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四乐二(8/9)
浮。所谓浮,外面泽润而内里干。干,受气不全。气不全,竹必夭。笛子吹一声,出入九息。古时吹奏出的最美丽动听的笛音,一叠十二节,一节十二敲。今天的名乐曲啊,可以吹奏出梅花流韵,感叹金谷游人;折柳传情,悲怜守卫艮关的戍客。诚然也是清音亮响,但是离达到至音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作降神祈福用的祭祀乐曲啊。用已夭的竹管制成的笛子,遇到最高音时必定要破损的。所以,我才辩别这笛子不是外祖父以前所吹的。"韦应物听了后说:"我想看看你说的是否真的那样。请你吹奏一曲试试,笛子吹坏了无妨。"于是,许云封捧笛吹一曲《六州遍》。一叠还未吹完,駭然一声,笛管中间破裂。韦应物久久惊叹不已,于是聘请许云封在他治下的曲部任事。
吕乡筠
洞庭贾客吕乡筠常以货殖贩江西(明抄本江西作山海)杂货,逐什一之利。利外有羡,即施贫亲戚,次及贫人,更无余贮。善吹笛,每遇好山水,无不维舟探讨,吹笛而去。尝于中春月夜,泊于君山侧,命樽酒独饮,饮一杯而吹笛数曲。忽见波上有渔舟而来者,渐近,乃一老父鬓眉皤然,去就异常。乡筠置笛起立,迎上舟。老父维渔舟于乡筠舟而上,各问所宜。老父曰:"闻君笛声嘹亮,曲调非常,我是以来。"乡筠饮之数杯,老父曰:"老人少业笛,子可教乎?"乡筠素所耽味,起拜,愿为末学。老父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大如常人之蓄者;其一绝小如细笔管。乡筠复拜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不可发,次者亦然,其小者为子吹一曲。不知得终否。"乡筠曰:"愿闻其不可发者。"老父曰:"其第一者在诸天,对诸上帝,或元君,或上元夫人,合上天之乐而吹之。若于人间吹之,人消地拆,日月无光,五星失次,山岳崩圯,不暇言其余也。第二者对诸洞府仙人、蓬莱姑射、昆丘王母、及诸真君等,合仙乐而吹之,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五星内错,稚幼振死,人民緾路,不暇言余也。其小者,是老身与朋侪可乐者。庶类杂而听之,吹的不安。(明抄本安作妨)未知可终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乡筠及童仆恐耸詟況。五声六声,君山上鸟兽叫噪,月色昏昧,舟楫大恐。老父遂止。引满数杯,乃吟曰:"湖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翠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又饮数杯,谓乡筠曰:"明年社,与君期于此。"遂棹渔舟而去,隐隐渐没于波间。至明年秋,乡筠十旬于筠山伺之,终不复见也。(出《博异志》)
【译文】
洞庭商客吕乡筠,常用洞庭的鱼虾贩江西杂货。取十层之一的利,利外还有富余就资助贫穷的亲友,再有富余的就救助穷人。自己从来不积蓄攒钱。吕乡筠擅长吹笛。每遇到好山水,没有不驾舟游赏、吹笛而去的。一次,在一个中春月夜,吕乡筠船泊在君山旁边,摆酒一樽独饮。饮一杯吹笛数曲,忽然看见烟波浩淼中有一渔舟驶来。渐渐近了,见一鬓眉花白的老翁驾着一条渔船,举止行为不同凡人。吕乡筠放下笛子站起来,迎过去。老翁将渔舟系在吕乡筠船上,走过船来。寒暄过后,老翁说:"听你的笛声嘹亮,曲调不一般,我过来看看。"吕乡筠没说什么,又饮了几杯酒,老翁又说:"我少时学过吹笛,可以让我教教你吗?"吕乡筠平素对求教好学的体会很深,站起参拜老翁,说:"愿作你的关门弟子。"老翁于是从怀袖里取出三管笛子。一管大如双臂合抱,第二管如常人用的那么大,第三管小如细笔管。吕乡筠又一次下拜,请老渔翁吹一曲听听。老渔翁说:"最大的那管不能吹它,中间的那管也不能吹。老汉我可以用最小的这管为你吹一曲,但不知道能否吹到终了?"吕乡筠说:"我愿意听听你说的不可以吹的那管。"老翁说:"最大的那管原本在天上,是为天上的诸位天帝、元君和上元夫人们,伴奏上天的神乐而吹的。假如在人世间吹它,就会人消地隐、日月无光,五星失位,山峦崩塌,余下的后果我就不说了吧。第二管笛是给诸位洞府仙人、蓬莱、射姑诸仙岛、仙山上的方士,和昆仑山西瑶池王母娘娘合仙乐而吹的。假若在人间吹它,就会石飞沙走、翔鸟坠地、走兽脑裂、五星内错,稚幼的生命都会被震死,人众没有路可走,余下的后果我就不说了。最小的这管,是老汉我与朋友同辈可以娱乐的。世上万物、众生都可以听。但是一旦吹起来,他们都会不安分的,是否可以吹完一曲还不好说。"老翁说完后,抽出最细的那管笛子吹了三声,湖上刮起了大风,波浪激荡,鱼鳖喷跳。吕乡筠和童仆们惊慌恐惧。吹了五声六声,君山上的鸟兽嘶鸣孔叫,天上的月亮昏暗无光,湖上的各种舟船摇荡,船上的人惊慌失措。老翁于是不吹了,连连饮酒数杯,吟诗一首:"湖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翠草。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吟完,又喝了数杯酒,对吕乡筠说:"明年秋天,与君还在此处相聚。"于是摇着渔舟离去,渐渐隐没于湖波深处。到了第二年秋天,吕乡筠十旬就在君山旁边等候老渔翁,然而始终没有再见到他。
