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四乐二(9/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藩镇疮痍未平,公按辔恭己而治之。补缀颓毁,整葺坏纲,功无虚日。以其郡寡胜游之地,且风亭月观,既以荒凉;花圃钓台,未惬深旨。一旦,命于戏马亭西,连玉钩斜道,开剏池沼,构葺亭台。挥斤既毕,号曰"赏心"。栽培花木,蓄养远方奇禽异畜,毕萃其所。芳春九旬,居人士女得以游观。一旦,闻浙右小校薛阳陶,临押度支运米入城。公喜其姓名,有同曩日朱崖李相左右者。遂令试询之,果是旧人矣。公甚喜,如获古物,乃命衙庭小将代押运粮,留止别馆。一日,公召阳陶游,询其所闻,及往日芦管之事。薛因献朱崖李相、陆畅、元、白所撰歌一轴。公益喜之。次出芦管,于兹亭奏之。(其管绝微。每于一觱篥中。常容三管也。明抄本三作一。)声如天际自然而来,情思宽闲。公大加赏之,(亦赠其诗不记,终篇云;虚心纤质雁衔余,凤吹龙吟定不如。明抄本终作全)于是锡赉甚丰。出其二子,皆授牢盆倅职。初公构池亭毕,未有嘉名,因目曰"赏心"。诸从事以公近讳,(盖赏字有尚字也)公曰:"宣父言征不言在,言在不言征。且非内官宫妾,何避其疑哉。"遂不改作。其亭自秦毕乱逆,乃为刍豢之地。嗟呼!公孙弘之东阁,刘屈牦后为马厩,亦何异哉!(出《桂苑丛谈》)
【译文】
李蔚,初为官时就日理百事,颇有政绩。后来,在僖宗朝中任过宰相。唐懿宗咸通中年,李蔚由大梁迁任淮海,他的政治声誉便一天天的大起来。来淮海没到一年,便着手治水保土,移风易俗。他的这些做法非常符合淮海民众的意愿,很受欢迎。自彭门之乱后,藩镇割据四起,疮痍满目。李蔚在淮海克己奉公、励精图治。他治理乱政,整肃纪纲,没有一天空闲的时候。淮海几乎没有什么名胜可供人们游赏,郡内原有的几处亭、榭、花园、钓台,也都荒芜颓败了。李蔚看到这些,打算重新整修一番郡容。一天,他命人在戏马亭西边的连玉钩斜道处,开挖一座人工湖,在湖中修建一座亭台,起名叫"赏心亭"。在湖边广植花木,并从别处收集奇禽异兽,都放置在这里,使得原来的一处荒野沼泽变成了美丽的公园。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平民百姓和官宦士女都到这里来游玩观赏。有一天,听说浙右的一个下级军官薛阳陶,监押运往朝庭库府的米粮来到淮海郡。李蔚觉得这个小军官的姓名,同以前的同事朱崖李相有些连带。于是,让人询问,果然是故人。李蔚大喜,如得到一件古物。让他手下的一位武官代替薛阳陶监押粮船,将他留住在驿馆里。一天,李蔚请薛阳陶外出游玩。一路上谈起许多往事,特别问薛阳陶:"你听说过,我们常在一起吹芦管的事吗?"薛阳陶回说知道,并取出朱崖、李相、元、白所写的乐曲一轴,献给李蔚。李蔚更高兴了。薛阳陶又从怀中拿出芦管,就在赏心亭上吹奏起来。声音好象从天上飘来的,情宽思闲,如同仙乐。李蔚听后大加赞赏,当场写诗一首,其中有两句诗的大意是:小小的芦管啊,你体小心虚燕子衔着都绰绰有余。但是你发出的声音凤鸣龙吟都不及啊!"于是,李蔚厚赏薛阳陶,并将他的两个儿子安排在府内管辖的煮盐场任百夫长,领导一百名盐工。刚修好人造湖上的亭台,没有什么好名字。李蔚起名叫:赏心。他手下的同事认为这个名字犯讳。李蔚说:"孔子说讲征兆就不讲存在,讲存在就不信征兆。"况且,又不是什么内官宫妾,有什么忌讳可避的呢!"于是不更名。这座赏心亭,在秦毕叛乱后,无人管理修葺,荒芜破败,成了饲养牲畜的地方了。可叹啊,公孙弘的东阁,后来成为刘屈牦的马圈。赏心亭的结局,跟这有什么两样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