峭,细雨飘飘。  

抚冥镇外的集市却格外热闹。  

“新杀的羊!血,热乎!对身体好!”牧民操着一口不甚流利的大周话,比划着手势,推销今年的肥羊。  

今年云国公把鞑子赶出草原,曾经被鞑子占据的肥沃草场,被云国公按照功劳大小,分给草原各部。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草场和水源,部落里的牛羊马匹吃的膘肥体壮。  

牧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牛羊,媳妇孩子会被鞑子抢走。  

也许是牛羊们也知道这是一件大喜事,一窝接一窝地下崽子。  

“你们部落不是离武州更近吗?怎么不去武州赶大集?”有居民挑了一块羊排,让牧民帮忙剁成一条一条的。  

牧民拿起案板上的刀,刷刷几下,就给剁完了:“不一样!什么时候去武州都可以,但抚冥镇大集可就一年一次。”  

他这话,也说出许多牧民的心声。  

抚冥镇是个什么地方呢?  

大概是他们在最凛冽的寒冬,上天赐予他们的一把火。  

是在永恒的黑夜中,一直燃起的明灯。  

是他们拼死也要守护的一片净土。  

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家园。  

抚冥镇外的集市比去年要扩大了将近一倍,即便如此,依旧热热闹闹。  

当年立在抚冥镇外的大周界碑,也不知道被扔到哪里去了。  

夏乐知跟在他爹夏掌柜身后,听着阿爹用草原话跟牧民们讨价还价。  

“我买的羊多,你们价格给我便宜一些。”  

牧民挠挠头,神色有些为难:“价格已经很低了,我们还要过冬呢。”  

夏家食肆的生意很好,把左右两间铺子全盘了下来。  

食肆每天消耗的羊肉量很大,夏掌柜便想着来集市,亲自选购一批。  

这个牧民卖的羊真的很不错,一看就很肥。  

夏掌柜和牧民继续讨价还价,夏乐知则和格尔朗打起招呼。  

“格尔朗,你一个人来的?”  

格尔朗随他爹,长得又高又壮,比夏乐知高出一个头:“对呀,我阿爸去巡逻了。部落来这集市卖羊,我阿妈去给族长搭把手。”  

夏乐知好奇道:“今年你们部落还会在附近过冬吗?”  

格尔朗点点头:“族长派人种下来的草种子,长得很茂密,部落还会在去年的地方过冬。乐知,你什么时候升学啊?”  

夏乐知可是百川书院蒙学部的第一,成绩顶呱呱。  

夏乐知笑道:“夫子说,明年我就能参加科举考试,争取考上秀才。你呢?我听说,你过了云州军事学院的招生考试?”  

格尔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侥幸考上的。”  

格尔朗后怕道:“军事学院就招一百五十名学生,我排第一百五十名!比第一百五十一名就多出一分。多谢你平时帮我补课。”  

“客气!同学之间,搭把手的事。”  

两人还想再说点什么,就夏掌柜掏出袋子和牧民一起去办事处签订大宗契约。  

“乐知,我们该回去了。”  

夏乐知和格尔朗告别,快步跟上夏掌柜:“爹,价格谈下来了?”  

夏掌柜把签订好的契约,小心翼翼收进怀里,在三日后,牧民会赶着羊群去怀朔镇,到时候再结尾款。  

“没有。罐头厂也在大量收购羊肉,羊肉价格下不来!”  

夏乐知:“我们和南面关系不好,这么多罐头,能卖出去吗?”  

“谁会跟钱有仇?再说了,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可以留着做军粮。”  

经过上一次大战后,许多云州人就养成了囤粮的习惯。  

囤粮,囤罐头,反正只要能囤得住,就囤!  

万一再跟南面开战,他们这些粮食还可以拿出来给上战场的将士。  

父子俩穿过集市,来到抚冥镇镇的北门。  

为了方便商队进出,北门被扩大了一倍,但来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想要进出城,依旧要排队。  

“大将军颁布了新的经界法,还要招人,不少人都打算去试一试。”  

“可惜我在算数方面没有天分,只能去厂里做工。”  

“厂里待遇多好啊,别人想进还进不去呢!”  

排队的人有男有女,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和信心。  

负责查验的守城士兵动作很快,没过一会儿,就轮到了夏掌柜夫子俩。  

“乐知,咱们得快点,你阿娘还在医学院等我们呢。”  

医学院设立在抚冥镇,名声在外,不光是云州七镇的人,就连朔州,幽云十六州的百姓,都喜欢来医学院看病。  

扁鹊安觉得这种情况,太过劳民伤财,把问题捅给云国公后,云国公决定实行医疗分级制度。  

也就是在七个镇子以及幽云十六州设立卫生所。  

根据人口的多少,配置相应的大夫,护士,可以救治百姓们的头疼脑热发烧。  

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病症,再把病人转诊到医学院。  

夏乐知的阿娘通过了怀朔镇卫生所护士的面试,正在医学院接受培训,如果培训顺利通过的话,他阿娘将会成为怀朔镇卫生所的正式护士。  

提到阿娘,夏乐知加快了脚步:“我都快半个月没见阿娘了,好想她。”  

夏掌柜也很想自己的媳妇儿,可是,从北城门到医学院,走路就得走将近半个时辰。  

于是,夏掌柜冲着在路旁停着的一辆三轮车招招手:“车夫,我们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