觱篥李蔚
咸通中,丞相李蔚拜端揆日。自大梁移镇淮海,政绩日闻。未期周,荣加水土,移风易俗,甚洽群情。洎彭门乱常之后,
吕乡筠
洞庭贾客吕乡筠常以货殖贩江西(明抄本江西作山海)杂货,逐什一之利。利外有羡,即施贫亲戚,次及贫人,更无余贮。善吹笛,每遇好山水,无不维舟探讨,吹笛而去。尝于中春月夜,泊于君山侧,命樽酒独饮,饮一杯而吹笛数曲。忽见波上有渔舟而来者,渐近,乃一老父鬓眉皤然,去就异常。乡筠置笛起立,迎上舟。老父维渔舟于乡筠舟而上,各问所宜。老父曰:"闻君笛声嘹亮,曲调非常,我是以来。"乡筠饮之数杯,老父曰:"老人少业笛,子可教乎?"乡筠素所耽味,起拜,愿为末学。老父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大如常人之蓄者;其一绝小如细笔管。乡筠复拜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不可发,次者亦然,其小者为子吹一曲。不知得终否。"乡筠曰:"愿闻其不可发者。"老父曰:"其第一者在诸天,对诸上帝,或元君,或上元夫人,合上天之乐而吹之。若于人间吹之,人消地拆,日月无光,五星失次,山岳崩圯,不暇言其余也。第二者对诸洞府仙人、蓬莱姑射、昆丘王母、及诸真君等,合仙乐而吹之,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五星内错,稚幼振死,人民緾路,不暇言余也。其小者,是老身与朋侪可乐者。庶类杂而听之,吹的不安。(明抄本安作妨)未知可终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乡筠及童仆恐耸詟況。五声六声,君山上鸟兽叫噪,月色昏昧,舟楫大恐。老父遂止。引满数杯,乃吟曰:"湖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翠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又饮数杯,谓乡筠曰:"明年社,与君期于此。"遂棹渔舟而去,隐隐渐没于波间。至明年秋,乡筠十旬于筠山伺之,终不复见也。(出《博异志》)
【译文】
洞庭商客吕乡筠,常用洞庭的鱼虾贩江西杂货。取十层之一的利,利外还有富余就资助贫穷的亲友,再有富余的就救助穷人。自己从来不积蓄攒钱。吕乡筠擅长吹笛。每遇到好山水,没有不驾舟游赏、吹笛而去的。一次,在一个中春月夜,吕乡筠船泊在君山旁边,摆酒一樽独饮。饮一杯吹笛数曲,忽然看见烟波浩淼中有一渔舟驶来。渐渐近了,见一鬓眉花白的老翁驾着一条渔船,举止行为不同凡人。吕乡筠放下笛子站起来,迎过去。老翁将渔舟系在吕乡筠船上,走过船来。寒暄过后,老翁说:"听你的笛声嘹亮,曲调不一般,我过来看看。"吕乡筠没说什么,又饮了几杯酒,老翁又说:"我少时学过吹笛,可以让我教教你吗?"吕乡筠平素对求教好学的体会很深,站起参拜老翁,说:"愿作你的关门弟子。"老翁于是从怀袖里取出三管笛子。一管大如双臂合抱,第二管如常人用的那么大,第三管小如细笔管。吕乡筠又一次下拜,请老渔翁吹一曲听听。老渔翁说:"最大的那管不能吹它,中间的那管也不能吹。老汉我可以用最小的这管为你吹一曲,但不知道能否吹到终了?"吕乡筠说:"我愿意听听你说的不可以吹的那管。"老翁说:"最大的那管原本在天上,是为天上的诸位天帝、元君和上元夫人们,伴奏上天的神乐而吹的。假如在人世间吹它,就会人消地隐、日月无光,五星失位,山峦崩塌,余下的后果我就不说了吧。第二管笛是给诸位洞府仙人、蓬莱、射姑诸仙岛、仙山上的方士,和昆仑山西瑶池王母娘娘合仙乐而吹的。假若在人间吹它,就会石飞沙走、翔鸟坠地、走兽脑裂、五星内错,稚幼的生命都会被震死,人众没有路可走,余下的后果我就不说了。最小的这管,是老汉我与朋友同辈可以娱乐的。世上万物、众生都可以听。但是一旦吹起来,他们都会不安分的,是否可以吹完一曲还不好说。"老翁说完后,抽出最细的那管笛子吹了三声,湖上刮起了大风,波浪激荡,鱼鳖喷跳。吕乡筠和童仆们惊慌恐惧。吹了五声六声,君山上的鸟兽嘶鸣孔叫,天上的月亮昏暗无光,湖上的各种舟船摇荡,船上的人惊慌失措。老翁于是不吹了,连连饮酒数杯,吟诗一首:"湖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翠草。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吟完,又喝了数杯酒,对吕乡筠说:"明年秋天,与君还在此处相聚。"于是摇着渔舟离去,渐渐隐没于湖波深处。到了第二年秋天,吕乡筠十旬就在君山旁边等候老渔翁,然而始终没有再见到他。
觱篥李蔚
咸通中,丞相李蔚拜端揆日。自大梁移镇淮海,政绩日闻。未期周,荣加水土,移风易俗,甚洽群情。洎彭门乱常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