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三十三酒(酒量、嗜酒附)(3/4)
然斟一杯酒,说:"在咱们今天的宴席上,有在家孝敬父母,在朝为国尽忠,而且名重时下的人,请饮这一杯。"蒋伸说完后,在座的人都神色严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敢举起这杯酒。独有李景让站起身,端起这杯酒一饮而尽。蒋伸说:"李景公最适宜喝这杯酒啦。"
夏侯孜
崔郢为京尹日,三司使在永达亭子宴丞郎。崔乘酒突饮,众人皆延之。时谯公夏侯孜为户部使,问曰:"尹曾任给舍否?"崔曰:"无。"谯公曰:"若不曾历给舍,京光尹不合冲丞郎宴。命酒乣来,命下筹,且吃罚爵。"取三大器物。引满饮之。良久方起。(出《卢氏杂说》)
【译文】
崔郢任京兆尹时,一次,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臣,在永达亭宴请丞相,崔郢乘着酒劲忽然不礼貌地狠劲喝。众人都停止喝酒看着他。当时任户部使的夏侯孜问他:"崔京尹你曾经任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吗?"崔郢回答说:"没有任过。"夏侯孜说:"如果不曾任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你就不应该冲撞这次丞郎宴。我叫监酒人过来!让崔京尹吃罚酒!"于是,监酒人拿来三只大杯,都满满地斟上酒,罚崔郢喝这三大杯酒。崔郢喝了这三杯酒,过了好久才站起来。
孙会宗
唐孙会宗仆射,即渥相大王父也。宅中集内外亲表开宴。有一甥侄为朝官,后至。及中门,见绯衣官人,衣襟前皆是酒涴,咄咄而出。不相识。顷即席,说于主人。讶无此官。沉思之,乃是行酒时,阶上酹酒,草草倾泼也。自此每酹酒,止则身恭跪,一酹而已,自孙氏始,今人三酹非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朝时仆射孙会宗,就是渥相大王的父亲。一次,在家中摆酒席宴请内外亲表。有一位甥侄辈的亲戚在朝廷里任职,来晚了,走到中门,看见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官人,衣襟前边全是酒渍,气冲冲地从庭院里走出来,他不认识这位官人是谁。这位亲属来到酒席前,把刚才见到的事情告诉了孙会宗。孙会宗听了后特别惊讶,说:"没有这样一位官人来赴宴啊!"孙会宗沉思好久,才恍然大悟,说:"一定是我们刚才行酒时,向阶前地上洒酒祭祀,大家都随便乱洒而洒到哪位家神的衣服上了。"从此,每次洒酒祭祀时,都侧身恭敬地跪在地上,洒一下而已。这种洒酒祭祀的仪式始自孙会宗,现在的人洒三次是不对的。
陆扆
陆相扆出典夷陵时,有士子修谒。相国与之从容,因命酒酌劝。此子辞曰:"天性不饮酒。"相曰:"诚如所言,已校五分矣。盖平生悔吝有十分,不为酒困,自然减半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丞相陆扆出任夷陵时,有位叫修的读书人进见他。陆扆接待了这位读书人,并让人设酒宴招待他。席间,陆扆劝这位读书人喝酒。他坚持不喝,说:"我天性不能饮酒。"陆扆说:"真的向你说的那样,我这次考核你已经得了五分啦。人一生中让你悔恨的事情有十分,不饮酒便减去了五分啊!"
