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九龙二(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王对柳毅说:“这就是钱塘。”柳毅起身上前拜见。钱塘也还礼相迎。他对柳毅说:“我侄女不幸,被顽童凌辱,多亏您信义昭彰,不远万里来送信,不然,这时候已变成泾陵之土了。蒙受大恩大德,用言词是不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感激之情的。”柳毅谦虚地退让,辞谢,毕恭毕敬。然后,钱塘回头向兄长报告说:“刚才,我是辰时从灵虚殿出发的,巳时到了泾阳,午时在那打了一仗,来时回到这里。这中间,我还驰到九天,把事情告诉了上帝。上帝知道侄女的冤屈,宽恕了她的过失,所以我到泾阳去问罪,得到上帝的赦免。但是我刚肠激发,没来得及告辞,惊扰了宫中,又忤犯了宾客,心中又愧又怕,不知还有什么过失。”于是他退而再拜。龙王说:“一共杀了多少人?”钱塘说:“六十万。”又问:“伤了庄稼没有?”回答说:“八百里。”龙王又问:“那个无情郎在哪?”钱塘说:“让我吃了。”龙王安慰他说:“那顽童做出这等事,实在是不可忍受。但是你也做得太鲁莽了。仰仗上帝显圣,体谅她的大冤。不然,我怎么推辞呢?从此以后,不要再这么干了。”钱塘又拜。这天晚上,就让柳毅宿在凝光殿。第二天,又在凝碧宫设宴招待柳毅。会见亲戚朋友,摆设宏大的乐队,各种美酒糖果应有尽有,各种乐器,各式旌旗,各样兵器应有尽有,右边有一万人随乐起舞。有一个人上前报告说:“这是钱塘的《破阵》乐。”旗幡透着豪杰之气,勇猛异常,见了令人战栗,在座的人看了,毛发都竖起来。左边有一千名女子跳舞,罗绮珠翠,重石丝竹。一女子上前报告说:“这是《贵主还宫》乐。”清新的乐声轻柔宛转,如诉如慕。在座的人听了,不觉泪下。两边的舞蹈结束之后,龙王十分高兴,赐绔绮奖励跳舞的人们。然后,大家依次坐好,纵酒娱乐。酒酣,龙王拍着坐席唱道:“高天苍苍啊,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啊,怎么能思量?狐神鼠圣啊,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啊,其谁敢当?威谢真人啊,信义长,令我骨肉啊,还故乡。齐说惭愧啊,何时忘?”龙王唱完,钱塘又唱道:“上天配合啊,生死有途。此不当妇啊,彼不当夫。心中辛苦啊,泾水之隅。风霜满鬓啊,雨雪罗襦。靠明公啊传素书,让骨肉啊家如初,永说珍重啊无时无。”钱塘歌罢,龙王也站起来,二人一起捧杯来到柳毅面前,柳毅恭敬不安地接过杯子,喝完之后,又回敬了两杯,然后唱道:“碧水悠悠啊,泾水东流。伤美人啊,雨泣花愁。尺书远达啊,以解君忧。哀冤果然昭雪啊,还处重玉之优。承受和雅啊感甘馐,家中寂寞啊这里难久留,想要离去啊心里多悲愁。”他唱完,在座的都呼万岁。于是,洞庭龙王和钱塘龙王各出一物,一个是盛有开水犀的碧玉箱,一个是盛着照夜玑的红珀盘,二人一块捧给柳毅。柳毅先辞谢后接受。然后,宫中之人,全都向柳毅送来珠宝丝帛等礼物,重重叠着,光彩焕然。不一会,他就被前前后后堆积如山的礼物埋没了。柳毅看看四面的人,不断地说话,不断地微笑,不断地揖手致谢。等到酒兴极浓之时,柳毅辞席,又在凝光殿住了一宿。次日,又在清光阁宴请柳毅。钱塘龙王借酒遮脸,对柳毅说:“没听说‘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吗?我有几句心里话,想要对你说一说。如果可以,那咱们就都在云霄;如果不行,那就都成粪土。你认为如何呢?”柳毅说:“请讲。”钱塘说:“泾阳的妻子,就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她性情淑雅相貌美丽,被九姻推重,不幸被坏蛋凌辱。现在那坏蛋已经没了,想要与你结为亲戚,使受恩的知恩,让怀爱的能爱,这不是君子有始有终的做法吗?”柳毅肃然站起,忽然笑着说:“实在不知道钱塘君如此谨小慎微。我刚开始时听说您跨九州,怀五岳,发泄愤怒。又看到您挣断重锁、拉倒玉柱,去救急难。我以为刚烈耿直,没有能赶上你的。犯法的不避死,感动的不贪生,这是真正的大丈夫的志气。为什么音乐正优美,宾客正和谐,不顾君子之道,以威力强加于人呢?难道这是我平素希望的吗?如果在洪波之中,在玄山之间遇上您,您鼓起鳞片和长须,披着云和雨,用死来逼迫我,我就会视您为禽兽。现在,你身穿锦衣,头顶高帽,坐在这里谈论礼义,尽五常的志性,负百行的微旨,即使是人间的贤杰,也比不上你,况且你还是江河里的灵类呢?而你想要以蠢大的身躯,勇猛的性情,凭借着酒气,强迫别人,难道这是正直的吗?况且我的气质,不足以藏到你的一甲之间,但是我敢于以不屈服的决心,胜过你不道德的霸气。希望你三思。”钱塘龙王于是尴尬地说:“我从小生长在宫中,没听过正论,刚才说话狂妄,搪突了高明,退回来自我审视,可谓罪大恶极,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一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疏远就行了。”那天晚上又欢宴,音乐如旧,柳毅和钱塘龙王成了知心朋友。第二日,柳毅告辞要回家,洞庭龙王的夫人在潜景殿宴请柳毅,男女仆妾等全都不在场,夫人哭着对柳毅说:“我的亲生骨肉受您的深恩,遗憾的是还没有很好报答,就到了告别的时候。”于是让前泾阳女当席向柳毅下拜致谢。夫人又说:“现在一别,难道还有再相遇的日子吗?”柳毅虽然当时没有应允钱塘王的提亲之请,但是现在,他很有叹恨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