酒量
山涛
山涛字巨源,饮酒量至八斗。武帝欲试之,使人私默以记之,至量而醉。(出《晋书》)
【译文】
山涛,字巨源。他的酒量能喝八斗。晋武帝想试探一下,一次饮酒,让人暗中为山涛记数,果然喝到八斗才醉。
周顗
周顗字伯仁,饮酒至量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恨无对。偶有归对北来,顗遇之,为忻然。乃置酒二石共饮,各大醉。及醒,顗使人视,客已腐肋而死矣。(出《晋书》)
【译文】
周顗,字伯仁,每次最多能饮一石酒。过江以后,虽然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还是每每为没人跟他对饮而感到遗憾。偶然有一次,从江北来一位过去在一起饮酒的朋友,周顗遇到后非常高兴,准备了两石酒两人共饮,都喝得酩酊大醉。待到醒酒后,周顗让人看看客人怎么样了,才发现那位从江北来的酒友已经肋侧腐烂而死。
裴弘泰
唐裴均之镇襄州,裴弘泰为郑滑馆驿辷官,充聘于汉南。遇大宴,为宾司所漏。及设会,均令走屈郑滑裴辷官。弘泰奔至,均不悦。责曰:"君何来之后,大涉不敬。酌后至酒,已投乣筹。"弘泰谢曰:"都不见客司报宴,非敢慢也。叔父舍罪,请在座银器,尽斟酒满之。器随饮以赐弘泰,可乎?"合座壮之,均亦许焉。弘泰次第揭座上小爵,以至觥船。凡饮皆竭,随饮讫。即置于怀,须臾盈满。筵中有银海,受一斗以上,其内酒亦满。弘泰以手捧而饮,饮讫。目吏人,将海覆地,以足踏之,卷抱而出,即索马归驿。均以弘泰纳饮器稍多,色不怿。午后宴散,均又思弘泰之饮,必为酒过度所伤,忧之。迨暮,令人视饮后所为。使者见弘泰戴纱帽,于汉阴驿厅,箕踞而坐。召匠秤得器物,计二百余两。均不觉大笑。明日再饮,回车日,赠遗甚厚。(出《乾鐉子》)
【译文】
唐朝时,裴均之镇守襄州,他的侄子裴弘泰任郑滑馆驿辷官,被汉南聘请去,有一次特大的宴会,却因为负责接待的人忘了通知他而没有参加。待到举行社火集会时,裴均之让人去找裴弘泰。裴弘泰得到通知后立即赶来。裴均之很不高兴,责备他说:"你怎么来晚了?这是很不尊敬人的。我们都喝半天了,监酒员已经开始投筹码罚酒了。"裴弘泰表示感谢,说:"总没有见到有人来通知我参加宴会啊,不是我敢怠慢您老人家。叔叔真要处罚我,请将宴席上的所有银器都斟上
夏侯孜
崔郢为京尹日,三司使在永达亭子宴丞郎。崔乘酒突饮,众人皆延之。时谯公夏侯孜为户部使,问曰:"尹曾任给舍否?"崔曰:"无。"谯公曰:"若不曾历给舍,京光尹不合冲丞郎宴。命酒乣来,命下筹,且吃罚爵。"取三大器物。引满饮之。良久方起。(出《卢氏杂说》)
【译文】
崔郢任京兆尹时,一次,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臣,在永达亭宴请丞相,崔郢乘着酒劲忽然不礼貌地狠劲喝。众人都停止喝酒看着他。当时任户部使的夏侯孜问他:"崔京尹你曾经任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吗?"崔郢回答说:"没有任过。"夏侯孜说:"如果不曾任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你就不应该冲撞这次丞郎宴。我叫监酒人过来!让崔京尹吃罚酒!"于是,监酒人拿来三只大杯,都满满地斟上酒,罚崔郢喝这三大杯酒。崔郢喝了这三杯酒,过了好久才站起来。
孙会宗
唐孙会宗仆射,即渥相大王父也。宅中集内外亲表开宴。有一甥侄为朝官,后至。及中门,见绯衣官人,衣襟前皆是酒涴,咄咄而出。不相识。顷即席,说于主人。讶无此官。沉思之,乃是行酒时,阶上酹酒,草草倾泼也。自此每酹酒,止则身恭跪,一酹而已,自孙氏始,今人三酹非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朝时仆射孙会宗,就是渥相大王的父亲。一次,在家中摆酒席宴请内外亲表。有一位甥侄辈的亲戚在朝廷里任职,来晚了,走到中门,看见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官人,衣襟前边全是酒渍,气冲冲地从庭院里走出来,他不认识这位官人是谁。这位亲属来到酒席前,把刚才见到的事情告诉了孙会宗。孙会宗听了后特别惊讶,说:"没有这样一位官人来赴宴啊!"孙会宗沉思好久,才恍然大悟,说:"一定是我们刚才行酒时,向阶前地上洒酒祭祀,大家都随便乱洒而洒到哪位家神的衣服上了。"从此,每次洒酒祭祀时,都侧身恭敬地跪在地上,洒一下而已。这种洒酒祭祀的仪式始自孙会宗,现在的人洒三次是不对的。
陆扆
陆相扆出典夷陵时,有士子修谒。相国与之从容,因命酒酌劝。此子辞曰:"天性不饮酒。"相曰:"诚如所言,已校五分矣。盖平生悔吝有十分,不为酒困,自然减半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丞相陆扆出任夷陵时,有位叫修的读书人进见他。陆扆接待了这位读书人,并让人设酒宴招待他。席间,陆扆劝这位读书人喝酒。他坚持不喝,说:"我天性不能饮酒。"陆扆说:"真的向你说的那样,我这次考核你已经得了五分啦。人一生中让你悔恨的事情有十分,不饮酒便减去了五分啊!"
酒量
山涛
山涛字巨源,饮酒量至八斗。武帝欲试之,使人私默以记之,至量而醉。(出《晋书》)
【译文】
山涛,字巨源。他的酒量能喝八斗。晋武帝想试探一下,一次饮酒,让人暗中为山涛记数,果然喝到八斗才醉。
周顗
周顗字伯仁,饮酒至量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恨无对。偶有归对北来,顗遇之,为忻然。乃置酒二石共饮,各大醉。及醒,顗使人视,客已腐肋而死矣。(出《晋书》)
【译文】
周顗,字伯仁,每次最多能饮一石酒。过江以后,虽然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还是每每为没人跟他对饮而感到遗憾。偶然有一次,从江北来一位过去在一起饮酒的朋友,周顗遇到后非常高兴,准备了两石酒两人共饮,都喝得酩酊大醉。待到醒酒后,周顗让人看看客人怎么样了,才发现那位从江北来的酒友已经肋侧腐烂而死。
裴弘泰
唐裴均之镇襄州,裴弘泰为郑滑馆驿辷官,充聘于汉南。遇大宴,为宾司所漏。及设会,均令走屈郑滑裴辷官。弘泰奔至,均不悦。责曰:"君何来之后,大涉不敬。酌后至酒,已投乣筹。"弘泰谢曰:"都不见客司报宴,非敢慢也。叔父舍罪,请在座银器,尽斟酒满之。器随饮以赐弘泰,可乎?"合座壮之,均亦许焉。弘泰次第揭座上小爵,以至觥船。凡饮皆竭,随饮讫。即置于怀,须臾盈满。筵中有银海,受一斗以上,其内酒亦满。弘泰以手捧而饮,饮讫。目吏人,将海覆地,以足踏之,卷抱而出,即索马归驿。均以弘泰纳饮器稍多,色不怿。午后宴散,均又思弘泰之饮,必为酒过度所伤,忧之。迨暮,令人视饮后所为。使者见弘泰戴纱帽,于汉阴驿厅,箕踞而坐。召匠秤得器物,计二百余两。均不觉大笑。明日再饮,回车日,赠遗甚厚。(出《乾鐉子》)
【译文】
唐朝时,裴均之镇守襄州,他的侄子裴弘泰任郑滑馆驿辷官,被汉南聘请去,有一次特大的宴会,却因为负责接待的人忘了通知他而没有参加。待到举行社火集会时,裴均之让人去找裴弘泰。裴弘泰得到通知后立即赶来。裴均之很不高兴,责备他说:"你怎么来晚了?这是很不尊敬人的。我们都喝半天了,监酒员已经开始投筹码罚酒了。"裴弘泰表示感谢,说:"总没有见到有人来通知我参加宴会啊,不是我敢怠慢您老人家。叔叔真要处罚我,请将宴席上的所有银器都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